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天柳屬

鑽天柳屬

Chosenia Nakai 鑽天柳屬,楊柳科,只有鑽天柳C. macrolepis Kom. 1種,產朝鮮至我國東北和蒙古。本屬由柳屬Salix內分出,其不同之點為雄花序下垂,雄蕊著生於苞片上,花無腺體,花柱2,明顯,頂端2裂。

簡介


屬:鑽天柳屬
拼:zuantianliushu
屬丁:Chosenia
中國植物志:20(2):79
所有物種:鑽天柳屬

形態特徵


楊柳科,喬木,高25~30m,胸徑50~100cm。材冠圓柱形,樹皮褐灰色,小枝無毛,黃紅色或紫紅色,當年生枝有白粉,芽扁卵形,長2~5mm,有光澤,芽鱗1。葉柄長5~7mm;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5~8cm,寬1.5~2.3cm。基部楔形,先端急尖,兩面無毛,表面灰綠色,背面蒼白色,常有白粉,邊緣有細鋸齒或近全緣。花序先於葉開放,雄花序開放時下垂,長1~3cm,軸無毛,雄蕊5,短於苞片,著生於苞片的基部,花藥球形,黃色,苞片倒卵形,不脫落,外面無毛,邊緣有長緣毛,無腺體;雌花序直立或斜展,長1~2.5cm,軸無毛,子房近卵狀長圓形,有短柄,無毛,花柱2,每花柱頂端有2裂的柱頭,幼果發育后逐漸脫落,無腺體,有時尚殘留有小腺,苞片倒卵狀橢圓形,外面無毛,邊緣有長毛,脫落。
只有鑽天柳C. macrolepis Kom. 1種,產朝鮮至我國東北和蒙古。
鑽天柳屬
鑽天柳屬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生於海拔300~500米林區溪流旁的河灘地上。
花期5月,果期6月。

【保護價值】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鑽天柳為單種屬植物,由柳屬內分出,其雄花序下垂,雌、雄花都無腺體,與楊屬相似,是介於楊屬與柳屬之間的過渡類型,對研究楊柳科系統發育有科學價值。鑽天柳 據市林科院專家高級工程師李瑛雲介紹,在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災中,黑龍江省龍江縣境內河流兩岸有20年生的天然鑽天柳林,大水過後,河岸沒有任何破損,而沒有護岸林庇護的裸岸處,出現了河床改道,塌方現象。我市上世紀70年代在河邊隨處可以見到鑽天柳,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鑽天柳人們沒有認識到鑽天柳的真正價值,將鑽天柳砍伐下來做菜墩做燒柴,嚴重破壞了鑽天柳的生態環境。目前全市僅存百餘株的鑽天柳分佈在朗鄉、嘉蔭、帶嶺、伊春,瀕臨滅絕。
鑽天柳屬
鑽天柳屬
據李瑛雲高級工程師的研究數據表明,鑽天柳的天然更新能力非常弱,因為鑽天柳生活在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河流兩岸。它的根系特別發達,是地上部分的3-5倍以上,極具吸水性,有很強的固沙、固土能力。在人工培植中一旦碰傷了它的一點根系,就會死亡。
鑽天柳生長速度快,樹形優美,可做綠化樹種,具有很強的生態效益,多生於河岸和溪流旁,是最佳的護岸樹種。為保護這一瀕臨滅絕的樹種,1999年,市林科院組成了專家小組,對鑽天柳進行採種育林工作的研究。由於鑽天柳天然母林被大量砍伐破壞,給專家組的選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尋找到優良的樹種,專家組成員踏遍了5個林業局,才在朗鄉林業局尋找到了一棵胸徑達50厘米的鑽天柳母樹。通過專家們6年的觀察和取種研究,目前人工繁育技術取得成功並實現了兩個技術上的突破,為人工繁育提供了科學依據。市林科院工程師劉寶珍曾在1977年及1978年對該樹種天然林做了全面普查及觀測,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每公頃鑽天柳25年生活立木蓄積為412.5立方米,平均一年生長量每公頃為16.5立方米,這樣的生長速度,不論是人工林,還是天然林,在伊春地區都是少見的

【栽培要點】

一般用種子繁殖,插條不易成活。
鑽天柳屬
鑽天柳屬

【主要用途】

鑽天柳產於我國東北、朝鮮和蒙古,已近滅絕,屬珍貴稀有瀕危樹種。鑽天柳喜光,抗寒,自然群落在沙礫土壤上生長良好,喜濕潤壤土,主要生長在河岸邊,山區較少,不耐乾旱。一般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但有一定技術難度。在樹液流動前移栽成活率高。木材可用於建築、製作傢具和造紙。
鑽天柳很少有病蟲害發生,易於管理。偶爾發生爛皮病,可用2度的石硫合劑或等量式波爾多液噴干或塗干。要防根癌病,小苗定植前可用1%硫酸銅液浸根5分鐘,也可在生長期以等量式或半量式波爾多液每株灌根500克。若受黑天牛為害,可用1000倍樂果噴霧。
鑽天柳樹姿優美,枝條緊密,秋季落葉后色彩鮮紅,煞是壯觀,是三北地區惟一枝條為紅色的觀枝大喬木,可作為優良的觀賞和綠化樹種,用於城

鑽天柳相關


http://news.china-flower.com/paper/papernewsinfo.asp?n_id=192340

柳屬系統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作者:轉載 轉貼自:科技長廊 點擊數:121 文章錄入: zhaizl
柳屬(Salix)主要分佈於北半球溫帶,是北半球的主要木本樹種之一,全世界有500餘種,而中國有275種。柳屬植物為雌雄異株,葉的生長時間和開花時間往往不一致,因此很難在同一植株上看到一個種的所有形態特徵;而同種柳屬植物的不同植株在形態上的變異往往也非常大;另外,柳屬植物還存在廣泛的自然雜交現象。由於以上原因,柳屬被公認為是分類最為困難的植物類群之一,其系統極為混亂,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柳屬系統在亞屬、組的等級上的劃分往往大相徑庭,甚至在柳屬範疇的界定上也存在較大的分歧。前人進行系統劃分主要基於形態學。分子系統學研究近年來也用於探討柳屬的系統學,由於使用的分子標記較為單一或者分支樹的解析度較低,其結果並不能使人信服。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態適應性研究組的陳家輝博士等對柳屬進行了分子系統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據三個葉綠體片段(rbcL基因,atpB-rbcL、trnD-T非編碼區)數據構建的高解析度的分子系統樹並結合宏觀形態特徵,對柳屬範疇的界定以及亞屬等級的劃分進行了探討。首先在柳屬範疇的界定上,其研究結果支持將鑽天柳屬(Chosenia)和心葉柳屬(Toisusu)併入柳屬的分類處理。其次,在柳屬亞屬等級的劃分上,他們建議將柳屬分為4個亞屬,其中柳亞屬可細分分為3個亞屬,柳亞屬(subgenus Salix),鑽天柳亞屬(subgenus Chosenia),三蕊柳亞屬(subgenus Triandrae),而黃花柳亞屬和皺紋柳亞屬合併為黃花柳亞屬(subgenus Chamaetia)。其研究結果還表明,柳亞屬新世界和舊世界的種類分別形成單系分支,構成了新世界-舊世界的洲際間斷分散式樣,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