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故居位於中國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中華路打索街68號,坐東北朝西南,佔地面積720平方米,建築面積640平方米,為清代傳統民居建築,分大門、二門、正廳和后樓四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其中后樓為起居室,前有東西廂樓,呈“凹”字形,最北附生活廂房。東部有小巷一條,內有水井一眼。2007年12月其後人將故居贈與鎮江市政府,2008年7月-12月修繕,2009年5月作為紀念館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故居
為清代傳統民居建築,坐北朝南,前後共五進,沿中軸線排列,最北附生活廂房。一、二進為平房,第一進東為大門,正廳為陸小波陳列館。故居內搜集珍藏數百件珍貴史料和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陸小波先生艱苦創業,致力於實業教育救國的一生。第二進門樓上的雕花圖案非常精緻,是故居中的一大特色。門樓雕花最上面的是“龍鳳呈祥”,講述的是劉備招親的故事,中間的是“鯉魚跳龍門”,四個角落上分別是“八仙賀壽”,在“鯉魚跳龍門”的兩邊分別是四獸,“青龍白虎”和“朱雀玄武”。在門樓的西側,擺放著一輛黃包車,雖然黃包車是陸小波出門時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卻不是原物,這輛黃包車只是作為一個陳設品擺放在這裡,據故居負責人陸為中說,當年陸小波的黃包車可是鑲有黃金的。
第三進設有卷棚,為對合大廳,天井內有過廊式半亭。第四進為雕欄二層小樓,為陸小波起居室,上下皆為三間兩廂,呈“凹”字形。東部有小巷一條,內有水井一眼。
第四進的起居室有一間是舊時全家人用餐的地方,至今還擺放著一張大圓桌,據說這個圓桌是有故事的,當年陳毅曾經在這張桌子上用過餐,據陸為中介紹,當年陳毅聽說鎮江河豚好吃,就和陸小波說要來他家吃,後來真來了,河豚也準備好了,但當時的鎮江市委書記不肯上河豚,怕有危險負不起責任,於是改上陸小波家家傳名菜獅子頭,陳毅連吃兩個還意猶未盡。

歷史沿革


2007年,故居被公布為鎮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2月1日,陸小波後人將故居捐贈給鎮江市人民政府。
2008年,鎮江市人民政府出資,鎮江市文化局和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按照“修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對故居進行了落架式修繕,恢復了其原有風貌,並於2009年5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社會價值


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故居
故居內搜集珍藏數百件珍貴史料和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陸小波先生艱苦創業,致力於實業教育救國的一生。故居現在是鎮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鎮江市民主建國會的"愛國愛會教育基地",還是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鎮江寶塔路小學與解放路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陸小波故居開放至今,累計接待社會各界人士30000餘人,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已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展示鎮江名城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人物簡介
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故居
陸小波(1882.3.3-1973.5.1),名錫庚,字小波。他原籍鎮江,出生於泰州,幼時入私塾,15歲到鎮江源同錢莊學徒。解放前,曾先後任鎮江慎康錢莊經理、中央銀行鎮江支行經理、鎮江水電公司總經理、鎮揚長途汽車公司董事長、茅麓公司董事長、南京大同麵粉廠董事長、京江中學董事長、鎮江商會會長、江蘇省商會聯合會理事長等職。1913年,在軍閥混戰地方危急之際,他勇於出面斡旋,使鎮江免遭兵燹浩劫。1927年4月,他親率商團接管鎮江英租界,實質上結束了英帝國主義在鎮江近70年的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后,他帶頭參加救亡運動,辦《救亡文輯》宣傳抗日;抗戰爆發后,他積極投入抗日後援工作,組織運送數十萬難民渡江北上。鎮江淪陷后,他避居泰州、上海,堅持民族氣節,明確表示支持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主張,為蘇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貢獻了力量。1949年鎮江解放前夕,他機智地躲過了國民黨政府要他撤退的誘脅,堅決留在鎮江迎接解放軍過江。
新中國成立后,陸小波先生先後任蘇南公署政協副主席、鎮江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委、市民建主委、江蘇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副主委、省民建副主委、全國工商聯常委等職,曾出席全國工商聯會議,受到毛主席的接見。身為黨外人士,他團結各界人士積極參政議政,為推動政協工作的開展,為民建和工商聯的建設與發展,為愛國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擴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9年任鎮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他動員唐壽民、唐嵩山、羅雁峰、袁佐良等地方知名人士,將大批書畫、青銅器、古籍圖書捐獻給鎮江博物館,為鎮江的文博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73年5月1日,陸小波先生逝世於鎮江,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