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將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所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研究氣象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已發展成為涵蓋大氣科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機構。
大氣所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中國複雜陸面作用下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
截至2014年底,大氣所共有在職職工539人。其中科技人員426人、科技支撐人員62人;有在學研究生405人,其中博士生284人、碩士生121人;有在站博士后20人。
大氣物理所原址----南京北極閣
大氣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最早從事現代自然科學研究的八個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國氣象事業的雛形。首任所長是竺可楨,他為創辦氣象研究所和創建中國的氣象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氣象研究所有“全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稱,著名的氣象科學家趙九章、涂長望、盧沃、葉篤正、顧震潮和陶詩言等,都在氣象研究所學習和工作過。趙九章是氣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長,是中國第一位將數學、物理和流體力學原理引進氣象學中的學者。全國解放前夕,他頂住國民黨當局脅迫,團結全所同仁堅決拒遷台灣,使氣象所留在大陸,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月,由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Meteorology),成為當時中國科學院13個研究所之一。所屬氣象研究室由前氣象研究所人員組成。趙九章任所長、衛一清任黨委書記,分別從美國和瑞典回國投身中國氣象事業的葉篤正和顧震潮擔任氣象研究室的主任。1950年,葉篤正代表趙九章與氣象局共同領導籌建了“聯合天氣預報中心”(顧震潮任主任、陶詩言任副主任)和“聯合天氣資料中心”(先後有張寶堃、楊健初(音)任主任、朱崗昆任副主任),建立了中國氣象分析預報業務;以後他們又對東亞大氣環流、東亞季風氣候和寒潮進行了系統研究;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開創大氣運動的適應理論和數值天氣預報研究;開闢了雲霧物理試驗及雲和降水物理研究;發展了中小尺度動力學和大氣探測研究。經過10年的發展,氣象研究室的研究隊伍和技術力量有所壯大,成為當時中國國內大氣科學研究中心。
1966年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氣物理研究所,下設五個研究室:雷電物理研究室,雲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動力學研究室,大尺度大氣動力學研究室和低緯度氣象研究室。
1972年大氣所恢復了黨組織的生活。院黨組任命張成梅為黨委書記。翌年又任命顧震潮為所長。
“文革”動亂的10年間,廣大科技人員出於對發展大氣科學的責任感,排除干擾,在曲折中前進,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設、探測儀器研製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領域仍取得一定進展。如1973年開始建設位於河北省香河縣城關的大氣綜合觀測試驗站,以後該站成為中國第一個平流層高空氣球觀測基地。1976年又開始建設325米高的氣象觀測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為城市大氣環境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萬次計算機房。
大氣所在“文革”期間還承擔了10多項軍事科研任務,如中國核彈發射的氣象保障任務,核污染擴散觀測,激光雷達、激光測雲儀和激光武器的研製及與高空飛行有關的氣象問題研究,戰時天氣預報等。陶詩言和顧震潮因圓滿完成核試驗氣象保障任務而分別榮立一等功。此外在探測設備的研製方面填補了中國不少空白。1966年研製出中國第一台紅寶石激光雷達,1969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自動衛星雲圖接收設備,1974年試製成功單點聲雷達測溫系統,1975年底完成超聲風速溫度儀的研製任務並做出了樣機。與此同時,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如開展了中國大氣污染研究,衛星氣象研究,青藏高原氣象考察等;數值天氣預報研究獲重大進展;在大氣遙感理論研究中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
院所風貌
1978年起,大氣所恢復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職稱晉陞考核制度等,科研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此後,葉篤正所長又提出大氣所氣象和大氣物理的發展方向,主持制定出大氣所科研發展規劃(草案),其中包括戰略設想、八年規劃和三年計劃,為大氣所今後1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1984年起,大氣所伴隨著祖國的腳步進入了蓬蓬勃勃的改革發展時代,經歷了科技體制的重大變革。根據改革形勢和大氣所發展要求以及世界大氣科學的發展趨勢,曾慶存所長主持制定了“大氣所辦所方針和改革設想”,使全所的職工真正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從1993年開始,為了適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氣所在洪鐘祥所長領導下,制定了大氣所結構調整方案和“九五”以及2010年科技發展綱要,積極穩妥地進行了科研結構調整,準確定位,明確目標。1997年大氣所成為中國科學院認定試點所。
1997年7月份,王明星所長主持大氣所工作,提出12項任期目標,明確提出要在2010年前把大氣所建設成具有國際水平的、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中心。1999年7月院黨組批准大氣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方案,在院黨組和有關業務局的領導下,大氣所從科學目標凝練、組織落實、結構調整、創新運行機制建立、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經費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展開。
2001年8月,新一屆所領導班子上任,王會軍研究員出任常務副所長,主持工作。與此同時,大氣物理所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的工作開始,並將重點開展現代科學研究所的體制建設、文化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園區建設及相關的配套改革,努力把大氣物理所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具有現代化運行體制的研究所,為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5年5月,王會軍研究員擔任大氣所所長。2006年,大氣所開始全面部署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工作。
