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生果”

葉文玲所作的散文

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到連環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範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擴展了想象力,鍛煉了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能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係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

作品原文


《我的“長生果”課文
《我的“長生果”課文
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湧起愉悅之情。在記憶的心扉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我最早的讀物是孩子們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那是一種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紙片,正面印畫,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煙中的附贈物。遇到大人讓小孩買煙,這美差往往被男孩搶了去,我們女孩只落了個眼羨的份兒。集得多了,就開始比賽用手刮“香煙人”,看誰颳得遠。這時,我就賣力地吶喊助威,為的是最後能在贏家手裡飽覽那一大疊畫片。這些印著“水滸”“三國”故事的小畫片,是我最早見到的連環畫。
《我的“長生果”》課文
《我的“長生果”》課文
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
後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後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胡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漸漸地,連環畫一類的小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小鎮的文化站有幾百冊圖書!我每天一放下書包就奔向那兒。幾個月的功夫,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我的“長生果”》課文
《我的“長生果”》課文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牆,我會呆上半天,構想種種神話傳說;路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記得有一次,作文的題目是《秋天來了》。教師讀了一段範文之後,當大多數同學千篇一律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片一片地飄到了地上”時,我心裡忽然掠過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寫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
於是,我的作文得到了個“甲優”,教師在文中又圈又點,將它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
葉文玲
葉文玲
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一點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這些領悟自然是課外讀物的饋贈。
後來,我又不滿足於只看一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頭小說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課餘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這時我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記書中優美的詞語,記描寫的精彩段落。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題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緒分外激動,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我從一個清冷的黃昏開始寫,以月亮的美麗皎潔和周圍人的嬉笑來反襯一個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寫著寫著,我禁不住眼淚花花。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評,被用大字謄抄出來貼在教室的牆上。可是看到老師用紅筆圈出我寫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段文字,說這個“嵌”字用得特別傳神時,我臉紅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讚譽——因為這句描寫和這個“特別傳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詞句。
於是,我又悟出了一點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註釋譯文


句子理解

(1)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長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果子,在這裡指營養極其豐富。這句話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充分表達了書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係。
(2)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囫圇吞棗,比喻讀書不做細緻地分析,籠統地接受。“不求甚解”引用於晉代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讀書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徹。這裡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讀不懂而放過去,不得已而為之。
(3)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別出心裁”,意思是與眾不同;“鮮味”,即新鮮的味道。這句話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習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於課外閱讀。意思是要想將作文寫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4)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
真實的情感體驗和課外閱讀的積累,為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厚積是薄發的基礎。非常形象地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5)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借鑒”,拿別人的事作為鏡子,以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鑒,鏡子。“模仿”,仿效,照著樣子做。“嘔心瀝血”,比喻費盡心血。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習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應該表達真情實感,有感而發,以情感人;開始時必須要進行模仿和借鑒,習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著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創造,才能打動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詞語理解

流光溢彩:流動的光影,滿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麗。
一闋:一首。闋,量詞。
眼羨: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羨慕。
飽覽:盡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文中指看畫片時非常有興趣。
天長日久:形容長久。
如醉如痴: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製。文中指作者讀書讀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聯翩:浮想,飄浮不定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湧現出來。文中指作者讀書進入意境,產生許多聯想。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牽腸掛肚: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饑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黯然神傷:心情不愉快,無精打採的樣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機械、乏味。
大顯身手:顯,表露,表現;身手,指本領。充分顯示出本領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裡很坦然。

內容簡介


情真意切、真實可感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作者開篇便說:“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然後以一連串美好的影像──蜂蝶飛過花叢,泉水流經山谷,流光溢彩的畫頁,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來形容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在對具體讀書生活的回憶中,作者對自己的閱讀及其感受描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人彷彿看到一個如饑似渴地讀書的孩子,沉迷於書中的世界,汲取著營養,在一天天地成長。尤其是兩次作文的實例,有力地印證了閱讀的功效。“我的長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還恰當地運用了大量的成語,和飽含情感的敘述結合起來,增強了話語表現的動感和力度。在結構上,從首段的點題、總起,到按時間順序的回憶,使得全文線索清晰,完整緊湊。

作者簡介


葉文玲(1942— ),女,1942年11月4日出生在浙江玉環,1957年畢業於楚門鎮中學,1963年遷居河南鄭州。自幼酷愛文學,13歲讀初中時在縣辦的《玉環報》上發表《夫妻間的小風波》和《七角錢》兩篇小說。1957年考入高中后因家庭原因而輟學,回鄉在鎮文工團、業餘宣傳隊做宣傳員,次年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正式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我和雪梅》。1962年遷居河南鄭州,先後在鄭州金水區工業辦公室、鄭州金筆廠、鄭州機械工具廠任幹部、衝壓工、生產科計劃統計等職,工作期間堅持業餘創作。此後做幼兒園、民辦小學教員,農場、街道縫紉站工人,發表短篇小說多篇。遷居鄭州后,在工廠做過很長時間衝壓工和銑工,先後發表短篇小說及報告文學30餘篇。
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調入河南省文聯。這一年創作的《心香》被評為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1981年開始中長篇小說的創作。 1986年後任作協浙江分會主席,後來擔任名譽主席。並調入河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80年被推薦去中國作協文講所學習畢業;1981年開始進行長篇小說創作。1986年調回浙江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90年起擔任浙江省文聯副主席,聯任至今;1992年起擔任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黨組成員,聯任(兩屆)十年;2002年底換屆改任浙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1996年起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五屆、六屆連任至今)。
出版小說集多種:《我的“長生果”》(發表在人教版五年級教科書內)《無花果》《心香》(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並《當代》榮譽獎)、《長塘鎮風情》《獨特的歌》《湍溪夜話》《浪漫的黃昏》《此間風水》《葉文玲小說選》等;散文集有《夢裡尋你千百度》、《寫在椰葉上的日記》《藝術創造的視角》《不了情》《有你不寂寞》《靈魂的伊甸園》《永遠的誘惑》《七彩夢瓣》《素心如簡》《葉文玲散文選》《枕上詩篇》《葉文玲品味文集》《玫瑰換個名字一樣芬芳》《情有獨鍾》等。
長篇小說有《父母官》《太陽的驕子》《無夢谷》《秋瑾》等。《無夢谷》發表后,曾引起強烈反響,在獲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所頒的“中國文學創作傑出成就獎”后,再獲浙江省優秀文藝作品獎;1997年葉文玲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頒的“魯迅文藝獎——突出成就獎”。1997年春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秋瑾》,也獲如潮佳評,香港明窗出版社即以《秋瑾之死》為名重新推出,作家出版社1998年以《鑒湖女俠——秋瑾》再版。 2000年、2004年又因長篇小說《秋瑾》、長篇傳記文學《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再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頒的“魯迅文藝獎——優秀成果獎”。2002年,因散文創作獲全國首屆“冰心散文獎”。還曾創作一些影視文學劇本;如《太陽的驕子》《背上的橋》;後者曾獲省“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傳記《敦煌守護神常書鴻》改編的電視劇《大鴻飛天》,正在籌拍中。
至今已有800多萬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葉文玲文集》出版。
葉文玲的小說主要表現普通人的命運和心靈世界,感情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樸素自然,清新流暢。
葉文玲
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