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鼓

中州大鼓

中州大鼓自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河南新鄉縣獨特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形式。它由單一的鼓到鼓鐃、鑔、鑼結合,使鼓音好聽,舞好看,更具有觀賞性。在全國鼓類當中,舞鑔為中州大鼓所獨有的,是由當地打鼓人自己摸索而來。中州大鼓內有拉簧,敲打后發出的金屬聲十分悅耳。鼓譜分為“大忽雷炮”“小忽雷炮”兩種。“大忽雷炮”鼓調厚重沉穩,節奏緩慢,鼓調複雜;“小忽雷炮”鼓調歡快,流暢,給人一種激情向上的感覺。逢年過節和重大慶典時,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素有“無酒不成宴,無鼓不算會”的說法。

簡介


聞名中州的新鄉縣趙堤大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中洲大鼓曾參加中國瀋陽第二屆國際秧歌民間舞蹈節,收到國外專家的高度稱讚,並獲表演優秀獎和精神文明獎

歷史淵源


中州大鼓
中州大鼓
新鄉位於中原大地黃河岸邊,據說這裡是黃帝造鼓的地方是華夏大鼓的故鄉。新鄉北鄰殷商文化的發源地-安陽,據考古發現“木製的鼓類樂器在商代一定是最常用的”。這裡曾是我國記載鼓類樂器最早的地方。南面臨七朝古都的開封,這裡是有名的開封盤鼓的文化中心。新鄉文化歷史悠久,是歷史上牧野之戰的發生地,武王伐紂的故事就出在這裡。同時牧村鄉遺存的“太公廟”,系古牧野大戰武王伐紂陳師之地;創建於五代後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的“東嶽廟”;始建於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年),后經明、清兩代重修的“關帝廟”及其“舞樓”和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修建的“留庄營戲樓”、“何屯戲樓”等。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也為中州大鼓藝術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礎。
據公元村天仙碑記載,中州大鼓始於明萬曆年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公元1574年,村民捐資置鼓數面,以擊鼓為樂,助民之威,破敵之膽,抗匪拒寇。清咸豐年間,村民張萬坤置鼓、鐃、鑔,組織天爺會、火神會、天地會三個鼓隊,並創作了天唿雷炮鼓歌。民國初年,增添傅鑼虎頭龍旗、燈三眼銃等娛樂設備,建立鼓會,每逢年節祭祀都以擊鼓奏樂助興。另據老藝人張觀來介紹,最初的單一大鼓只是群眾捉賊、擒盜、抗匪的信號和工具。其中有鼓,沒有鑔,用瓦礫來替代。
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上古時代,黃帝和蚩尤打仗,打了好久不分勝負,士氣一天天低落。一天黃帝的部下在東海流坡山上捉了一支奇怪的野獸(據說這種動物叫虁,也就是揚子鱷。因為“我國新石器時代至歷史時期,華北黃淮平原尚有揚子鱷的自然分佈”這為製造當時的鼓類樂器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樣子很像牛,頭上沒有角,還長了一條腿,類似怪獸的模樣,它時而從水中出沒,並伴有大風大雨,眼睛放出的像太陽、月亮一樣的光芒。一張口吼叫像天上打雷一樣,還經常傷人。黃帝便把它殺掉剝皮后晾乾,沒有想到在皮上一敲發出了像雷一樣的響聲,幾百里都能聽到,皇帝高興之極,立刻派人把它搬到戰場來敲打。士兵們聽到震天動地的聲音士氣大振,追殺蚩尤打了一個大勝仗。因為它能鼓舞士氣,因此黃帝命名它為“鼓”。試想當年的牧野之戰中,氣勢如宏的戰爭場面,能讓人想起萬馬奔騰的戰爭場面以及聲震氣勢的鑼鼓催人奮進的場面。是不是和今天的中州大鼓的起源有一定的關聯呢?

