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百合鎮的結果 展開

百合鎮

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位於廣西南寧市橫縣東部,史稱“博合”,是橫縣四大圩鎮之一。屬於 橫州-那陽-百合 經濟軸的重要組成部分,鎮人民政府駐百合街,距縣城27公里,距南寧136公里,毗鄰貴港、浦北、靈山三縣市,是橫、靈、貴、浦三縣一市交界處的工商業重鎮。

2017年轄1個社區、27個村民(居民)委員會、1個航運公司,轄區面積184.17平方千米,總人口71372人(2020年)。全鎮設村黨委3個、村黨總支部4個、社區黨總支部1個、村(航運公司)黨支部2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總支部1個、黨支部14個,黨員總數2064人。

歷史沿革


百合鎮
百合鎮
百合圩位於縣城東部30公里處,是橫縣四大圩場之一,民國22年橫縣商業發展以百合為中心,其次為縣城,當時民間流行一句“一蘆二百”(一蘆:指賓陽蘆圩,今賓陽縣城;二百:百合圩)見證了其圩鎮繁榮的盛況。圩場 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圩場最早建立在石欄頭(今圩場東面),后搬遷至圩地村(今圩場),因這裡鰲山書院的學子博學多能,且四方商人又匯合於此的緣故,取名“博合”,土語“博”字與“百”字讀音相近,久而久之人們便稱之為百合圩。
1848年4月(清朝),天地會首領蘇三(靈山石塘蘇村人、蘇三娘的丈夫)張家祥、謝江殿等人,率領會眾佔領(靈山)石塘、佛子一帶的村莊,並發展到橫縣百合圩一帶,在百合圩設立廣義堂,聚眾與官府對抗。蘇三的隊伍打出“劫富濟貧、殺官放囚”的口號,向富戶勒索錢糧(名曰“打單”),籌措經費。這一年,蘇三率領會眾經浦北寨圩、石塘、佛子、武利、舊州、陸屋、那彭,過欽州進入十萬大山。
這時期,舊州(靈山)的李士葵率眾加入。
1849年8月,蘇三率領會眾回到橫縣百合圩。官府從南寧派兵來剿,結果大敗而回。
1850年3月,蘇三在前往百合圩廣義堂途中被(靈山)石塘練勇伏擊刺殺。
民國10年(1921年)9月23日,孫中山由梧州乘輪西上,道經橫縣,泊大南門碼頭。下午8時,縣知事施獻鈞及紳士陳壽民等人下輪覲見,孫中山詢問地方民間疾苦甚詳。同年,在縣屬百合建基督教堂1座。
民國22年(1933年)橫縣誌部分關於商業的記載,以百合為中心,其次為縣城,再次為南鄉,全縣商店214間,資本總額22893元(橫縣當年每擔稻穀集市成交價5.64元,相當於4259擔谷的價值)。
百合圩周圍大村密集,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而且是靈山縣石塘、浦北樂民一帶通往鬱江的門戶,進出口物資在這裡集散,歷來生意興隆,民國時期,橫縣東區區公所設於此。圩場上分行業劃地段擺賣,計有北海行、米市、打鐵街、豬兒行、萬利行等數十個行,另有中興、合安等當鋪5間,廣生堂、益壽堂等藥材店6間,黃煙鋪8間,飯店20多家。
建國后,新建一棟百貨大樓,擴建兩個大圩亭和2850平方米的街道,各機關、工廠、學校也建了一幢幢新樓房,鎮辦企業服裝廠、木衣夾廠年產值達18萬元,每逢圩日,趕圩人數達2-3萬人,供銷社每圩營業額平均達25000元,居全縣各圩鎮之首。
百合鎮
百合鎮
民國時期,橫縣劃分為中、東、南、西、北五個區,東區即今百合鎮所在地,下轄百合、克安等7個鄉。
1949年12月5日粵桂邊縱隊第四支隊橫縣獨立營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追擊國民黨政府軍一二五軍等殘部至百合小爐嶺一帶,全殲逃敵,生俘一二五軍軍長陳開榮及其部下8000餘人,還繳獲一大批武器。
1951年10月間,橫縣人民政府在二區(今百合、馬山)的蘇逢等21個行政村進行第二批土改試點。
1952年6月橫縣劃分為11個區和鎮龍特區,第二區和第三區為今百合鎮所在地,下轄19個鄉。
1958年2月橫縣撤區並鄉(等同於鄉鎮一級),設百合鄉,同年8月改人民公社。
1961年橫縣划區設鄉,全縣劃分為7個區,百合區為今百合鎮所在地,下轄百合、馬山等6個鄉和一個鎮。
1962年9月,百合區下轄15個公社。
1979年12月20日,百合公社列為自治區商品糧食生產基地。
1983年,縣屬百合鎮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農村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1984年10月,政社分開,建立百合鎮人民政府。
1985年6月,百合基督教堂恢復活動,有教徒217人。
1997年,面積186平方千米,人口9.1萬人,轄百聯、馬平、江口、洪爐、平陽、坡塘、山江、圩背、陸屋、大爐、羅鳳、高衩、武留、黃村、蘆塘、上茶、妙門、永新、河塘、南岸、平福、新圩、芳嶺、廟庄、六答、田共、綠嶺、百合28個村(居)委會。
1999年全鎮村村通汽車、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廣播電視。
2003年末總人口94852人,轄28個村(居)委會、1個航運公司。
百合鎮有百合、羅鳳、鋪街、新圩四個集貿市場,其中鋪街早晚成圩,其他三日一圩。
2014年全鎮轄鄉鎮一甲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合作衛生所30個,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學30所。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衛星圖
衛星圖
百合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有小平原,丘陵和山區,局部坡地大塊,垌場廣闊,丘陵以土山和石灰岩山峰為主。鬱江、大埠江、同菜江穿境而過,有耕地5.9萬畝,其中水田4.2萬畝;森林面積10萬畝,森林履蓋率38%。主要經濟作物黑皮果蔗、水稻、糖蔗、茉莉花、荔枝、龍眼、芒果等。
鬱江:鬱江,俗稱南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幹流黔江段和潯江段的分界點。河長1179公里,總落差1655米,平均坡降1.4‰。流域面積90656平方公里,在廣西境內為70007平方公里,佔西江水系總面積34.5%。
大埠江:在百合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發源於靈山縣浦北縣,分支在百合鎮江口村匯合流入鬱江,境內全長50公里,集雨面積55.7平方公里,有效落差為5米,正常流量為每秒15.5立方米,大埠江流域是橫縣有名的產糧區,大爐、武留、百合、黃村都是橫縣的大穀倉。大埠江中的積沙,蘊藏著豐富的鈦鐵。
同菜江:在百合鎮境內,屬江南水系,全長21公里,集雨面積46平方公里,有效落差22米,正常流量為每秒0.36立方米。