截至2014年底,大氣所共有在職職工539人。其中科技人員426人、科技支撐人員62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67人。共有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3人(新增1人),“青年”入選者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4人(新增1人)。
歐亞科學院院士:趙思雄、洪鐘祥
孫業樂 楊宗良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大氣所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4個所級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另外還設有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和低層大氣探測部;在河北香河、興隆、安徽淮南、吉林通榆設有野外綜合觀測站;中國科學院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掛靠在大氣所。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層大氣和全球環境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雲降水物理與強風暴重點實驗室
所級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季風系統研究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大氣分中心
• 設備設施
自控無人機
•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圖書館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圖書館是中國擁有氣象、大氣物理學等方面圖書資料比較齊全的專業化圖書館。大氣所建所初期就組建了圖書館,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氣象專業文獻收藏與文獻檢索中心。該館的主要業務範圍包括書刊、資料採集、管理、陳列、流通、文獻檢索等工作。館內藏書約3.5餘萬冊,期刊115種,其中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會刊QJRMS(1881—)、美國氣象學會雜誌AMS(1897—)、海洋研究雜誌JMR(1937—)、氣象學報(1936—)等一批重要期刊館藏時間都很長;該館還藏有大量反映大氣科學前沿水平的博士和碩士論文,以及其它技術報告和情報資料等。
• 國際合作
2014年,大氣所成功舉辦21個國際會議、2個海峽兩岸會議。與中國國外機構簽署合作協議4個,執行國際合作項目31項。全年共執行185項出訪任務,312人次出訪參加國際會議及合作研究訪問;外賓來訪270人次。曾慶存院士當選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吳國雄院士當選“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FE)副主席,並獲COAA“Honorary Fellows of 2014”;王會軍院士當選韓國亞太氣候中心(APEC climate center)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並被香港理工大學授予傑出中國訪問學人。共有75個國際組織任職,43個國際期刊任職。
• 院地合作
2014年,大氣所與中國氣象局圍繞高解析度資料同化、數值天氣模式、青藏高原氣象科學、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與北京氣象局建立科研業務發展合作關係,大氣所觀測數據已經連續發給氣象局,並且用在了APEC會議期間的氣象服務保障中,北京市氣象局的RUC系統已經移植入大氣所。與安徽省政府、淮南市政府進行溝通協調,以土地權屬等核心問題為重點,推動淮南市政府明確將研究院資產權屬劃歸大氣所。繼續與中國海洋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合作推進協同創新中心。此外,大氣所還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太平洋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中國氣象學會動力氣象學委員會、大氣環境學委員會、統計氣象學委員會的掛靠單位。
• 科研任務承擔
2014年度,大氣所在研科研項目及課題共計525項(新增35項)。主要包括:國家973項目和全球變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8項,973課題和全球變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27項;國家863項目1項,其他課題1項;科技支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0項(新增79項),其中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重點項目7項、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5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項、傑青3項、優青2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項目3項、面上、青年及其它項目195項;主持行業專項17項,其中:公益行業氣象專項項目16項、環保部行業專項1項。
主持中科院項目及課題43項,子課題120餘項,其中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4個項目、11個課題、41個子課題,戰略性先導專項(B類)“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2個項目,5個課題;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1個課題,5個子課題;空間先導專項課題2項;其他方向性項目11項等。承擔其它軍工、部委及地方委託等課題70餘項。
• 科研獲獎情況
2014年度,大氣所科研工作穩步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氣候預測的若干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項目成果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完成人:王會軍、范可、孫建奇、姜大膀、高學傑),該項目在氣候變異機理和可預測性研究中取得了若干關鍵進展。“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獲2014年度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大氣所排名第3,獲獎人:呂達仁,排名第13)。“雷暴及其雷電過程的觀測和理論研究”,獲得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大氣所排名第2,獲獎人:郄秀書,排名第1)“區域電力生態系統優化技術與應用研究”獲201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大氣所排名第3,獲獎人:張美根,排名第6)。“中國酸雨沉降機制、輸送態勢及調控原理”獲201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大氣所排名第5,獲獎人:王自發,排名第5)。“降水物理過程及人工催化物理效應研究與應用”獲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大氣所排名第2,獲獎人:雷恆池,排名第2,趙震,排名第5,楊潔帆,排名第7,金玲,排名第8)。“長江流域梅雨鋒暴雨發生髮展機理研究”獲201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大氣所排名第2,獲獎人:孫建華,排名第4)。
