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東園鎮的結果 展開

東園鎮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下轄鎮

東園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位於揭西縣城東北31千米處榕江邊陲,與揭東區普寧市三處交界。東與揭東縣白塔鎮接壤,西與塔頭鎮毗鄰,南隔榕江與棉湖鎮相望,北與京溪園鎮交界。

東園鎮地域歷史上曾屬於棉湖人民公社轄地,1965年屬揭西縣,1986年建鎮。

歷史沿革


1949年,東園屬鳳安區,后稱第六區。
1957年,設東園鄉。
東園鎮
東園鎮
1958年5月,塔頭併入東園鄉。
東園鎮
東園鎮
1958年9月,東園併入棉湖人民公社。
1961年,東園從棉湖人民公社分出,獨立成立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改稱東園區。
1986年,改稱東園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東園鎮共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聯社區。
東園鎮區劃詳情
東聯社區桃圍村玉湖村東橋園村
聯豐村赤岩村古福村月湄村
蘆清村后寮村三犁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園鎮位於揭西縣城東北31千米處榕江邊陲,與揭東區、普寧市三處交界,東與揭東區白塔鎮接壤,西與塔頭鎮毗鄰,南隔榕江與棉湖鎮相望,北與京溪園鎮交界。區域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
東園鎮
東園鎮

氣候

東園鎮境內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雨量足,日照長,年均氣溫21.5℃,年降水量在1400—1500毫米之間。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東園鎮常住人口有32980人。
2018年末,東園鎮戶籍人口有40280人。

經濟


2017年,東園鎮工業總產值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9.78%;農業總產值3.14億元,比上年增長9.03%;稅收收入321.49萬元,比上年增長29.71%;固定資產投資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00%。
2019年,東園鎮農業總產值3.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6%;稅收收入385.47萬元,比上年增長8.3%。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1992年,東園鎮有初級中學1所、聯辦中學1所、小學6所。

衛生事業

截至1992年,東園鎮有衛生院1所。

文化


地名由來
東園鎮在縣境東部、榕江南河中游北岸,鄰接揭陽縣,原名冬茄園,諧音簡稱東園。

方言

東園鎮的本地方言為潮汕話。
營老爺
東園鎮
東園鎮
營老爺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一種漢族民俗祭祀活動,是東園鎮當地的文化習俗之一,營神的營,是潮汕方言詞,“老爺”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舉行,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流“鬧熱”。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起源於廣東省潮汕地區,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東園鎮當地的文化習俗之一,植根於千萬民眾心中,而且是當地最古老、最有影響的神祗。每年正月,各地都要舉行三山國王的迎神游神活動,有的村寨,游神,唱大戲,兼有舞獅、舞龍,游燈籠等娛樂活動,老幼皆樂。
東園鎮
東園鎮
潮劇
潮劇又名潮音戲,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地方戲曲劇種。是東園鎮當地的文化戲劇之一,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分佈於粵東、閩南、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潮劇傳統劇目分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文明戲和新編歷史劇兩大類,有劇目兩千多個。傳統劇目在潮劇中佔據重要地位,有《荔鏡記》《蘇六娘》《劉明珠》等精品劇目;傳統摺子戲《掃窗會》《楊令婆辯十本》《鬧釵》匯聚了傳統潮劇的精華,被譽為“百花潮中的三塊寶石”。
東園鎮
東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