氣候環境

百合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無霜期長,少見冰雪。這些特點,最適宜於喜溫作物的生長,是主要的魚米之鄉。

礦產資源

百合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多處被地位為限制型開發區域,主要礦產資源有氧化鈣礦(石灰石)和黃金礦。其中,氧化石山11座,總儲量60億噸,蘊藏有豐富的高嶺土。現有紅磚廠8家,年產紅磚3500萬塊,產品供不應求;2家鈣粉廠,年產2000噸,產品遠銷珠江三角洲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8家石灰廠,年產2.2萬噸。黃金礦正有計劃開採中,重點企業鰲山水泥廠、雙山水泥廠80%外銷,百利塗料廠產品90%銷港奧和區內欽州、防城港等地。

行政區劃


百合鎮一角
百合鎮一角
至2014年,百合鎮作為廣西南寧市橫縣管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區域,轄1個社區、27個村民(居民)委員會,分別為:百合社區、馬平村、羅鳳村、高祝村、黃村、武留村、洪廬村、山江村、大爐村、六答村、廟庄村、田共村、圩背村、錄嶺村、平陽村、百聯村、江口村、坡塘村、陸屋村、芳嶺村、新圩村、平福村、南岸村、蘆塘村、永新村、河塘村、妙門村、同菜村。

