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路管理局

獨立事業單位

台灣鐵路管理局(台鐵、鐵路局、TRA)是台灣"交通部"所轄之獨立事業單位,局徽是由代表台灣的“台”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台灣鐵路管理局負責經營台灣的傳統鐵路路網(1067mm軌距鐵路),下轄運務處、工務處、機務處、電務處等處室,在職員工共約13,363人。現任局長為范植谷,2007年6月27日由副局長扶正。另外,隨著尚在興建中的桃園機場捷運確定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台鐵未來亦將經營1435mm標準軌鐵路,並成立捷運處。

2014年1月10日:仁德車站舉行啟用典禮。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接收台灣,鐵道部改製為台灣鐵路管理局,歸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管轄,直至1998年精省之後才改由交通部管轄。現今台鐵局本部位於台北車站五樓的台鐵辦公大樓。今台鐵經營的鐵路總路線長為1,100公里以上,全路線軌距則為窄軌1,067毫米而每年總搭乘人數達到1億6500萬人次以上。因為1970年代之後鐵路電氣化與人事撫恤制度等累積的龐大債務,加上台灣交通運輸方式改變等因素影響,台灣鐵路管理局於1990年代之後的營運狀況,已長期處於嚴重虧損,至2000年代已累積至將近千億元新台幣。為因應此情形,2000年代后,台鐵除了規劃民營化方向外,也進行將西部幹線改造為區域鐵路型態的“區域捷運化”計劃,以部分主要都會地帶路線漸次增設僅由通勤電聯車停靠的簡易車站的方式來解決營運窘境。另外,台鐵於2000年代初向日本購入傾斜式列車。該車種行駛於東部鐵路幹線,來加強台鐵於台灣東部地區的運輸能量。台鐵主要幹線的大部分路段皆已經電氣化,尤其是人口稠密之西部幹線。現今營業路線軌距皆為1067公釐(mm),不過前任代局長何暖軒於2006年9月7日提出將逐步“標準軌化”以便於購車,在現有軌道外側加裝軌條形成三條軌或四條軌以完成軌距拓寬期間的相容性,但此想法仍止於紙上作業階段,具體實施方法並未進一步提出。台鐵、5個任務單位及貨運、餐旅兩所直屬單位。

歷任局長


台北車站大樓,台鐵局總部位於3~6樓
台北車站大樓,台鐵局總部位於3~6樓
任顯群 (1945年11月1日-) - 管委會主任委員
陳清文 (1945年12月21日-) - 管委會主任委員
郎鍾騋 (1948年3月5日-)
莫衡 (1949年3月4日-)
陳舜耕 (1961年1月18日-)
徐人壽 (1963年2月11日-)
林則彬 (1966年5月2日-)
陳樹曦 (1968年11月1日-)
陳德年 (1972年7月15日-)
范銳 (1976年6月16日-)
董萍 (1980年3月17日-)
卜元禮 (1983年6月16日-)
張壽岑 (1987年9月1日-)
陳世芳 (1991年7月16日-)
陳德沛 (1995年8月1日-)
黃德治 (2000年11月-)
徐達文 (2003年12月-)
何暖軒 (2006年3月-) - 代理
陳峰男 (2006年11月-)
范植谷 (2007年6月-)
周永暉(2014年4月-)- 現任

