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漢語成語

朝三暮四,漢語成語,拼音是zhāo sān mù sì,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來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春秋戰國時期,莊子曾經養過一隻猴子。每天早上他給猴子四個果子,下午給三個。結果猴子非常的不滿意。莊子就對猴子說:“那早上給三個,晚上給四個。”猴子以為晚上多了一個果子就非常高興地點頭。雖然這個故事有杜撰意思,但是朝三暮四這個成語,還是廣為流傳了下來出自《莊子·齊物論》。

釋義


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出處


出自《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典故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這裡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為耍猴的人。
《莊子·齊物論》記載了狙公賦芧的故事,《列禦寇·黃帝篇》則對這則故事進行了詳細地擴寫,說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因為養的獼猴太多而家財匱乏,於是養獼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獼猴的食物。他對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說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才歡喜。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實質不變,用改換眉目的方法使人上當。不過現在我們多比喻變卦,反覆無常。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竭盡心力去求“一”,卻不知道其本來就是相同的,這就是“朝三”。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在總數上、本質上沒有變,都是七個,但順序不同,對猴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近反義詞


近義詞:反覆無常,朝秦暮楚。
反義詞:始終不渝,自始至終。

例句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比喻反覆無常的人
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象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 ◎魯迅《墳·燈下漫筆》

成語解釋


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南朝(梁)劉勰《滅惑論》:所謂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設者也。
舊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鎛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聖聰,足見姦邪之極。”
元 楊訥 《西遊記.第九出》:“也是我為人不肖,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元喬夢符《山坡羊·冬日寫懷》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兒不解榮枯事。
蔡東藩《民國演義》:似此重大問題,只隔一宿,偏已換了花樣,朝三暮四,令人莫測。
魯迅《墳·燈下漫筆》: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像那樣朝三暮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