共申請發明專利2項;獲發明專利授權6項;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登記國家版權局軟體著作權12項。
全年共發表科技論文732篇,其中SCI(E)收錄論文505篇,EI收錄論文333篇,中國國內核心期刊收錄論文335篇,出版論著5部。
• 創新貢獻獎
2006-2013創新貢獻獎 | ||||
---|---|---|---|---|
序號 | 年度 | 屆數 | 名單 | 獲獎內容 |
1 | 2006 | 第一屆 | 黃耀 |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s Influenced by Amendment of Plant Residues with Different C:N Ratio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36 (2004) 973-981) |
2 | 2006 | 陸日宇 | The 1997/98 El Niño: A Test for Climate Model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1, L12216, doi:10.1029/2004GL019956,2004.) | |
3 | 2006 | 陳文 |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tationary Planetary Wave Activity in the Northern Winter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NAM and SS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08, NO. D24,4797, doi:10.1029/2003JD003834,2003) | |
4 | 2007 | 第二屆 | 高守亭 | Surface Rainfall Processes as Simulated in a Cloud-resolving Mode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110,D10202,doi:1029/2004JD005467,2005. |
5 | 2007 | 夏祥鰲 | Aerosol Properties an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ver North China in Spring 2001. Tellus(2005),57B,28-39 | |
6 | 2007 | 范可 | Ant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Dust WeatherFrequency in North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1, L10201, doi:10.1029/2004GL019465,2004 | |
7 | 2008 | 第三屆 | 卞建春 | 2003年12月青藏高原上空出現微型臭氧洞(科學通報, 2006,51(5):606-609) |
8 | 2008 | 姜大膀 | Modeling the middle Pliocene climate with a globa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5, VOL.110, D14107, doi:10.1029/2004 JD005639) | |
9 | 2008 | 鄒捍、周立波 | 喜馬拉雅山典型地區強化觀測試驗 | |
10 | 2008 | 王躍思 |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and Angstrom exponent of aerosols observed by the Chinese Sun Hazemeter Network from August 2004 to September 2005.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7, VOL.112, D05203, doi:10.1029/2006JD007075 | |
11 | 2009 | 第四屆 | 劉屹岷 | Impact of Tibetan Orography and Heating on the Summer Flow over Asia(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7,85(B):1-19.) |
12 | 2009 | 王自發、李傑、王喜全 | Modeling of Regional High Ozone Episode Observed at Two Mountain Sites (Mt. Tai and Huang) in East China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2006,55: 253-272) | |
13 | 2009 | 賈根鎖 |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undra vegetation response to recent temperature change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6,12:42-55) | |
14 | 2009 | 徐星凱 | Effect of vegetations and temperature 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metabolic quotients of temperate volcanic forest soils(Geoderma, 2006, 136:310-319) | |
15 | 2010 | 第五屆 | 王革麗 | The pacemaker of major climate shift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9,VOL.36,L07708) |
16 | 2010 | 周天軍 | Ocean Forcing to Changes in Global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the Recent Half-Century(Journal of Climate,2008,VOL21:3833-3852) | |
17 | 2010 | 鞠麗霞 | Simulation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climate over East Asia with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nested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07,248:376-390) | |