大事紀


建設與服務
1887年:“台灣鐵路商務總局”成立,負責籌辦鐵路興建。
1891年:台灣首段鐵路,大稻埕—基隆段竣工,配置機車4輛,客車14輛,無貨車。
1893年:新竹—台北路段完工,當時路線經過現今台北大橋及三重、新莊。
1895年:台灣日據時期開始,台灣鐵路修築營運暫定由民間主導,配置機車8輛,客車20輛,貨車26輛。
1899年:台灣鐵道株式會社、台北鐵道會社等民間業者相繼募款失敗,台灣主要鐵路幹線之興築轉由官方主導。1899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成立,計劃全面興建西部縱貫鐵路。
1901年:淡水線完工營運。
1903年:首度於客車裝設便器裝置。
1904年:籌建台灣第一部花車。
1907年:高雄—九曲堂路線通車。
1908年: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當時中部之通車路段為台中線,海岸線尚未興建)。
1912年:基隆—台北修築雙線完工。
1915年:創辦首部汽動車運轉,營運區間為北門-北投
1920年:海岸線完工營運。
1922年:收購台東拓殖株式會社之台東線(里壠(今關山)—台東段)。
1927年:收購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之集集線。
1929年:收購台陽礦業株式會社之平溪線。
1935年:台北—竹南間以及台南—高雄港間雙線化完工。
1940年:高雄—鼓山間雙線化完工。
1942年:鳳山—高雄、台南—新市間、嘉義—民雄間雙線化完工。
1945年:台灣開始進入中華民國時期,鐵道部改編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台灣鐵路管理委員會”,后改製為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台灣鐵路管理局。因戰火影響,營運客車車廂從戰前497輛減少至428輛(25,701位)。
1949年:收購新店線(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
1951年:內灣線完工營運。
1958年:東勢線完工營運。
1960年:R0 與 R20 柴電機車交車,台鐵車輛邁入柴油化。台南-彰化間中央控制行車(CTC)完工。
1961年:首度引進電源車,觀光號全面提供冷氣空調。
1966年:開行光華號特快車,北高運轉時間減至五小時以內(4小時40分)。
1970年:2月3日起開行莒光號對號列車。民雄—彰化間雙線化完工。引進 R100型柴電機車。
1973年:引進R150型柴電機車。
1979年7月1日: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工程全部竣工,台鐵車輛邁入電氣化。北迴線南段(花蓮—和平)段完工。
1980年2月1日:北迴線完工營運。
1982年:東部幹線拓寬工程完工。
1984年:宜蘭線雙線化完工。
1989年:首段鐵路地下化路段,縱貫線華山貨運站(已廢止)至萬華站段竣工,當時一度臨時使用電氣路牌閉塞制。
1990年,台鐵購入首批通勤電聯車。
1991年:南迴線完工營運,台灣環島鐵路網完成。
1998年:第一座捷運化車站,台中線大慶車站完工啟用。
2005年1月10日,時刻表更改,平快車不再行走縱貫線北段。
2006年6月1日,試辦女性車廂。
