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旋角羚的結果 展開

旋角羚

旋角羚

旋角羚(學名:Addax nasomaculatus):體型較大,體長1.5-1.7米,肩高0.9-1.1米,體重約120千克;頸短,肩比臀部略高;四肢較粗,蹄寬大,適於在沙漠中行走;尾圓而細,長25-35厘米,末端具長毛;冬毛長而粗糙,灰褐色,夏毛沙黃色;頭部前額有較大片的黑色簇毛;眼小;雌雄均具角,長約80厘米,角較細,分別向後外側再向上彎曲,並略呈扁的螺旋形扭曲。

棲息於大沙漠中,通常結成5-20隻的群體,由1隻老雄羚率領,為找尋足夠的食物而不斷進行長距離的遷移。對乾旱沙漠有極強的適應能力,一生中極少飲水。晨昏及夜間活動。身體笨重,奔跑速度較慢,容易被當地居民捕殺。懷孕期特別長,約10-12個月,冬季或早春產仔,每胎1仔,產仔后立即又進行交配。

數量稀少,不足500頭分佈於非洲甘比亞、阿爾及利亞並向東延伸至撒哈拉大沙漠。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形態特徵


旋角羚
旋角羚
旋角羚是偶蹄目牛科旋角羚屬的唯一種,因角呈扭旋狀而得名。體型較大,體長110-130厘米;肩高95-115厘米;體重60-120千克。雄性和雌性旋角羚都長有角,雄性角長可達120厘米,雌性可達80厘米,角較細,分別向後外側再向上彎曲,並略呈扁的螺旋形扭曲。其名稱即由此而來。蹄的底部較寬,強健有力,可以在鬆軟的沙土上行走,這使得它們稱為最適應沙漠氣候的一種羚羊。
體毛為白色,但胸部、頸部和頭部的顏色則為褐色,鼻樑上和嘴邊有白色的斑塊。到了冬天,旋角羚的體毛會換成褐色。旋角羚還有一個容易識別的特徵,在它們的前額處有一塊褐色或黑色的毛,額頭下有近似於X形的大面積白斑。

棲息環境


棲息於大沙漠中。

生活習性


旋角羚具有很強的群居性,在非洲野外生活集小群活動,過著一種遊盪的生活。種群中既包括雄性,也包括雌性,數量在5-20頭不等,由年長得雄性旋角羚率領,集體覓食。生活在沙漠地帶,對乾旱沙漠有極強的適應能力,一生中極少飲水,身體笨重,奔跑速度較慢,一般在夜晚活動,白天則棲息在自己挖掘的低洼地中。為找尋足夠的食物而不斷進行長距離的遷移,一生中極少飲水。晨昏及夜間活動。身體笨重,奔跑速度較慢,容易被當地居民捕殺。
植食性,在廣闊的沙漠中尋找粗糙的植物,以草、樹葉和其他灌木為食,食物種類比較單一。在中國上海動物園裡,供給它們的食物種類是很豐富的。草類有苜蓿、黑麥蘇丹草等各種青草或乾草。水果類有蘋果、西瓜、胡蘿蔔,還有為食草動物配製的營養均衡的顆粒料。

分佈範圍


旋角羚分佈於甘比亞、阿爾及利亞並向東延伸至撒哈拉大沙漠。在尼日查德,馬里和茅利塔尼亞地區發現該物種活動。
旋角羚分布圖
旋角羚分布圖

繁殖方式


為了讓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爭奪最多的配偶,雄性旋角羚之間的戰爭,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在動物園內,都是不可避免的。
1991年上海動物 從美國引進的一雄二雌三隻羚羊,起先過著一種無“戰爭”的“一夫多妻”的安逸生活。隨著2年後荷蘭一對旋角羚的引進,原來那種寧靜的“無戰爭”的生活被打破了,開始為爭奪“王位”發動了第一次“戰爭。經過一番短兵相觸的角斗,美國雄羚占著天時地利的優勢,打敗了荷蘭雄羚,成立了第一代的美國“皇朝”,暫時使荷蘭雄羚俯首稱臣。隨著種群的擴大,這種爭搶“王位”的戰爭隔三差五,連年不斷地要進行。
有趣的是旋角羚是以拉大便來圈領地。只有“王者”拉大便的姿勢與眾不同,而且只有“大王”才有資格以這種特有的方式來進行大便。一般的旋角羚不管是“二王”或“王后”及其它妃子拉大便的姿勢都是邊走邊拉或站著不動地拉,而“王者”拉大便的姿勢是後肢下蹲式,肛門貼近地面。這樣離地面很近拉出來大便不會到處滾動,而是形成一座“小山”狀,很有規律,而且拉在其活動範圍內的各方位,這一堆、那一堆,目的是劃分確定“王者”所控制的“國家”和“領地”。大王不僅以大便來圈領地,而且時常用角磨蹭圍牆、欄桿、草地等行為留下氣味示威警告,“外來者”不準侵犯。
旋角羚懷孕期特別長,約10-12個月,冬季或早春產仔,每胎1仔,產仔后立即又進行交配。幼仔一個月後完全斷奶,壽命可達25歲以上。

亞種分化


旋角羚(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旋角羚蘇丹亞種Addax nasomaculatus addaxCretzschmar, 1826
2旋角羚指名亞種Addax nasomaculatusnasomaculatusBlainville, 1816

種群現狀


由於偷獵的原因,非洲野外的旋角羚數量已經極度稀少,因此很多動物園都圈養了旋角羚,以期對其進行保護。在德國漢諾威動物園有一個很大的動物園種群,動物保護工作者希望通過將這些旋角羚種群重新放養到摩洛哥和突尼西亞的一些地區,以幫助野生種群的逐漸恢復。數量稀少,野生不足500頭(1996年統計)。
中國上海動物園1991年9月第一次從美國的聖地亞哥動物園引進一雄、二雌。二年後,從荷蘭鹿特丹動物園又引進了一對成年旋角羚。經過十幾年的馴養繁殖,種群已擴大到48頭。其中出讓給兄弟動物園13頭,生老病死14頭,動物園中的群體仍有21頭,種群規模不算小。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