人口


2021年6月21日,橫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百合鎮人口數為71372人。

榮譽


部分榮譽
“全國體育先進鄉鎮”;
“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鄉鎮”
“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以及廣西省級、市級、縣級各項殊榮等;
相關體育比賽
相關體育比賽
1957年7月,全縣青年田徑運動會,百合中學的梁培中以12.56米的成績破廣 西男子三級跳遠最高紀錄;
1963年,百合中學的馬至琨和馮傑(女)雙雙獲南寧地區乒乓球單打亞軍;
1982年,百合覃厚贊在第五屆自治區運動會上破全國少年抓舉紀錄,1983年獲國青第二、廣西第一后,1985年被選入國家隊,當年在全國工人運動會中以67.5公斤級挺舉總成績獲兩枚金牌、抓舉銀牌和破三項全國工人運動會紀錄;
1983年,百合中學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先進單位”。
獲得橫縣鄉鎮杯籃球比賽冠軍次數最多的鄉鎮,連續多年蟬聯橫縣籃壇第一名。
百合羅鳳”無人菜市“傳承百年淳樸誠信之風
”無人菜市“折射無價誠信:
沒有人守攤,全由買菜的人自己拿菜、付 錢、找零,這種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賣菜方式,在廣西橫縣百合鎮羅鳳村裡已經流傳了近100年。每天早上,都有一些菜農,把自家種的青菜在這個無人售菜攤,然後就回去干農活。需要買菜的村民,隨時可以到大樹下選菜,看中了,把錢投到菜農留下來的塑料袋裡就可以拿菜走了。

交通


百合鎮部分街道
百合鎮部分街道
百合鎮位於橫縣東部,分別與貴港、靈山、浦北等縣(區)相鄰接壤,是處於三縣一市交通要衝的工商業重鎮,水陸交通便捷,村級路網四通八達,橫(縣)玉(林)二級公路貫通全境,通過那(陽)百(合)公路向西 直通209國道,向東可達修建中的貴(港)合(浦)高速公路。母親河鬱江穿鎮而過,常年可通行2000噸級船舶,航運公司沿江駐在四官阜,通過471縣道支線即可快速通往。
百合汽車站開通了廣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東莞等區外多條班車線路,區內城市可達南寧、貴港、玉林等。
另外,百合鎮沿街還開通了多趟發往橫縣縣城的循環公車,極大方便了沿線居民出行。

