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又名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是吉林省政府直屬的以應用研究為主,兼顧應用基礎研究和公益性科技工作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4月,農科院佔地總面積827.2公頃;內設12個處室,19個科研科輔機構,1個科學實驗基地,1個綜合試驗站;有在職職工1118人,其中科技人員826人;培育出了世界第一個大豆雜交種“雜交豆1號”。
在“十一五”全國1055個農業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評估中,有4個研究所進入百強。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管試驗場,改名農林部東北農事試驗場;1948年東北解放,建立了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業部公主嶺農事試驗場。
1950年改為東北人民政府農林部農業科學研究所,是當時新中國接收的三個成建制專門農業科研機構之一;1953年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業局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1954年改為農業部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1958年改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
1959年,研究所下放到吉林,成立吉林省農業科學院。2004年吉林省政府和中國農科院依託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共建“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與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合署辦公。
截至2018年4月,農科院共有在職職工1118人,科技人員826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389人;有博士141人、碩士31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94人。
農科院共有158人次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其中“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17人,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2人,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2人,吉林省高級專家20人,吉林省傑出創新創業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68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36人,吉林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吉林省優秀高技能人才1人,農業部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1人。
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中,農科院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梨、肉牛、肉羊、絨毛用羊、牧草、乳品加工等崗位15個;在吉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中,有水稻、經濟作物、玉米、生豬、油料作物、果樹首席科學家6人。
截至2018年4月,農科院內設有19個科研科輔機構、1個科學實驗基地、1個綜合試驗站,承建各類國家和省級科研平台70個。
• 科研科輔機構
長春院區
• 國家和省級科研平台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玉米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春)。
國家工程技術究中心: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中部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植物營養與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作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公主嶺院區
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玉米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有機水稻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肉牛繁育及養殖技術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農作物營養調控與新型肥料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作物轉基因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種豬遺傳評估及繁育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重點實驗室:吉林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吉林省農業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旱作農藝節水重點實驗室、吉林省農作物生物技術改良工程實驗室、吉林省食品加工與微生物工程實驗室。
其他國家和部級科研平台:吉林高澱粉玉米加工檢測公共服務平台、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星火農村信息化基地、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吉林分中心、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公主嶺分中心、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公主嶺分中心、“國家轉基因玉米、大豆中試與產業化基地(公主嶺)”、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長春)、國家轉基因大豆檢測與監測中心(北方)、國家乳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轉基因大豆環境安全評價與檢測技術中心、國家果樹種質公主嶺寒地果樹圃、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創新中心、農業部東北玉米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東北種豬測定站、吉林省玉米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吉林省水稻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吉林省優質水稻新品種原原種擴繁基地、吉林省種牛質量檢測中心。
其他省級科研平台:吉林省主要農作物常規與生物技術育種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吉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吉林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東北區域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公主嶺市國家級農作物品種農業區域實驗站、吉林省小雜糧原原種擴繁基地、吉林省農業科技創新專家服務基地、吉林省科教興農諮詢服務中心、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吉林省優質米中試基地。
截至2018年4月,農科院佔地總面積827.2公頃,其中,公主嶺院區佔地面積552公頃;長春院區16.8公頃;洮南試驗站144.7公頃;海南科學實驗基地73.2公頃;范家屯試驗地40.5公頃。總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其中,長春院區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
農科院共有儀器設備9879台套,其中1萬元以上的2555台套;收集保存玉米、水稻、大豆等各類植物種質資源4.33萬份;收藏科技文獻30萬餘冊,各種珍貴檔案資料6萬餘卷;設有“農友網”“吉林星火計劃網”“吉林玉米網”3個網站和“吉林星火計劃網”55個市(州)、縣子網。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科技管理》
農業科技管理
1992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成為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和吉林省一級期刊。
《吉林農業科學》
吉林農業科學
期刊於199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1999年成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2002年成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期刊,2003年成為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2004年成為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期刊,2011年成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獲得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三等獎,2006年獲得了農業學術類期刊二等獎。
《玉米科學》
玉米科學
《玉米科學》主要報道:遺傳育種、品種資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專家論壇、國內外玉米科研動態、新品種信息等方面的內容,適合科研、教學、生產及管理方面的人員。
《玉米科學》為雙月刊,雙月15日出版。大16開本,152頁,每期定價15元,全年90元。國內外公開發行,郵發代號:12-137。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於2003年12月被人事部批准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6年被批准為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創業基地。2008年,全國博士后管理協調委員會批准農科院單獨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並更名為“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組織的2015年度綜合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截至2015年12月,工作站累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84人,在站35人,出站47人。院培養的博士後有7人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4人被提拔為行政領導崗位,42人晉陞上一級職稱。博士后在站期間主持或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90項。其中,博士後主持項目94項,經費總額8654萬元。爭取國家和省博士后資助項目61項,累計獲得資助經費527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34項,獲得專利27項。以第一作者發表科技論文1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