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楊好的結果 展開

楊好

新銳小說家、藝術史學者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藝術史學者。在完成了電影、文學、藝術史的背景基礎上開始個人寫作。

2018年1月寫就藝術史研究《細讀文藝復興》 ;2019年3月推出個人首部長篇小說《黑色小說》 ,因作品冷調被稱為“硬核”女作家。

人物經歷


成長經歷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楊好生長在一個文藝世家,1/8法國血統。父親為朦朧派詩人潞潞。她兒時將早熟敏感全部釋放在文學、哲學和藝術的閱讀上,童年和少女時代就大量閱讀了維吉爾、但丁、莎士比亞的詩集,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家的作品以及品欽、馮內古特等大量先鋒文學作品。
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后從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生退學,赴英倫留學旅居四年時間,拿到了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楊好在經歷多專業背景后開始寫作,所寫作的小說被貼上“遊戲感”“陌生感“等標籤。

文化經歷

2017年1月,楊好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一好閱讀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藝術史書系第一輯,首輯共三卷,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引起了業界廣泛的矚目。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2017年10月30日,“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北京)開幕,其間展示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均來自楊好的私人收藏。開幕式上,德國大使柯慕賢稱之為“中德文化友誼的結晶”。
2018年4月24日,楊好接受《南方人物周刊》專訪。
2018年6月24日,楊好邀請華語樂壇著名音樂人姚謙先生在現代汽車文化中心進行了“文藝復興與我們”跨界對談。
2019年3月16日下午,楊好舉行《黑色小說》發布會,與小說家邱華棟、自媒體人姜思達共同暢聊“黑色小說,白色靈魂”這一議題。

寫作經歷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楊好[作家、新銳小說家]
2019年3月,楊好出版了長篇小說《黑色小說》,被譽為“國際范兒的顛覆式長 篇小說”。得到文壇大家李敬澤、西川作序,因寫法另類被冠以“新銳”。
2018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楊好的藝術史著作《細讀文藝復興》,以全面的大歷史觀,重新審視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環境。

主要作品


個人著作
長篇小說《黑色小說》2019年3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藝術史《細讀文藝復興》2018年1月作家出版社
出版引進
《一好閱讀費頓經典》(《提香》《卡拉瓦喬》《安格爾》);《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

人物評價


《黑色小說》是一部拒絕的小說。楊好既不想說服你,也不想說服我,她甚至也不想說服自己。但是,這樣一種冷淡的講述隱隱散發著奇異的魅力。——李敬澤
它摒棄了生活表層的描摹和傳統小說的元素,更多展開的是一種關注人的靈魂的敘事。它試圖處理和屈原、魯迅、狄更斯、卡夫卡同樣的問題——人的存在。我已經感受到了楊好的文學野心。——西川
楊好寫當代年輕人那種境遇,那種存在感,故事外殼剝離了,不想講讓你噴鼻血的故事,境遇里講有人存在的硬核,新的中國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活的樣態,很有意思。—— 邱華棟
(這本小說)有一種渾身不自在的快感。—— 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