文衛教育


文體中心
2008年,總投資185萬元,佔地面積8200多平方米、全區鄉鎮一流的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十佳宣傳文化站
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
鎮宣傳文化站被評為南寧市“十佳宣傳文化站”,核定事業編製3人,在崗人員3人,全站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新建有辦公樓1棟(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設圖書館(建築面積162平方米)、乒乓球室、棋類室、科技培訓室等,有羽毛球場、青年活動中心、老年健康娛樂中心等,面積1200平方米,是一所功能較齊全、管理較規範的鄉鎮宣傳文化站。多年來,百合鎮宣傳文化站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不斷繁榮和豐富農村文化。
一是結合本鎮群眾性籃球運動活躍的特點,每年的春節、“十一”節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全鎮性的籃球比賽,平時則與鎮籃球協會密切合作,主動邀請鄰縣(市)籃球隊來訪比賽,為廣大群眾提供高水平的籃球比賽,既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業餘生活,又擴大了百合鎮的知名度。
二是結合農村群眾喜愛粵劇的特點,通過積極引導、指導和協助等,組建民間粵劇團,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也推動了農村良好風氣的形成。全鎮先後有圩背、大爐、河塘村委組建粵劇團3個,受到了廣大群眾特別是粵劇愛好者的歡迎,成為農村文化陣地的一道亮麗風景。
三是爭取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多方籌集資金,對閉路電視網路進行整改,有效提高了閉路電視網路的傳輸質量及收視效果,全鎮廣播電視覆蓋率100%,而且圖像清晰,廣播電視越辦越好。
圖書館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圖書館,藏書60000冊,是自治區一類鄉鎮圖書館。
醫療衛生
農村醫療衛生網路健全,轄區有鄉鎮一甲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衛生合作所30個,百合中心衛生院是南寧地區首家鄉鎮級一甲醫院
教育資源
九年義務教育全部普及,有縣辦高級中學一所,鎮辦初級中學3所,鄉村小學或教學點51個。
百合鎮職業中學撤併入百合中學:
2006年,百合鎮人民政府根據鎮十屆人大部分代表提議,經百合鎮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討論,決定撤銷百合鎮職業中學,並將其教育資源並歸百合中學,撤併工作始於2006年5月至2006年底結束。撤銷百合鎮職中併入百合中學,對優化百合鎮中學教育資源,合理布局中學教育網點設置,全面提高全鎮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百合鎮圍繞重振“教育大鎮“目標,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全鎮適齡兒童學前入園率達到94.6%,學前1年入園率達113.2%。完成小學招生任務109.8%,完成初中招生任務99.29%,完成初中輸送普高新生任務97.1%,完成初中輸送職中新生任務109.3%。中小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小學初考綜合成績獲全縣第二名,中考成績獲全縣第二名。
2015年百合鎮秉承“教育興鎮、文化塑鎮”的教育理念,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時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樂捐助學助教,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今年以來,該鎮的教育教學工作成績顯著,中考成績優秀,小學初考綜合成績名列全縣第一。

社會建設


經濟概況
百合部分照片
百合部分照片
2011年農業總產值完成4.4億元,同比增長4.7%;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完成2.54億元,同比增長35.8%;財政收入完成1380.6萬元,同比增長31.18%;占年任務109.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同比增長7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8萬元,同比增長38%。
2014年全鎮財政收入1233.36萬元,完成任務101.51%;固定資產投入4.38億元,完成任務102.4%;完成農業總產值5.9億元,增長5.4%;完成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2.73億元,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7157元,增長12%。
百合鎮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每年外出廣東勞動力近3萬人,勞務收入達6.2億元,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百合鎮持續發展傳統農業特色產業黑皮果蔗的種植,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年產20萬噸,產值2億元。
截止2014年2月25日,農業銀行橫縣百合支行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為4.87億元,比年初增加5185萬元,儲蓄存款增量居廣西區分行營業部縣域各支行第一。
截止2015年4月23日,農業銀行橫縣百合支行人民幣儲蓄存款比年初增加5936萬元,排在廣西區分行營業部縣域各支行網點第一名。
大爐垌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
2005年,國家立項橫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 —— 百合鎮大爐垌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從2006年1月動工建設,經過四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於2006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該項目總投資77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50萬元,自治區、南寧市、橫縣投資175萬元,群眾集資及投工投勞245萬元;建設規模面積100公頃,受益8000多人;項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工程建設;項目的建成,使大爐垌成為“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穩產、高效示範性農田。
2010年6月4日,身穿節日盛裝的新百合汽車站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百合鎮各界幹部群眾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這裡慶祝新百合汽車站落成投入使用,這是百合鎮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百合鎮黨委政府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開展“四個年”活動的重要體現。
客運站
舊百合汽車站,規模小、設施落後,已滿足不了群眾舒適、便捷的出門需求,跟不上城鎮化發展的步伐。在開展“四個年”活動中,該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通過與縣交通部門、運德公司協調溝通建設百合汽車站,在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下,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克服種種困難,搶速度,保質量,工程如期竣工交付使用。
百合汽車站
百合汽車站
竣工落成的百合汽車站是按國家交通部頒布的三級客運站標準規劃設計興建的。於2009年8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60萬元,總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站內分別設有大車停車位30個,小車停車位80個,發車卡位6個。站內設有候車廳、售票廳以及行李寄存、快件託運等服務設施。投入使用的百合汽車站,客運日發班次可達100班次以上,日旅客來往量可達2000人次,具有省際長途客運車20輛,主要發往廣東佛山、南庄、南海、順德等地,是目前我縣鄉鎮客運站站場配置設施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基層客運站。
新建成的百合汽車站將進一步滿足百合鎮今後客運市場的發展需求,城鎮化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為百合人民提供安全、便利、優質的運輸服務,為建設和諧橫縣、繁榮百合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橫縣首家市級鄉鎮示範綜合市場落戶百合
2016年1月1日,橫縣百合鎮環城新街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投資1200多萬元的橫縣百合鎮綜合農貿市場開業,這標誌著橫縣17個鄉鎮中唯一一家南寧市市級鄉鎮示範農貿市場正式落戶百合鎮,同時這也是橫縣17個鄉鎮中規模最大的綜合市場。
憧憬未來
勤勞智慧的百合人民必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特產及旅遊


