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說書
鈸子書的一支
浦東說書,又稱鈸子書、滬書、農民書等。浦東說書說唱並重,注重情節,節奏較快。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浦東說書發源於上海浦東,流佈於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申報的“浦東說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59。
浦東說書是鈸子書的一支,有“小書”和“大書”之分。又說又唱、用鈸子敲打的浦東說書,一般稱為“小書”;只說不唱的浦東說書謂“大書”,又稱滬書、上海評話。
浦東說書起源於宣傳佛教的因果教義,生活在浦東的唱導法師手敲小鈸,用浦東語言、語音、語調,自擊、自說、自唱,其內容都是佛法和經文,其旋律既彙集了浦東的山歌、田歌、鹽歌、漁歌,又融入了源於佛教音樂的蓮花落,逐漸變成擺脫“梵唄”即傳統佛教音樂的“因果調”,故浦東說書最初稱為“說因果”或“因果書”,至今崇明和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的浦東說書仍稱“因果書”。
20世紀初光緒年間的《圖畫日報》曾載有“說因果畫”,並題打油詩“手敲小鈸說因果,口唱還將手勢做,多人環聽笑迷迷,只為鄉音說得真清楚”。可見當初浦東說書已經吸引了不少觀眾,其表演環境不是在茶館里,而是在街巷坊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頤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滬江商業市景詞》記載:“茶寮每有說書人,海市蜃樓幻作真,一扇一甌聊佐講,偷閑爭聽味津津”,證明當時“說書”的環境已經進入小茶館;“一扇一甌”說明浦東說書的道具已經有所增添;“偷閑爭聽味津津”,一個“爭”字道出聽眾之多。另據1936年《川沙志》記載,清朝乾隆年間,高橋鎮就有浦東說書的書場了;浦東《三灶鎮志》記載,清末民初,“三灶集鎮上某些寬敞茶園,為招徠茶客,就邀請唱鈸子書者增闢書場”;《周浦鎮志》曰,“此種說唱特別盛行於抗日戰爭前”;《康橋鎮志》《彭鎮鎮志》《坦直鎮志》《三墩鎮志》等對浦東說書都有相似的記載。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上海卷》編輯時,從老藝人以師承上推回憶的傳人譜系看,浦東說書當始於清道光五年至十六年間(1825~1836),創始人為顧秀春。
1979年上海市南市滬書隊建隊合影
新中國成立后,成立了“上海市滬書改進協會”;1958年上海浦東縣建制時,成立了上海市浦東縣滬書演出隊;1961年浦東縣建制撤銷時,劃歸南市區后改名上海市浦江滬書隊;1978年,施春年受命復建浦東說書組織,並於1979年5月成立上海市春江滬書團;1987年上海市春江滬書團全體轉業。從此,浦東說書職業演出團體不復存在。
施春年表演《林海雪原》
浦東說書說唱時敲鈸子以渲染氣氛,增加美感。鈸子聲的輕重緩急隨著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而變化,語言通俗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浦東說書的曲調樸素,節奏明快,有“長調”“慢調”“急調”“哭調”等。唱腔分“西鄉調”和“東鄉調”兩大類,松江以“西鄉調’為主,川沙、南匯等縣以“東鄉調”為主。浦東說書說唱並重,注重情節,節奏較快,原以唱為主,目前有說重於唱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句為基礎。
浦東說書書目大多是以說歷史、論忠孝、贊俠義、講盡忠報國、述因果報應為主要內容,解放后也有了一些改編和創作。
類別 | 代表劇目 |
傳統書目 | 《綠牡丹》《紅蝴蝶》《施公案》《三看御妹》《壽字帕》《英烈》《四平傑》《明清三俠劍》《包公》《彭公》《施公》《楊家將》《八竅珠》《白玉燕》《呼家將》《水滸》《粉妝樓》《金台傳》《飛龍傳》《七俠五義》、《雙珠球》《隋唐》《大紅袍》《五虎平西》《三門街》《岳飛》《天寶圖》《地寶圖》《狄青平西》《濟公》《孟麗君》等 |
近代書目 | 《馬永貞》《霍元甲》等 |
建國后新編書目 | 《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養豬阿奶》《浦東開發斜斜好》《天上落下人民幣》《時代棟樑新青年》《贊北蔡》《最後的雕塑》《農家樂》《歡樂一家門》《中國館》《嫁女歌》《多多的問題》《看世博》《頌花會》《分段承包》《夜遊迪斯尼》《人生變化》等 |
浦東說書流行於上海市松江,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和浙江省平湖縣。
浦東說書的專業演員已不多見,這一民間曲藝正逐漸走向衰微,急需加強保護傳承。
2008年上海電視台演出《養豬阿奶》
2007年8月設立了浦東說書陳列館,陳列館集中展示了浦東說書過去和現在的歷史文化積澱,展示了幾百年來民間藝人辛勤勞動的智慧遺產,盡最大努力充實陳列館的館藏。陳列館長年對群眾開放,對參觀者進行講解,宣傳浦東說書特色文化,讓參觀者更深一步了解浦東悠久民間曲藝的歷史,擴大社會影響。