6月28日,中國時報報道試辦女性車廂效果不佳,台鐵表示尚待評估是否為既定政策。。於同年12月1日,女性車廂試辦期結束,台鐵未公告續辦。
2005年:七堵調車場改建完成啟用,取代南港調車場成為台鐵客車調度基地。
2006年:因應高鐵通車而新設置的新烏日及新左營兩車站,於12月1日開始辦理客運業務。
2007年:百福車站、汐科車站啟用。
2007年5月8日,太魯閣號正式投入營運。
2007年8月28日,EMU700電聯車加入營運。
2007年9月1日,“人車同行”試辦。
2007年9月28日,深澳線再度停駛。
21世紀
2000年台鐵的自動售票機購票卡
戴著制帽、剛休班的台鐵乘務員。制帽徽章及圖樣從原本"中華民國國徽"、和平鴿圖案變成現下台鐵標誌及象徵速度的翅膀線條台灣鐵路管理局車站窗口發售對號列車車票進入21世紀,改隸交通部后的台鐵進行捷運化計劃,將西部幹線轉型為長程運輸與短程通勤並重,並著手提升東部幹線的運能。在捷運化方面,台鐵增設多個通勤車站來縮短站距,以便民眾利用就近車站:八堵和基隆之間增設的三坑車站於2005年5月9日啟用,七堵和五堵車站之間增設的百福車站於2007年5月8日啟用,汐止和南港之間增設的汐科車站於2007年12月30日啟用,板橋和樹林車站間增設的浮洲車站也於2011年9月2日完工啟用。在2005年1月10日的改點中平快車車種不再出現於縱貫線北段,全面被通勤電聯車和復興號取代。北迴線改良大部分工程於2003年6月底完工,並於7月4日在花蓮舉行電氣化通車典禮,由總統進行開幕剪綵儀式。北迴線全線雙軌化工程於2005年完成,列車班次密度得以大幅增加,並且有效縮短台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為了提高宜蘭線服務品質和運轉速度而引進的太魯閣列車於2007年5月8日正式投入營運,為台灣首次引進的傾斜式列車。2007年1月5日台灣高速鐵路通車,台鐵配合新建的新烏日及新左營兩車站也於同時啟用,以供乘客轉乘高鐵台中站和高鐵左營站。配合銜接台南、新竹市中心至高鐵台南站和高鐵新竹站而新建的沙侖線及六家線也分別於2011年1月和11月通車,為台鐵自1992年南迴線通車后再次新建路線。
• 2005年:啟用行車調度電話。
• 2006年6月1日:試辦女性專用車廂。
• 2006年6月28日:《中國時報》報道試辦女性車廂效果不佳,台鐵表示尚待評估是否為既定政策。同年12月1日,女性車廂試辦期結束,台鐵未公告續辦。
• 2006年10月1日:台鐵整編非對號列車車種,原有的通勤電聯車、冷氣柴油客車全部統稱為區間車,普通車與平快車全部改編為普快車。
• 2006年12月:正式使用行車調度電話。
• 2007年3月1日:配合六家線之新建,內灣線新竹—竹東段暫時停駛。
• 2007年6月:停用舊式無線電站車通訊系統。
• 2007年8月28日:EMU700型電聯車加入營運。
• 2007年9月1日:“人車同行”試辦。
• 2007年9月28日:深澳線再度停駛。
• 2008年5月:拆除站車系統車上設備,全部改為行調電話系統。
• 2008年5月15日:台鐵實施年度時刻表調整,太魯閣號和區間快車大幅增班,普通車並同時退出宜蘭線營運,改點幅度為歷年最大。
• 2008年6月20日:台北—樹林間共計4站試辦悠遊卡付費。
• 2008年7月1日:試辦“旅客攜帶置於攜車袋自行車隨乘”與對號列車“旅客攜帶寵物隨乘”服務。
• 2008年8月1日:悠遊卡使用範圍擴大,基隆—中壢間共計19站開放使用悠遊卡付費,部分車站亦同步提供悠遊卡的加值服務。
