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銅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銅,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tóng,形聲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本義為金屬名,古稱赤金;后引申為銅質器物的省稱,還可用來比喻堅強、牢固。

字源演變


銅
銅(繁體)自金文至楷書字形皆為從金、同聲。“釒”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同”為會合、聚集,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現代漢語規範字作“銅”。 
《說文》:“銅,赤金也。從金,同聲。”《漢書·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春秋時金文洹子孟姜壺:“齊侯拜嘉命,於上天子用璧備一𤔲(笥),於大舞(巫)𤔲(司)折(誓)於(與)大𤔲(司)命用璧、兩壺、八鼎……用鑄爾羞銅,用御天子之事。”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銅

釋義


銅tóng
〈名〉
(1) (形聲。從金,同聲。本義:金屬名,古稱赤金)
(2) 同本義 [copper]
銅,赤金也。——《說文》
章山之銅,所謂丹陽銅也。今世有白銅,蓋點化為之,非其本質。——《漢書·貨殖列傳》
以精銅鑄成。——《後漢書·張衡傳》
首銜同凡。
(3) 以一價和二價為主的金屬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熱和電最佳導體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產出的金屬,也存在於各種礦石(例如黃銅礦、輝銅礦、斑銅礦、赤銅礦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屬狀態及黃銅、青銅和其他合金的形態用於工業、工程技術和工藝上。如:銅山(出產銅礦的山);銅花(銅屑);銅金(赤銅);銅粉(銅屑。銅和其他金屬熔融在一起所做出來的黃金色粉狀合金,可當作顏料);銅陵(產銅的山);銅落(銅屑。可入葯);銅腥(銅的腥臭味)
(4) 銅製的[器物] [bronze;brass;copper]。如:銅丸(銅鑄的小球);銅牙(弩上鉤弦的鉤叫牙,以銅製者稱銅牙);銅瓦(銅製的瓦);銅史(漏刻銅壺上的銅人像);銅印(銅鑄的印章。也稱“銅章”);銅兵(銅製的兵器);銅狄(銅鑄的人。即“銅人”。或稱“金人”);銅洗(銅製的盥洗用具);銅柱(銅製的柱子);銅荷(銅製的燭台。形似荷葉);銅猊(銅製的獅形香爐);銅渾(銅製的渾天儀。又叫“銅儀”);銅鼻(古代官印上銅製的鼻狀紐孔)
(5) 銅鑄的貨幣。也用以泛指金錢 [copper;money]
(6) 銅製樂器 [brasswind instrument]
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某律”。——漢·賈誼《胎教》
(7) 銅印 [bronze seal]
不由其德,五兩之綸,半通之銅,亦泰矣。——《法言》
(8) 銅鏡 [bronze mirror]
對客心如怯,窺銅只自憐。——明·袁宏道《病起偶題》
詞性變化
◎銅
銅tóng
〈形〉
(1) 喻堅固的 [solid]。如:銅郭(形容城郭的堅固,如同銅鑄一般);銅堞(像銅鐵般堅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牆);銅樓(華美堅固的樓房);銅山鐵壁(比喻風節的堅毅剛正);銅頭鐵額(比喻人非常勇猛強悍)
(2) 喻堅強,強大有力的 [strong]。如:銅豌豆(喻有經驗的老狎妓者)

常用片語


銅板 銅版 銅幣 銅臭 銅錘 銅鼓銅管樂 銅焊 銅活 銅婚 銅匠 銅匠鳥 銅筋鐵骨 銅鏡 銅鑼 銅模 銅器 銅器時代 銅錢 銅牆鐵壁 銅絲 銅像 銅圓 銅子兒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銅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採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曆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為物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節,不為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腳,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注》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注》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注》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注》銅池,承霤也。以銅為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
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注》洞,或作銅。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銅
赤金也。從金同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銅)赤金也。銅色本赤。今之白銅、㸃化為之耳。食貨志曰。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孟康曰。赤金、丹陽銅也。按丹陽銅卽吳王濞傳章郡銅山、貨殖傳章山之銅也。從金。同聲。徒紅切。九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doːŋ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徒紅東一平聲一等開口上平一東dʱuŋduŋduŋduŋduŋduŋdəwŋtong2dungdung金之一品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ꡈꡟꡃtungduŋ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東鍾合東鍾陽平合口呼tʰuŋ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徒紅一東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陽平銅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