百合芝麻餅
百合芝麻餅
百合芝麻餅百合芝麻餅選料講究,精工製作,色香味佳,皮薄爽 口,且耐貯運,在區內外小有名氣,為饋
贈親朋好友之佳品;
橫縣魚生魚生在橫縣有史以來就是一道名貴的美味佳肴。用魚生招待尊貴的客人,是當地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百合草席又稱關席,關草長而堅,經編席藝人之手,編織成各種規格草席。百合席經久耐用,墊睡冬暖夏涼,並有郁香之味,年產超30萬張,非常暢銷。
百合黑皮果蔗
百合黑皮果蔗
百合黑皮果蔗黑皮果蔗是百合鎮傳統的特色產業。具有莖粗、皮 薄、節疏、汁多、含糖高、味甜、肉質嫩脆、皮脆渣軟、清甜可口等特點而享譽區內外,產品遠銷上海、陝西、河南、鄭州、重慶等省市,有“果蔗之鄉”的美譽,已經註冊“百鰲牌”果蔗商標。2006年,全鎮果蔗種植面積突破2000公頃,總產量25.7萬噸,總產值1.584億元,僅果蔗一項,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00元。
鰲山景區
鰲山
鰲山
在(今廣西橫縣百合)北郊,山脈自東來,自此分左右伸出如鉗狀,酷肖 鰲魚雨鬢,中側高起似鰲頭,從旁處看,與鰲魚無異,人因名之為鰲山。鰲山又名北辰山,修有北辰寺,在百合鎮百合圩外半公里,形似鰲魚,因此叫做鰲山,海拔187米。山的東段有觀音、修真二岩,南面有石壁,狀若鏡台,叫做白面石,壁上刻有“洞府仙”三字,筆畫如斗大。山腳下東邊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山的前面舊有鰲山書院,今是百合中學。
登峰渡槽
於1976年建成,如今,它早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麼多年過去了,它依然雄跨在那裡。儘管沒了當年的雄風,但它給人民的記憶是永恆的。
魚水橋渡槽
魚水橋渡槽
魚水橋渡槽
因此渡槽旁邊的一座石橋名為魚水橋,曾是村裡的交通要道,故當地人習慣稱此渡槽為魚水橋。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橫縣革命紀念碑:
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葛麻十六炮會”:
橫縣百合鎮葛麻炮會,是當地群眾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必搞的一項大型群眾性習俗活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這種習俗活動出現始源於當地一些流傳已久而具有神奇色彩的民間神話傳說。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炮會是為了迎接龍福送福入戶以安定民生而蘊育產生的群眾性習俗活動。炮會的時間一般都定格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日,它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走龍放炮,一種是不走龍放炮。
走龍放炮是於正月十六日晨八時開始,走龍前一天,村中各房姓要各自備好獅隊和龍隊一套人馬和若干“龍”。走龍炮會開始前先做接龍福儀式,由龍獅隊、炮仗隊、樂器隊、道教人士等組成接龍福隊伍,在眾道士帶領下,眾人靜悄悄地由村背後的田垌小路向接龍福地出發,一路上人員及所攜帶的各類器具等一律不能響動,在接近接龍福地點即是龍山山腳下時,先由道士們沿著山之龍脊上到接龍福點做儀式,繼後山腳下大小鑼鼓、喇叭等一併響起,龍、獅一同舞動,炮仗隊則開始燃放早已準備好的地沖炮。之後各隊人員便按次序上到接龍福點接龍福龍符。接龍福儀式地點有五至六個,主要以較高的山嶺為主。接福隊伍必須沿著龍脊走,無論龍脊的地形如何險要曲折,都不得繞路或抄近道走。至在最後一個接福儀式做完后,隊伍自山上狂奔而下直至村口,再到村口拜祭社公、水井,然後入戶拜送龍福。晚上,全村暢飲同賀,互祝平安、吉祥。
