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辯學史

先秦辯學史

《先秦辯學史》是近代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七篇,分述了形名學的起源和鄧析、惠施、公孫龍、《墨辯》、荀子的辯學思想。
作者在《自序》中指出,中國哲學方法自古代至先秦為“辯學”。中國的“辯學”不起於孔老,而起於鄧析,因為孔子的“正名”和老子的“無名。都不是“辯學”,用唯物史觀的眼光去分析,知道“辯學”不起於封建社會的鄒、魯等國,而起於商業資本社會的鄭國。鄧析以後的墨翟楊朱等人都沒有“辯學”,到了惠施,始盛行,頗為當時一般人所注意。惠施之後就是公孫龍,公孫龍是趙人,趙國為當時“辯學”之中心。“辯學”到了公孫龍,已成為系統的學說,轟動一時,“辯者”盈天下。自公孫龍之後,各家都受“辯者”之影響,而成就顯著者就是《墨辯》和荀子。《墨辯》為後期墨家作品,非墨翟學說。苟子雖主“正名”,但與孔子“正名”不同,前者是倫理的,後者是辯學的。

出版信息


中華書店,1932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