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餅卷

潤餅卷

潤餅卷也簡稱潤餅,是一種春卷,不油炸也可食用,流行於福建和台灣以及廣東潮汕地區,潤餅也見於一些福建移民多的東南亞國家。

簡要介紹


油炸潤餅卷
油炸潤餅卷
台閩一帶的家庭於尾牙、春節以及寒食、清明時,會以潤餅皮來祭祖,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粉與砂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后食用,是台閩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胡蘿蔔2根
荷蘭豆250克
豆乾條300g
三層肉300g
魷魚300g
拳頭母三個
麻粩/花生粩一包
潤餅皮250g
大蔥10g
依個人口味定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各種食材,胡蘿蔔、荷蘭豆、拳頭母、魷魚切條狀,大蔥切小粒;五花肉切小條先下一些油炸一下,會很香;再下胡蘿蔔炒熟,期間加點水,以防粘鍋;再加入豆乾條和拳頭母和大蔥炒熟。魷魚切條在另一個鍋中炒熟后倒入和胡蘿蔔等一起拌勻,加鹽即可。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潤餅皮是買的,將花生麻粩先在皮上壓扁,將菜放上去,放成條狀,然後開始卷,卷一圈將兩頭往內折,以防吃的時候掉出來,繼續捲成卷,就可以開吃了。真的方便又好吃!個人按照口味可以增減食材哦~潤潤,荷蘭豆胡蘿蔔甜甜的,很不錯哦!還有花生粩也甜甜的哦~很適合福建人的口味!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潤餅皮
香腸
雞蛋
香菇,豆芽,香菜,黃瓜
胡蘿蔔,木耳,荷蘭豆,粉條
花生碎,海苔碎
包心菜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把食材準備好,想吃什麼加什麼。煎蛋,炒肉炒火腿。然後炒蔬菜,然後混合一起,就好了。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炒蔬菜,我還加了粉絲,也可不加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然後包起來就可以了。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胡蘿蔔2根
荷蘭豆250克
雞蛋3個
豆乾條300g
三層肉300g
魷魚300g
蘇糕300g
菜心一根
麻粩/花生粩一包
潤餅皮250g
10g
依個人口味定
味精
花生油
雞精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把三層肉切均勻細條,放旁邊待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胡蘿蔔,荷蘭豆,蔥,魷魚,豆乾條,蘇糕切成絲待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把雞蛋打散加入蔥花,起油鍋,煎蛋餅,再切成絲待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炒肉絲,炒飯肉絲成金黃色,倒入胡蘿蔔絲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炒胡蘿蔔絲要炒至胡蘿蔔變軟即可關掉火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另起鍋炒剩餘的材料,炒一樣倒一樣到炒好的胡蘿蔔里,加入鹽,味精等各種調料,拌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炒好的潤餅菜就是這樣,接下來就是吃了!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事先買好潤餅皮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在餅皮上加入麻粩或花生粩,壓碎即可,量大家自己決定!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將潤餅菜加入其中,如圖,依個人口味。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捲起來,記得旁邊要折了卷進去。好吃又很有彈性的潤餅卷就好了!快自己動手做做吧!其實材料是看個人喜好選擇的,加什麼料也是依據你喜歡來定!這是我們閩南晉江的特色小吃哦!

菜品起源


遠在中國春秋戰國開始,就有在春天以五辛盤祭祀春神的禮俗,五辛盤內容為大蔥、小蒜、韭菜、香菜、芸薹,再祭祀春神后食用這五辛,以求開五臟、去伏氣的保健效果,但因五辛味道辛辣,單吃難以入口,於是後來逐漸發展以麵餅包裹五辛成為春餅來食用,春餅也就成了潤餅和春卷的前身。自東晉開始中原數度戰亂使中原人士大舉南遷閩避難,以致今日台閩一帶吃潤餅還保有古代春餅之俗,桌面無論菜色多少,內容一定必須具備五辛在內,僅芸薹以虎苔代替。吃潤餅在閩台一帶是家族一年中重要的聚會禮節,大多為家族成員食用,一般不會用來招待外人。但近來也出現潤餅專賣店,尤以夜市、菜市場等地最常見。

傳說故事


相傳薄餅由明代泉州金門才子蔡復一的夫人首創。蔡復一是一個獨眼跛腳的殘疾人,有人取笑他只有一隻眼,他說:“一眼觀天下。”有人說他是瘸子,他應到:“一腳登龍門。”蔡復一才華橫溢,為人耿直,卻屢遭奸臣陷害。他們在皇帝面前推薦蔡復一整理抄寫朝廷里歷年來的文書,且要蔡復一在四十九天內完成九大箱的文書,否則,當以違抗聖旨論處。為了完成任務,蔡復一廢寢忘食,晝夜雙手齊書,難得有歇息吃飯的時間。蔡夫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一天,她想出了一個妙法:把麵粉攪成糊狀,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皮,再把各種菜切細,炒成燴菜,然後用麵皮把燴菜捲成圓筒狀。每天用餐時,蔡夫人雙手捧著“薄餅”喂丈夫吃,這樣既不影響工作,又不耽擱吃飯。在夫人的照料和協助下,蔡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從此,蔡夫人做“薄餅”的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因“薄餅”是蔡夫人所創,所以民間又有“美人薄餅”或“夫人薄餅”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