• 2008年9月21日:縱貫線松山—汐科段鐵路地下化工程竣工,台北市內路段全面地下化。
• 2009年6月15日,服役30年的EMU100型自強號電聯車,進行平日最後定期營運。未來除留部分車組動態保存及輔助行駛外,其餘車輛將報廢除籍。
• 2009年6月16日:台鐵實施年度改點措施,除縮短區間車行車時間外,也將增加西部幹線直達列車及東部幹線、南迴線運能。
• 2009年8月8日:八八水災造成屏東線、南迴線中斷。
• 2009年12月30日:八八水災受創最嚴重的屏東線林邊段通車,環島鐵路網恢復。
• 2009年12月31日:悠遊卡搭乘台鐵列車試辦合約到期,但悠遊卡公司承諾繼續提供台鐵基隆至中壢間各站乘車旅客悠遊卡服務。
• 2010年3月26日:西部幹線基隆—新竹、東部幹線八堵—瑞芳間(暖暖除外)啟用台灣通電子票證乘車。
• 2010年5月28日:因應5月26日晨間,屏東—枋寮間區間車之發生男乘客性侵高中女學生案件,台鐵緊急指定晨間、夜間各級列車之第1節車廂為女性專用車廂。
• 2010年9月19日:受凡那比颱風侵襲導致南台灣水災影響,西部幹線台南以南路段被迫全面停駛。
• 2010年11月23日:台鐵多卡通自動驗票閘門於南港車站、松山車站和台北車站正式啟用。
• 2010年12月16日:台鐵多卡通自動驗票閘門於基隆—中壢間各站啟用。
• 2010年12月22日:因應沙侖線通車新增70班次及基隆車站改建計劃(基隆站內由8條軌道縮減為3條軌道運行),台鐵微調250班次列車時刻,復興號同時於2010年12月21日正式退役。
• 2011年1月1日:台鐵多卡通自動驗票閘門於基隆—新竹間各站啟用。
• 2011年6月30日:悠遊卡的使用範圍再度擴大,北部新增侯硐、雙溪、貢寮、福隆四站,形成福隆—基隆—新竹(暖暖、三貂嶺、牡丹站及平溪線除外)。南部則往北延長至南科站(增加保安、大橋、永康、新市、南科;區間:南科—台南—中洲—沙侖)等使用區間。
• 2011年9月28日:台鐵啟用新式車次編法,對號列車調整為三碼(加班車在車次三碼前加註5),四碼則專供區間車與普快車使用;新版時刻表亦同時啟用。
• 2011年11月11日:六家線完工營運,同時內灣線新竹—竹東段改建完成恢復通車。
• 2011年12月22日:台鐵啟用超商取票服務。
• 2012年1月10日:林邊車站鐵路高架化完工。
• 2012年4月1日:暖暖車站正式啟用電子票證業務(僅限進出站不含加值服務),成為台灣鐵路史上第一個設置電子票證業務的無人招呼站。
• 2012年9月28日:北湖車站正式啟用。
• 2012年10月25日:台鐵向日本採購之TEMU2000型傾斜式電聯車普悠瑪號兩組抵達基隆港
• 2012年12月18日:湖口車站舉行跨站式站房啟用典禮。
• 2013年1月1日:林口線停駛,客運和運煤列車不會再進入林口線。
• 2013年2月6日:TEMU2000型傾斜式電聯車(普悠瑪號)加入營運。
• 2013年5月1日:接手經營林務局擁有之阿里山森林鐵路。
• 2013年5月30日:悠遊卡的使用範圍將再度擴大,北部新增香山、崎頂、竹南、造橋、豐富、苗栗六站,北部區間形成福隆—基隆—苗栗(三貂嶺站、牡丹站及平溪線各站除外)等使用區間。南部區間則往北延長至後壁(增加後壁、新營、柳營、林鳳營、隆田、拔林、善化。形成後壁—台南—中洲—沙侖)等使用區間。台鐵局表示,未來南部區間的多卡通使用範圍將擴大至斗六—屏東區間。
• 2014年1月9日:深澳線復駛,當日舉行啟用典禮,次日開放民眾搭乘。
• 2014年1月10日:仁德車站舉行啟用典禮。