不走龍放炮形式的炮會,又稱廣場炮會,是為了紀念觀音滅妖撫龍的炮會。從正月初一至十五之,以七大房為單位,龍、獅先迎送龍福入各家各戶,拜完本房后,可以各房互拜,時間不限,但必須在十五日前拜完。此同時,開展各項文體活動,慶祝炮會佳節。
由來:據傳500多年前的某一天(正值農曆正月十六),在橫縣百合鎮葛麻村突現妖魔作怪,危害人畜,驚擾龍脈,適逢觀音巡視至此地,發現慘狀,便放了十六響炮降妖撫龍,造福民眾。村中民眾視龍之地為寶地,龍之軀為神靈,從此就有了迎接龍福的習俗儀式活動——十六炮。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村裡都要舉行炮會。全村敲鑼打豉,舞龍舞獅,燃放地沖炮,聚飲同贊,互祝平安。葛麻村十六炮會的傳承人、今年51歲的鄧享朝說:“因為在每年正月十六舉辦炮會,所以我們都點燃十六枚‘地沖炮’,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丁兩旺。
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茅山舞”: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茅山舞是從相鄰的浦北縣福旺村傳入的一種民間祭祀舞蹈,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 種舞蹈在馬山鄉及周邊地區都有,但以百合鎮傳承發揚得最好。
百合茅山舞源自道公舞,是從道公娛神舞蹈中分離出來的一枝,后演變為一種獨特的、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形式古樸自然,舞蹈語彙豐富。茅山舞共分四段,舞者每段表演前四響牛角,然後,右手轉動牛角,左手舞弄令刀,從跳“請師”、“三夫人”、“三將軍”至跳“羅幃”結束,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其表達的主要內容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關於百合茅山舞的形式和傳續,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唐代有位陳氏夫人,其兄被妖魔抓走,囚於鐵籠中,前去搭救者也被妖魔所噬。陳氏夫人決意救兄除魔,於是與結拜姐妹林、李兩位姑娘,同去茅山學法。三人歷盡艱險,到了茅山。茅山師父憐其救兄心切,將火筒、瓜刨兩件寶物相贈。三人回來后,與妖魔鬥法,瓜刨變成了鋒利的金刀;吹兩下火筒,便有天兵天將前來助陣。經過一番激戰,三人終於戰勝妖魔,救出兄長。於是大家跳舞歡慶。後來,茅山師父又派唐文明、葛文都、周文干三位將軍與三姐妹一起,共保人間太平,自此,當地百姓安居樂業。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百合鎮[橫縣四大圩鎮之一]
於是,民間就把三夫人和三大將軍尊奉為神,每逢三月三、七月中元節、九月重陽節或豐收喜慶,便請師公藝人跳“茅山舞”,以祈風調雨順、歲歲平安。自那時,百合茅山舞一路跳來,迄今不衰。
2008年,百合茅山舞參加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后聲名遠播,在伏波廟會上,百合茅山舞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現在,百合茅山舞已是橫縣文化巡遊活動及茉莉花節上的“常客”,百合茅山舞成為了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一支奇葩,為豐富橫縣的民間文藝作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