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西涼伎的結果 展開
- 唐代白居易的詩作
- 元稹詩作
西涼伎
元稹詩作
《西涼伎》是唐代文學家元稹的詩作。詩中描述的《西涼伎》,結合了《獅舞》與《胡騰舞》,是《西涼伎》發展的第一階段,乃中國獅舞文化的源頭,也是中國傳統舞劇的最早雛形。詩中以今夕對比的手法,亦詩亦樂,藉以顯示當時涼州淪陷、國境日蹙的凄涼景象,對邊將宴飲遊樂而不思恢復大唐聲威進行了譴責。詩歌借樂論史,表現了詩人可貴的憂國憂民思想。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與白居易《西涼伎》相同,但寫作時間比白詩要早。詩歌通過對涼州淪陷以前的繁榮景象的追述,表達了詩人要求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強烈願望,同時譴責了邊將們只顧享樂不思征戰的思想行為。
在唐代的強盛時期,涼州是繁華的邊地。那時候人煙稠密,六業興旺,市場繁榮,是使人留連忘歸的地方。詩人對此進行簡括的鋪敘之後,集中筆墨描繪唐代將領哥舒翰鎮守涼州時開府設宴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唐朝的強大聲威。這裡寫到使人眼花繚亂的“百戲”,有“丸劍跳擲”各種雜耍,有獅子舞,有胡騰舞,紛然雜陳,多姿多彩,熱鬧非凡。邊疆小國,紛紛臣服於唐朝,大宛使者貢獻赤汗馬,吐蕃的首領進奉翠茸裘。
詩人大肆渲染昔日的強大繁盛,正是為了同當時唐代國勢衰微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如今河湟一帶已經人煙稀少,留下空曠的山丘,甚至京畿附近也一片蕭索荒涼。過去西出長安,萬里之內都是唐朝的疆土,如今邊界逼到區區五百里的原州了。詩人的無限感慨,就在鮮明強烈的對比中傾吐了出來。
“連城邊將但高會,每聽此曲能不羞”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詩人直斥邊將的無恥,也委婉地譏諷了當時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無恥。同時充分表現出詩人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元和四年(809),元稹作《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所謂《新題樂府》就是改變過去擬賦樂府古題的習慣,以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李紳所作有二十首,元稹在詩序中稱讚“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並“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此詩為第四首。
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樂府詩創作受到張籍、王建的影響,“新題樂府”直接緣於李紳。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
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時年五十三,追贈尚書右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