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秦長城

固原秦長城

固原秦長城 起自甘肅省臨洮縣的洮河谷地,順葫蘆河東岸經北峽口從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順馬蓮河河谷出西吉而進入固原縣的張易鄉,至黃堡東,轉折為東北方向至白家灣,在這裡又轉折向東,經過閆家莊,至明庄西北,便分為兩道,形成“內城”和“外城”之分。內城從明庄過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順向小丘陵上,經郭庄、十里鋪過清水河后至沙窩。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弓背狀,經喬窪過清水河,過河后再折向東南至沙窩與內城合二為一。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經過西吉、固原、彭陽3縣,全長約174公里。

發掘背景


固原秦長城
固原秦長城
戰國秦長城就徠是將秦人的發祥地禮縣及其周邊地區圍在了裡面,有了長城自然要設置守護長城的部隊和地方政府。位於戰國秦長城起點不遠處的狄道(今臨洮),自然就成隴西郡的郡治。西漢時,隴西郡管轄甘肅東鄉以東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漢水上游的廣大區域。所有的史料證明,隴西郡政府所在地狄道就是在臨洮縣,由於歲月久遠郡治的具體方位已不可考,《辭海》中也只是籠統地記述為“臨洮縣南”。長期以來臨洮的名氣很大,然而縣城並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這裡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寧、蘭州兩地的樞紐,也就是連接唐蕃古道絲綢之路中南兩線的所在地。

主要特點


內城與外城遺跡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內城城墩城牆高大、寬厚、完整,城線筆直如划,氣勢雄偉巍峨。全線約8公里長的內城遺跡保存較完好,除現代公路及少數後期沖溝穿破外,全線基本上不曾中斷,每200至230米便有一個城墩。外城已殘毀不堪,大部分夷為平地,殘留的城墩多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牆。

地理位置


戰國秦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台鄉的東坡、保林、明榮村后,於將台鄉的東南側折而向東,進入馬蓮鄉;又沿馬蓮川河東北上,經紅庄鄉,穿滴滴溝,至孫家莊南;折向東,過海子峽河到吳庄北,繞固原縣城西北10里的長城梁、明庄、郭庄,到達清水河西岸。在此,長城分為內外兩道:一道由海堡開始,繞喬窪,過清水河,至鄭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陳家沙窩;另一道由海堡向東,過清水河,也到陳家沙窩,與前道長城合併,爾後進入固原東山。東南經西郊鄉水泉3隊,吳溝村的蔡家窪生產隊,進入河川鄉海坪村的墩彎,過寨窪村,又東行至河川鄉黃河村后,東南到城陽鄉的白岔、長城源,自葉家寨轉向東北孟源鄉的趙山莊、草灘、麻花窪后,折向北出寧夏境,進入甘肅省鎮原縣馬渠鄉的城牆彎村莊,全長約400餘里。

發展歷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築長城萬餘里,以防匈奴南進,史稱秦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實際是在戰國秦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繕,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在包頭除了較早時期趙武靈王修築的趙長城之外,還有一段較為完整的秦長城。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築起了西起臨三北(今甘肅山尼縣)東至遼東郡(今遼寧省)的萬里長城,它由寧夏延伸入內蒙古之後,從狼山而東,經由固原北部的西斗鋪、銀號、大廟鄉,進入武川縣經大青山東部,延伸至河北。
在固原境內的秦長城累計長度為120公里左右,多半修築在山巒北坡,依山就險、因坡取勢、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帶多用夯土築成,山地則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築,一般石砌長城遺跡保存尚好,現存的一般為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寬4米,頂寬2米左右。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長城順著山勢上下,狀若游龍,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遺跡,在包頭秦長城內外,留有8-9座古城遺址,其中,常可找到秦國至西漢初年的陶片。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固原戰國秦長城正遭當地農民墾荒蠶食,有的地方已經被夷為耕地。在福銀高速路口處,一段秦長城已消失變為耕地。
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明庄村處的戰國秦長城遺址,長城內外全是農田,兩邊沒有任何防護設施以界定遺址的保護範圍。當地一農民正駕耕牛播種,新翻出的土地已與戰國秦長城形成了近一米的落差,而在未開墾之前,這還是長城的護坡部分。沿長城延伸方向望去,未收割的高粱、玉米已經“蔓延”到長城城體。在福銀高速公路橫截戰國秦長城處,一段長城乾脆被村民犁平,墾出田地,種植冬小麥。一些村民的羊群在長城上放牧。
戰國秦長城是秦於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滅義渠戎后,為防禦義渠戎殘餘勢力騷擾而築。現保存高度在1-3米之間,長城上每隔200-300米築一突出於牆外的墩台,距離為當時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間。1988年,戰國秦長城被確立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又被確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州區曾有人到村上宣傳並阻止村民不要墾長城做田地,但是退耕還林后,村民人均地少了,羊只不讓上山了,一些村民便開始向長城要土地,種植玉米、高粱、土豆等。對此,原州區有關部門來人阻止過,但擋不住,以後再沒見人來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