藝術特徵


(一)鼓隊的組成及表演形式
中州大鼓藝術所用樂器是以鼓為主並配以鐃、鑔、小撞撞、開道羅等打擊樂組成一種傳統民間打擊樂藝術。其中樂隊無固定編製,根據演出的場所及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最少十幾人,人多達一百多人。並且有時根據演出場所規模的大小來確定演員的性別。一般比較大型的場面必須有身強力壯的男演員參加。鼓隊的樂器構成,大鼓40面,鐃15副,配音鑔16副,舞鑔40副,開道鑼2面,鼓的重量為45公斤。其中特大鼓直徑約一米五,舞鑔變化很多,其中鼓和鐃、配音鑔必須有男的演奏。在服裝上面非常講究,服裝為綠褂紅邊、黃褲帶紅線,紅褂黑邊、白鏈頭和戲裝帽。等服裝3套共計170套。
(二)演奏技巧及節奏特徵
1、演奏形式 演奏時將鼓挎在腰前,用雙鼓槌敲擊,分為擊鼓邊、擊鼓面、擊鼓框等幾種。中州大鼓的演奏形式大多以齊奏為主,但是鼓和鑔的節奏各不相同,鼓的節奏緩慢、結實有力,多打在強拍子上,而鑔節奏急促而密集,鼓與鑔結合營造出一種氣吞山河、排山倒海的雄壯氣勢。在演奏過程中,鼓與鑔一起形成強於弱、齊奏與分奏等不同的音響色彩,它們不但在節奏上的協調配合,而且演員要用眼神相互交流,形成一種整齊統一的情感交流,傳達給觀眾一種視覺與聽覺上的審美享受。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大咚鼓直徑一米五,有三人來擊打,配十一面中型鼓和二十面大鑔,周圍的鼓和鑔圍在其周圍呈圓形狀。演奏起來氣勢磅礴、威猛彪悍、聲形兼備、感情豐富。演奏的隊形分“原地演奏”和“行進演奏”。特別是在原地演奏過程中其中中間的大東股由8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用手抬著或時而舉起原地做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其中一位手拿舞鑔的演員在上面邊擊鑔邊舞,具有一種矯健有力,氣勢雄渾的陽剛之氣,給人以力與美的視覺享受。在行進演奏中,能變化各種隊形,形成一種動靜結合,整齊劃一,變換各種舞蹈造型如下,[二龍出水]、[雙鳳展翅]、[仙女散花]、[空中鼓舞]、[龍鳳呈祥]、[歡慶豐收]等。
2、節奏特徵 據鼓隊的老藝人張觀來講,民國初年,開始成立的大鼓隊,由張占福、程明志編寫的的鼓譜節奏很慢,後來經過專家的改變才逐步形成一種激烈明快、蒼勁有力的藝術風格。中州大鼓是一種齊奏形式,鼓譜的節奏型變化不是很豐富,但是他們通過速度、強弱以及舞蹈隊形的變化達到一種粗放與細膩,器樂演奏與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人以人以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聽覺震撼力。

文化內涵


中州大鼓所有的鼓點節奏按照一種習慣的速度,固定的順序連續演奏。強弱變化較多。它以“聲”“形”特有的形式,明快富有朝氣的節奏和獨特的藝術走形,體現了中國農民熱情奔放,粗獷豪爽的精神風貌。幾十名鼓手圍著一面直徑超過兩米的大鼓,一邊敲擊,一邊不斷變出各種隊形。團長李星光介紹,趙堤村人打的中州大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中州大鼓的特點是邊鼓邊舞,聲、形兼備,內容豐富。1988年,村裡成立了中州大鼓藝術團。村民們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外出敲鼓。
作為別具歷史文化底蘊的中州大鼓藝術,以它樸實無華的藝術品格承載著中原人憨厚、勤勞、樸實的人文品格,同時這種古老的傳統文化藝術,它提升了當地農民的熱愛生活情趣和集體主義意識,它古樸蒼勁的風格正式中國北方農民性格的集中體現中國北方農民憨厚質樸,樂觀向上的性格品質。特別是在趙堤村流傳著“家家聞鼓而動,人人愛鼓如命”這樣一句俗語。打鼓打出了當地農民的精、氣、神,數千年來,這裡的農民就有造鼓、愛鼓、玩鼓的風俗。基本上是村村有鼓隊,家家都有打鼓人。至今還流傳“無酒不成宴、無鼓不算會”的俗話,這足以看出鼓與人的密切關係。

發展現狀


中州大鼓早年叫“大咚鼓”、“豐收大鼓”。在發展過程中,經過全面的系統整理,逐步從聲、形到服裝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1978年在張觀來、李士林、趙丕智等老藝人牽頭尊重新整理,經過省群藝館的協助下重新組建中州大鼓。並在音樂、舞蹈方面,經過專業人員的精心輔導對其鼓譜的節奏和舞蹈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使其節奏和舞蹈風格更具有激情和活力。因此表演起來聲、形兼備,金鼓齊鳴,充分體現了中國當代北方農民粗獷豪放、熱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又能反映出改革開放、振興中華的革命激情。1988年經河南省文化命名為中州大鼓。新鄉縣是造鼓大鼓的故鄉,據統計全縣有229個行政村,光鼓隊就有98個。可以看出鼓類藝術在這裡的普及以及群眾的痴迷程度。

藝術成就


中州大鼓使用的多是低音鼓,幾十面大鼓和鑔的配合交織在一起,造成一種氣勢壯觀、遠聽似驚雷,頗有排山倒海之勢,特別加之鼓點節奏多變、表演熱烈粗獷,充分體現中國農民質樸豪爽的性格品質。並具有一種原始、粗放、質樸的黃河文化藝術風格。在當地政府關懷和村民的積極努力下,中州大鼓藝術煥發了勃勃生機,在近年來多次在國內的各種民間藝術大賽中屢獲殊榮。其中在1992年的中國國際瀋陽秧歌節上獲“優秀表演獎”;1994年文化部和河南電影製片廠合拍“中州大鼓”專題片,與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文化交流。2001年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文聯組織的“山花獎”金杯。2005年中州大鼓藝術被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與國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等一系列榮譽。電視專題片《中州大鼓》經文化部外宣局批准,已發行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州大鼓作為一種河南的民間傳統文化,以它富有氣勢和變化多樣的舞蹈隊形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祖祖輩輩感染著憨厚樸實的當地農民。但是這種民間的本土文化,也受到當今市場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曾一度陷入了宣傳力度不夠面臨解體的困惑局面。但是他們愛鼓如命,用自己的執著和熱情一代代傳承著這種獨具中原特色的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