18 | 2010 | 程雪玲 | 大氣邊界層強風陣性和相干結構(氣候與環境研究,2007,12(3):227-243) | |
19 | 2011 | 第六屆 | 韓志偉 | Regional modeling of organic aerosols over China in summertim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8,Vol. 113, D11202, doi:10.1029/2007JD009436) |
20 | 2011 | 段安民 | Weakening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 Part I: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Climate, 2008,Vol.21,3149-3164) | |
21 | 2011 | 王林 | 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PDO on the impact of ENSO on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8,Vol.35,L20702,doi:10.1029/2008 GL035287) | |
22 | 2011 | 段民征 | A Polarized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Based on Successive Order of Scatteri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Vol. 27, No. 4, 891-900) | |
23 | 2012 | 第七屆 | 包慶 | Roles of Anomalous Tibetan Plateau Warming on the Severe 2008 Winter Storm in Central-Southern China(MONTHLY WEATHER REVIEW,2010,Vol.138(6):2375-2384) |
24 | 2012 | 黃剛 | Strengthening of Tropical Indian Ocean Teleconnection to the Northwest Pacific since the Mid-1970s: An Atmospheric GCM Study (JOURNAL OF CLIMATE, 2010,Vol.23(19): 5294-5304) | |
25 | 2012 | 郄秀書 |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current, luminosity, and electric field pulses in a rocket-triggered lightning flash(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2011,Vol:116 D10102) | |
26 | 2012 | 吳波 | Seasonally Evolving Domina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Modes of East Asian Climate(JOURNAL OF CLIMATE,2009,Vol:22(11):2992-3005) | |
27 | 2013 | 第八屆 | 陳光華 | Different impacts of two kinds of Pacific Ocean warming on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0, 37, L01803 |
28 | 2013 | 李芳 | A process-based fire parameterization of intermediate complexity in 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Biogeosciences, 2012, 9, 2761-2780] | |
29 | 2013 | 嚴中偉 | Effects of site change and urbanisation in the Beijing temperature series 1977-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0, 30 (8):1226-1234) | |
30 | 2013 | 祝亞麗 | Recent changes i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pattern in East China and the background circulation(CLIMATE DYNAMICS, 2011, 36 (7-8):1463-1473) |
• 《大氣科學進展》
《大氣科學進展》是由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英文全名為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於1984年創辦。期刊的主要內容包括有關大氣和海洋的動力學研究、物理化學過程的研究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進展。該期刊1999年起被SCI-E收錄,自2009年起被SCI引文收錄,2013年影響因子為1.459,為當年亞洲氣象類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
• 《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
《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主要報道有關大氣科學和物理海洋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進展,為CSCD、CNKI和萬方資料庫收錄。
• 《大氣科學》
《大氣科學》
獲獎及被引情況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曾多次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獎,2001年入圍中國期刊方陣。被中國科技論 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開發獲取平台、地球與環境科學信息網(EES)等收錄。2008年、2011年分別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名單,2002~2013年共8次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為“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影響因子
根據2006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05年影響因子為0.874。
根據200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06年影響因子為1.160。
根據200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07年影響因子為1.634。
根據200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08年影響因子為2.112。
根據201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09年影響因子為1.572。
根據2011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10年影響因子為1.539。
