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賦

雨霽賦

納蘭性德以詞傳世,詩亦兼擅,賦在他的創作中則不佔重要地位,今所見者僅5篇,收入《通志堂集》,有《金山賦》、《五色蝴蝶賦》、《自鳴鐘賦》、《雨霽賦》、《靈岩山賦》。納蘭賦數量雖不多,卻頗有研究的價值。以賦史上看,納蘭賦有兩點足堪注意。其一是新題材的創新與舊題材的開掘,其二是主題上深沉的人格意蘊。《雨霽賦》則堪稱代表之作。以積雨初晴為題材的賦,《歷代賦匯》收有4篇,其中有3篇均以"喜霽"名題,作者分別為魏之繆襲、晉之傅玄陸雲和宋代張耒四賦注目的都是久雨對百姓所造成的災害以及初晴之後他們的喜悅,表達的都是關心民生疾苦。

作品原文


雨霽賦 納蘭性德
宿霧開,陰霾豁,紙窗明,檐溜寂。柱礎潤收,鳥啼音悅。爰啟戶以馳眸,快晴光之朗澈。瞻叆叇以漸高,覺■(音lián,雨字頭+兼)■(音jiān,雨字頭+韱)之頓絕。
爾乃風帷開卷,雲綺舒張。鵲刷羽以出樹,日穿漏而逗光。遠山皎兮如沐,流水奔兮若狂。園林被濯以呈彩,草砌迎薰而異香。密筱搖煙而挺翠,幽蘭含露而騰芳。魚喁喁以噞水,蝶款款以輕颺。爐煙直而繚繞,琴韻調而鏗鏘。此則積雨初晴之候,誠不禁其驚異而徜徉也。
至若塗泥靜滌,平原曠邈;油衣乍脫,輕軒載道;足輕蠟屐,顱掀雨帽。乘盈潦而行舟,曳晴絲以垂釣;落彩虹於天半,掛朱霞於木杪。嘆萬象之俱新,羨兩儀之信好。
回思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時,魂消夜暗,夢斷晨曦。誰知天漏忽補,畢宿差池。誰煉女媧之石,長曳醉酒之旗。是則有往必有復,有戚必有怡。
觀初晴於積雨,樂天命而奚疑。更有靄靄浮雲,去若飄蓬;恢恢碧宇,獨露蒼穹。目無纖翳,皎魄當空。天君安泰,清明在躬;攝伏群陰,以成大工;萬彚昭蘇,其樂融融。不又以悟改過遷善之業,與懲忿窒慾之功也哉。
於是瞻眺庭除,中心豁如;靜坐晴軒,樂志琴書。觀我生之消息,任天運以卷舒。知顯晦之維命,而又何所用其健羨與?
註:花月主人依據《通志堂集》校錄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