營運路線


縱貫線 (北段)、台中線、海岸線、縱貫線 (南段)、屏東線、南迴線、宜蘭線、北迴線、台東線、客運支線、平溪線、林口線、內灣線、六家線、舊山線、集集線。

營運車種


台鐵一般營運的列車有不同的等級,依照販售票種方式,分為“對號列車”與“非對號列車”兩大類型。
各等級車種使用的列車車型,通常是固定的,不過有時遇到特殊的調度需求時,會使用其他車種代行。以下為各車種簡要介紹,詳細資料請查閱各車種條目。

對號列車

對號列車售票分為坐票及站票兩種,持站票的旅客不得佔用已售出之座位。當該次列車行駛距離過短則亦不對號。此外,為提升服務品質,台鐵正在考慮擴大施行全對號車廂。

自強號

自強號
自強號
Tze-Chiang Limited Express (T. C. Ltd Exp)台鐵最高級的列車。1991年7月6日至1992年3月31日間曾於4列次自強號3車實施商務車廂。高雄臨港線曾經改裝自強號柴聯車(DR2900型)開行觀光列車,稱為嘟嘟列車,已停駛。收費票種為自強。

太魯閣號

Taroko Express台鐵新購傾斜式電聯車,正式名稱為“太魯閣列車”(屬於自強號編製),主要行駛於宜蘭線及北迴線。
太魯閣號
太魯閣號
收費票種為自強,不發售無座票。

普悠瑪列車

Puyuma Express台鐵向日本採購之TEMU2000傾斜式電聯車,主要行駛於東部幹線,並規劃以服務台東縣對外交通為主。屬於自強號編製,但俗稱「普悠瑪號」較為廣泛使用,此種狀況與太魯閣列車類似。
普悠瑪號
普悠瑪號
全車采對號座,不發售無座票。收費票種為自強(NT$2.27/KM)。

莒光號

Chu-Kuang Express (C.K. Exp)台鐵第二級的列車。部分車廂為過去的觀光號改造而來。1985年以後新造的車廂採用重新設計,將空調機改至車頂以增設車門。
莒光號
莒光號
部分是將車頂冷氣式的莒光或復興重新改裝的自動門版本。收費票種為莒光。

莒光號商務車

B.C.K.較高級的莒光號車廂。車廂為莒光或復興重新改裝,用於各觀光列車,全車對號。收費票種為自強。

復興號

復興號
復興號
Fu-Hsing Semi Express (F.H. Semi Exp) 台鐵第三級的列車。1980年7月16日起於4列莒光號附掛冷氣對號客車(車票為莒光特快附掛
莒興號
莒興號
對號)。1981年3月3日起正式行駛莒光復興混合編組(莒興號)。1981年7月1日起行駛2列,16日再加駛2列復興號。初期塗裝與莒光號同橘色圖裝,只是白線部分有2條做區分。
1984年第一批變色復興號SPK2200型問世,也首次將空調機搬上車頂。屋頂冷氣型復興號均改裝成FPK10500·FPK11500·DC10500·PC10500·BCK10600等形式。收費票種為復興。

非對號列車

不划座位,搭乘時需自行找位子或站立。

區間快車

Local Express簡稱為區間快車
最初為莒光或復興號車廂編成,大部份班次以EMU700行駛
於2006年11月開始營運。
收費票種為區間(同復興號)。

區間車

台鐵區間車(EMU500型)
台鐵區間車(EMU500型)
Local Train不對號各站皆停之冷氣區域列車。於2006年11月起由原通勤電聯車、冷氣柴客及非對號復興號改制而來。無電化區間或支線使用柴油列車,一般路線使用電聯車。收費票種全為區間。預計大量採購新的通勤列車,未來將擴大運用至各通勤路線。

普快車

·Ordinary Express Train·台鐵的各站皆停車種。·2006年11月起,普通車、平快車、冷氣平快車、柴油客車統一改編為普快車。
·普通車及過去的平快車原已退出縱貫線營運,2006年3月15日亦退出屏東線營運。現僅於宜蘭、北迴線、花東線、南迴線尚有無空調普快車行駛。縱貫線於彰化-高雄間有冷氣平快車行駛。
·2008年5月15日以後,普快車全面退出西部幹線(縱貫線、台中線、屏東線)及東部幹線的宜蘭線,其中冷氣平快車型將暫停使用。
普快車電化區間使用電力機車后掛SP/SPK車廂(二等非空調;K表示附車長閥。為以前的對號快、平快使用車廂,無自動門),或TP/TPK車廂(三等通勤用車廂,K表示附車長閥。有自動門)或兩種車廂連掛,無電化區間使用柴電機車。另有以柴油客車行駛的普快車。
·前身之一平快車原為1988年9月1日停駛的對號快車,是為台鐵第一個無空調對號列車。
·前身之一無空調的柴油客車,可分為數類。
·日據時期的汽油車。當時這類客車作為比普通車稍高一級的中短程通勤車,光復以後改裝柴油引擎,改為DR2100~2400型,初期仍在縱貫線以及宜蘭線作為通勤用客車,之後轉入支線。在引進DRC1000型冷氣通勤柴油客車后已經報廢。
·DR2500-2600型柴油客車(飛快車),在光華號開始行駛以後逐步退下來,最後進入東勢線作為普通車。已經報廢。
·DR2700型柴油客車,先前用以行駛光華號。在鐵路電氣化后歷經柴對快、柴油快車(簡稱柴快)等車種名變遷,由中長途對號快車成為通勤車,並曾行駛於屏東線、內灣線、林口線、南迴線。現已全數移至東部行駛,作為花東線普快車使用。
·DR2510型柴油客車。·在日據時期台東線也有汽油車行駛,後來也改裝柴油引擎,並牽引木造客車行駛。另後來引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車,作為光華號行駛,在東拓完成後,改成1067mm軌距,型式改為DR2000型,作為普通車行駛。·收費票種為普快。

