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

《史記·遊俠列傳》中主要人物

郭解(音xiě,來源《辭海》),字翁伯,漢族,河內軹(今濟源東南)人,漢善相人許負的外孫。

后因手下殺人,御史大夫公孫弘遂下令將郭解滿門抄斬。

人物生平


年少心狠

郭解長得短小精悍,貌不驚人,性格沉靜,勇悍,不喝酒。年青時心狠手辣,恣意殺人。他肯捨命替人報仇,還幹些藏命作奸剽攻、鑄錢掘冢的事情。後來,郭解一改前行,對人以德報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當地聲望很高。
雒陽邑有互相結仇的人。邑中賢豪多次從中調解,始終不聽。郭解聽說后,夜見仇家。仇家聽了他的勸解。郭解說:我聽說雒陽諸公在這裡調解您都不聽,幸而現在您聽了我的話,但是在您的地方,恐怕有點不合適。我還是離開這裡的好。我走後,您再聽從他們的話和解吧。於是他連夜悄悄地離開了雒陽邑。

亡命天涯

元朔二年漢武帝的一紙詔令,名滿天下的大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終目的地,是北地重鎮太原。為了充實京師,漢武帝下令各郡國資財超過三百萬的富戶遷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裡貧窮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但負責此事的楊縣掾也想趁此機會將郭解這個令縣吏們頭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軹縣,郭解於是也被列入了遷移名單。
郭解終於被遷移到了關中,為他送行的豪客們送給他的禮金就達一千餘萬,超過了遷移標準的好幾倍。就在關中豪傑爭相與郭解結交之時,楊縣掾和他的父親楊季主先後被人刺殺,楊家告狀的人又被殺死在宮門之下,這一系列血案最終促使漢武帝親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將老母安置在夏陽后,孤身來到臨晉。
面對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臨晉大俠籍少公幫助他出關,逃亡到了太原,當追蹤而來的官吏找到籍少公時,籍少公慨然自盡。

行俠仗義

漢武帝後來在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創立“州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刺史部,古“九州”之一的并州又成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當時并州所轄區域為今天的山西省大部和內蒙古、河北一部分,治所就在太原。太原始終是西漢王朝抗擊匈奴的軍事重鎮,也正因為此,當地百姓民風強悍,精於騎射,任俠尚武之風極盛。

滿門被斬

軹縣有一位儒生招待查辦郭解的使者時,客人在席間讚揚郭解,儒生便說:“郭解專門干違法亂紀的事情,怎麼能算是賢人?”郭解的手下隨後便殺掉了此人,並將他的舌頭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並不知道殺手的事,殺手也從沒查出來。御史大夫公孫弘得知后說:“郭解作為平民,玩弄權詐之術,僅憑他的眼色就能置人於死地,他雖然對案件並不知情,但此罪比他親自殺人都嚴重!應以大逆不道論處。”遂下令將郭解滿門抄斬。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外祖母許負著名相士,曾被漢高祖封鳴雌亭侯。解父任俠,孝文時誅死。
曾孫郭梵西漢時任蜀郡太守。
玄孫郭伋字細侯,扶風茂陵人。哀平間辟大司空府,三遷為漁陽都尉王莽為上谷大尹,遷并州牧。光武帝時歷任中山太守、潁川太守。及盧芳據北部,轉為并州牧。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25年)辭官,拜為太中大夫,次年卒,享年86歲。

史籍記載


《史記·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司馬遷: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司馬貞:遊俠豪倨,借借有聲。權行州里,力折公卿。朱家脫季,劇孟定傾。急人之難,免讎於更。偉哉翁伯,人貌榮名。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影視名稱扮演者
2003年漢武大帝張山
2005年大漢天子3劉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