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開化縣城之北,馬金鎮東面,相傳唐代有道士鄷去奢修鍊於此,感天童八仙下降,因以名山。宋道士王自然有道行,能呼風喚雨,亦棄家修鍊於此。宋·元祐間,將其所居創建玉霄宮。清代道觀毀於戰亂,今已由信士捐資,重建觀宇、再塑金身。
明·進士吾謹詩云:
登高送此千里目,落霞遠水明孤村。
明監察御史開化城裡人,徐鑾有詩讚之:
磴道險臨蒼樹杪,樓台高起彩雲間。
天童靈跡今猶在,海島仙人去不還。
我欲借騎松下鶴,凌雲飛佩上三山。
明朝萬曆乙卯(1615)年樹立的《天童山二仙祠碑記》。“二仙”指的是
唐朝能致天童八降的鄷去奢、
宋朝能驅雷逐雨的王自然(馬金橫店人),該碑記的是他倆前仆後繼在此
燒丹鍊汞、羽化成仙的艱苦歷程及“予山而予名,顧不獲予廟而予祀”的矛盾心理,是研究天童山乃至全
開化縣道教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千百年來,人們懷念它、崇拜它,在他倆結廬煉丹處創建“
二仙祠”、“玉霄宮”,早晚念經,頂禮膜拜。可惜世事滄桑,在動亂年代碑記神秘失蹤,苦於找不到文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