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

1912年蔡元培提出的主張

五育是指: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項主張。是蔡元培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總長時提出。

新時期的五育指的是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出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目錄

介紹


他把教育分為“隸屬於政治”與“超軼乎政治”兩類。隸屬於政治的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軼乎政治的則是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他認為,兩類五種教育均不可偏廢。為了強兵富國,需要軍國民教育和實利主義教育,但“必以道德為根本”。公民道德即“自由、平等、親愛”,亦即儒家的“義、恕、仁”。他把歐洲資產階級道德觀念同中國儒家的傳統道德觀念揉合在一起,主張培養現實社會的完全的人格。
但教育的終極目的還在於追求超現實的實體世界,使人達到最高精神境界,因此還必須有世界觀教育,即引導受教育者超脫現世,領悟最高精神境界的教育。他認為,這種世界觀教育是知、情、意、德、智、體諸者的統一體。從現象世界進入實體世界,不能依靠經驗或理論,只能依靠渾然直覺的美感,美感是兩個世界的橋樑。他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各級學校、各種社會活動都要進行美育。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體系,是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