2008年10月上旬正式掛牌成立北蔡鎮中心小學浦東說書傳承基地,挑選35名優秀學生參加培訓,配置專業老師授課,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小學生演出隊能配合社區、學校在節慶期間進行演出,使浦東說書後繼有人。積累兩年多實踐經驗,浦東說書傳承基地上海海事大學附屬北蔡中學於2011年4月授牌,使培訓向高層次發展。
2008年12月舉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浦東說書專家論壇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先生“以國家層面為主體,要打破區域壁壘,在上海全市開展普查與挖掘老藝人的人文資源,通過舉辦曲藝邀請賽等活動擴大社會影響,有效地保護浦東說書。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持續健康地發展”的講話,對北蔡鎮“傳承、保護、發揚”浦東說書,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
2009年和2013年,北蔡鎮分別舉辦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浦東北蔡杯”長三角地區曲藝邀請賽,以加強地區文化交流,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打造北蔡文化品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評彈、獨角戲、紹興蓮花落、湖州三跳、浦東說書、鑼鼓書、溫州鼓詞、唱春牛等紛紛登台亮相,各領風騷,由北蔡鎮文廣服務中心選送的浦東說書《嫁女歌》《浦東婚嫁》《分段承包》等深受好評。
石耀亮,1926年生,浙江平湖縣全塘鄉秀明橋人。石耀亮曾在綢緞店當學徒,后拜師於民間藝人沈阿龍,學唱鈸子書。沈阿龍先生說書語言詼諧,“外插花”故事多多,這對石耀亮後來說唱風格、個性特色的形成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後來,石耀亮說書跑碼頭離開平湖,來到了上海金山衛金絲年橋茶館說唱《七俠五義》,后又被邀請到松江的書場演出。解放后,被說書藝人推舉為“上海市滬書改進協會松江分會”組長。1963年起擔任了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1958、1960、1963年三度前往北京,兩次參加全國文代會,一次參加全國曲藝匯演。文革中遭批鬥,於1982年7月14日病逝。
2007年申請非遺時張桂汀錄像表演《小八義》
陸文仙復出后演出《白蛇傳》
施春年,1936年生人,祖籍上海川沙縣。曾拜季鳳山為師,季鳳山在浦東說書藝術上是卓然獨立的一家,頗有名望。施春年在說書中不斷創新,除了武功幾可亂真外,他又善於出噱頭,將武打書與噱頭有機地結合起來。他說的《飛馬比雙槍》作為短篇浦東說書,說40分鐘,觀眾可以笑35分鐘,而且都是“肉里噱”。1995年,浦南文化館為施春年舉辦了浦東說書個人演唱會。
陳建緯,1960年12月生人,1981年4月考入上海市春江滬書團擔任演員,同年拜滬書藝術表演名家施春年為師。學習書目《三看御妹》《海瑞》《西廂記》等。近年來在社區、學校運用浦東說書的曲調,創作編排了許多優秀的文藝節目。她的表演風格以開篇和表演唱為主,嗓音圓潤,表情豐滿,說表細膩。2008年列入第一批上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康毅,1960年2月生人,1980年7月由川沙縣文化館曲藝老師張少培推薦拜浦東說書藝人施春年為師。在表演上頗有其先生的技藝風格,在說、噱、演、唱中均見功力。說書口齒清楚,條理清晰,一人能演多種角色,模仿精準,既能說和唱,又能表演,會恰當地放噱,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等多種手段來刻畫人物。擅長現代短篇書目(評話)和表演唱,說表細膩,表情豐滿。1982年,參加上海市曲藝匯演,《一籃雞蛋》節目獲得二等獎。在北蔡公社文藝小分隊工作期間,經常下鄉演出,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2010年4月開始參與浦東說書傳承基地的培訓教學工作開展傳承。2014年列入第四批上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眭朝暉,1947年6月生人,1961年初中畢業后考入上海海燕滑稽劇團學藝,進團后即入黃埔區戲曲學校學習,1962年黃浦區戲曲學校停辦后回劇團繼續學藝,1964年轉為見習演員、正式演員。80年代起從事群眾文化輔導工作。2008年列入第一批浦東新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6月,上海市浦東新區申報的“浦東說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文化服務中心獲得“浦東說書”保護單位資格。
浦東說書是上海土生土長的曲藝形式,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對於研究地方曲藝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