根據201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11年影響因子為1.376。
根據201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大氣科學》2012年影響因子為1.454。
• 《氣候與環境研究》
《氣候與環境研究》是氣候與環境領域的中文學術刊物,刊登的稿件主要有:反映氣候與環境領域代表中國科研水平的、具有一定創造性的學術論文、短論和研究簡報,有關國內外氣候與環境領域新動向、新問題的綜合評述,有關學術會議的報道,書刊評介等。
影響因子
根據2006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05年影響因子為0.807。
根據200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06年影響因子為0.755。
根據200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07年影響因子為0.822。
根據200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08年影響因子為0.870。
根據201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09年影響因子為0.728。
根據2011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10年影響因子為1.128。
根據201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統計,《氣候與環境研究》2011年影響因子為0.721。
• 學科方向
五個重點學科領域:
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目標以及國際大氣科學發展前沿,研究所重點學科領域為以下五個方面:
(1)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和氣候預測理論研究;
(2)大氣化學、大氣環境變化及其預測理論研究;
(3)圈層間耦合和氣候動力學研究;
(4)中層大氣物理化學過程、氣候環境遙感理論研究研究;
(5)強天氣過程的物理、動力與可預報性理論研究。
七個學科領域發展重點:
(1)地球系統動力學模式研製和數值模擬研究;
(2)季風系統動力學及氣象環境災害的預測理論和方法;
(3)區域環境耦合理論及其重大應用研究;
(4)碳氮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
(5)大氣環境和大氣化學研究;
(6)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理論和技術研究;
(7)雲降水物理和強風暴的關鍵理論和技術研究。
• 學科概況
大氣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設有一級學科大氣科學碩士、博士學位培養點、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培養點和工程碩士培養點,2012年新設“海洋科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數達到2個(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
1978—1998年間該所共招收博士生228名,碩士生334名。已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的有93名,碩士生264名。1985年大氣所建立了博士后流動站,1987—1998年間共接收41名博士后流動人員。大氣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大氣科學領域的高級優秀科技人才。1996年被評為科學院首批十個重點博士生培養基地之一。
截至2014年底,該所共有在學研究生405人,其中博士生284人、碩士生121人;有在站博士后20人。
2004-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 | |||
---|---|---|---|
作者 | 論文題目 | 獲獎年度 | 指導教師 |
姜大膀 | 末次盛冰期氣候模擬與氣候變化若干問題的研究 | 2004 | 王會軍 |
段晚鎖 | 非線性優化方法在ENSO可預報性研究中的應用 | 2005 | 穆穆 |
范可 | 南半球大氣環流與東亞春季氣候及沙塵的關係研究 | 2006 | 王會軍 |
符偉偉 | 一個高解析度熱帶太平洋模式及其與全球大氣模式的耦合研究 | 2007 | 王會軍、周廣慶 |
鄭飛 | ENSO集合預報研究 | 2008 | 朱江 |
胡波 | 中國紫外與光合有效輻射的聯網觀測及其時空分佈特徵研究 | 2008 | 王明星 |
王林 | 東亞大槽變異及其與東亞冬季風的關係 | 2009 | 陳文 |
吳波 | 印度洋-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東亞季風的影響 | 2010 | 周天軍 |
姚志生 | 農田、草原生態系統N2O和NO排放—管理措施影響與土地類型間的差異 | 2011 | 鄭循華 |
• 所徽
所徽
中國科學院優良傳統:科學、民主、愛國、奉獻
中國科學院院風:唯實、求真、協力、創新
大氣物理所所風:顧大局、抓創新、講團結、倡互愛、戒浮躁、行求實、承傳統、創輝煌
大氣物理所科研作風:力行"八戒",即戒驕、戒燥、戒浮、戒餒、戒獨、戒惰、戒奢、戒貪
所長(法人代表):曹軍驥
黨委書記、副所長:陳洪濱
副所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生林
副所長:程新金
副所長:陸日宇
竺可楨(1890-1974) 著名氣象學家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首任所長 |
趙九章(1907-1968) 著名氣象學家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0年至1966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 |
顧震潮(1920-1976) 著名氣象學家 1973年至1976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
葉篤正(1916.2-)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8年至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
陶詩言(1919.7-)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至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代所長 |
曾慶存(1935.5-)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4年至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
洪鐘祥(1937.3-) 著名大氣物理學家 200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
王明星(1944.1-) 著名大氣化學家 1997年至2001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
王會軍(1964.1—) 著名氣象學家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至2014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