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樂
三登樂
三登樂,詞牌名,調見南宋范成大《石湖詞》,以其詞《三登樂·一碧鱗鱗》為正體,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七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七十二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後段七句四仄韻的變體。代表詞作有陳三聘《三登樂·一品歸來》等。
三登:謂連續二十七年皆五穀豐收。亦喻天下太平。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上》云:“三考黜陟(或降或升),餘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歲,遺九年食。然後王德流洽,禮樂成焉。”是說古代對官吏的考核:一年一考,三考為滿,即一次考滿。而所謂“三考黜陟”,即要達到三次考滿,九年餘三年糧(三年耕作會有可供一年食用的積余),方為一登;三登,則需餘九年糧、二十七年時間。調名本意即詠百姓慶賀天下連續二十七年五穀豐登、民阜安康的歡樂。調見南宋范成大《石湖詞》。
正體: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七句、四仄韻。以范成大《三登樂·一碧鱗鱗》為代表。此調始自范成大,有別詞三首及陳三聘和詞四首可校,若羅詞之句讀參差,采以備體,非正格也。按范詞別首前段第一、二句“今夕何期,披岫幌、雲關初啟”,“今”字平聲。又“路轉橫塘,風卷地、水肥帆飽”,“水”字仄聲;陳詞“注望曉山,晴色麗、晨餐應飽”,“曉”字仄聲。范詞第三句“荒三徑、不知何許”,“荒”字、“何”字俱平聲,“徑”字仄聲。第四、五句“問菟裘、無恙否,天教重到”,“天”字平聲;陳詞“望橫塘、越溪路,石湖煙水”,“越”字仄聲,“溪”字平聲。范詞第六、七句“木落霧收,故山更好”,“木”字仄聲;陳詞“丹忠此日,盛名千古”,“忠”字、“千”字俱平聲,“日”字仄聲。范詞後段第一、二句“況五湖、原自有,扁舟祖武”,“五”字仄聲,“扁”字平聲,“祖”字仄聲。第四、五句“喜山林、蹤跡在,何曾如掃”,“蹤”字、“何”字俱平聲;陳詞“問幾時、尋舊約,石磯重掃”,“幾”字仄聲。范詞第六、七句“寂寞潮暮,喚回棹去”,“寂”字、“暮”字俱仄聲,“潮”字平聲;陳詞“一竿釣月,更看醉里”,“竿”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變體:雙調七十二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後段七句四仄韻。以羅子衎《三登樂·慶黃守正月廿二》為代表。此見《翰墨全書》,無別首宋詞可校。因與范詞句讀不同,錄以備體。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三登樂·一碧鱗鱗》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平仄。中中仄平,仄平中仄。
一碧鱗鱗,橫萬里、天垂吳楚。四無人、櫓聲自語。向浮雲、西下處,水村煙樹。何處系船,暮濤漲浦。
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中中中中,仄平仄仄。
正江南搖落後,好山無數。盡乘流、興來便去。對青燈、獨自嘆,一生羈旅。敧枕夢寒,又還夜雨。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三登樂·慶黃守正月廿二》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過了元宵,見七葉蓂又飛,恰今朝昴宿降瑞。初度果生賢,盡道丰姿絕異。翰林人物,雲霄富貴。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自棲鸞展驥,迤邐黃堂,每登要路無留滯。暫歸來、訪松菊,趣裝行用濟。增崇福祿,壽延千百歲。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宋】范成大《三登樂·一碧鱗鱗》
【宋】范成大《三登樂·路轉橫塘》
【宋】范成大《三登樂·今夕何朝》
【宋】范成大《三登樂·方帽沖寒》
【宋】羅子衎《三登樂·慶黃守正月廿二》
【宋】陳三聘《三登樂·南北相逢》
【宋】陳三聘《三登樂·注望曉山》
【宋】陳三聘《三登樂·久蟄群虯》
【宋】陳三聘《三登樂·一品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