設備設施


動力車頭:
·E100:電力機車[目前已全部停用,服役時通常用於貨車,非冷氣客車牽引]
·E200:電力機車,(編號E201~E240,其中E221報廢,現存39輛),通常用於冷氣客車牽引
·E300:電力機車,(編號E301~E339,現存39輛),通常用於貨車,非冷氣客車牽引(其中E301,E302通常用於冷氣客車牽引)
·E400:電力機車,(編號E401~E418,現存18輛),通常用於冷氣客車牽引
·E1000:推拉式自強號專用電力機關車(俗稱PP),(編號E1001~E1064,現存64輛),專用於自強號客車(PPT1000,PPH1300,PPC1400,PPT2000,PPD2500型式)牽引
·R20:柴油機車,(編號R21~R50,其中R29,R39報廢,現存28輛)
·R50:柴油機車,(編號R51~R72,其中R53報廢,現存21輛)
·R100:柴油機車,(編號R101~R139,現存39輛)
·R150:柴油機車,(編號R151~R175,其中R164報廢,現存24輛)
·R180:柴油機車,(編號R181~R196,現存16輛)
·S200:柴油機車,(編號S201~S212,其中S208,S211報廢,現存10輛),通常用於調車,支線行駛
·S300:柴油機車,(編號S301~S321,多數報廢與停用),通常用於調車,支線行駛
·S400:柴油機車,(編號S401~S405,有幾部報廢),通常用於調車,支線行駛
·DHL100:柴油機車,(編號DHL101~DHL116,現存16輛),通常用於調車,支線行駛與試車 
動力客車:
·EMU100: 自強號電聯車(俗稱英國婆仔),(編號EP101~113,EM101~113,ED101~113,ET101~126,其中數輛報廢)
·EMU1200:自強號電聯車(目前為原EMU200改造...)
·EMU300:自強號電聯車,(編號301~308,分EM,EP,EMC,現存8組24輛)
·EMU400:通勤電車,(編號401~412,分EM,ET,EP,EMC,現存12組48輛)
·EMU500:通勤電車,(編號501~586,分EM,ET,EP,EMC,購入86組344輛)
·EMU600:通勤電車,(編號601~614,分EM,ET,EP,EMC,購入14組56輛)
·DR1000:冷氣柴油客車,(編號DRC1001~1035,原預DRC1036,改為DSC1001,購入與現存36輛)
·DR2510:普通柴油客車
·DR2700:普通柴油客車(又稱光華號,俗稱白鐵仔),(編號DR2701~DR2725,DR2751~DR2756,購入31輛,多數報廢與停用)
·DR2800:自強號柴聯車,(編號DR2801~DR2830,DR2851~DR2865,購入45輛)
·DR2900:自強號柴聯車,(編號DR2901~DR2910,DR2951~DR2955,其中DR2909,DR2910,DR2955改為高雄嘟嘟觀光火車,現存15輛)
·DR3000:自強號柴聯車,(編號DR3001~DR3054,DR3071~DR3097,購入81輛)
·DR3100:自強號柴聯車,(編號DR3101~DR3122,DR3151~DR3161,購入33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