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動力學

尿動力學

尿動力學(Urodynamics)

是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採用電生理學方法及感測器技術,來研究貯尿和排尿的生理過程及其功能障礙的一門科學。

研究範圍


包括正常排尿生理學、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神經性膀胱、非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遺尿症和尿失禁等。依檢查方法分為上尿路尿動力學及下尿路尿動力學。上尿路尿動力學檢查技術包括經皮腎盂穿刺灌注測壓術、利尿性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同步動態放射學檢查術、經腎或輸尿管造瘺管測壓術及經膀胱鏡輸尿管插管測壓術等,其中前兩者臨床較常用。下尿路尿動力學檢查技術已較為成熟,成為泌尿外科臨床工作之常規檢查項目。內容包括自由尿流率測定、膀胱壓力容積測定術(CMG)、排尿期壓力流率測定術(P-Q圖)、尿道壓力分佈測定術(UPP)、排尿性尿道壓力分佈測定術(MUPP)、漏尿點壓力測定術(LPP)、外括約肌電流圖測定術(EMG)、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術、各種同步多道程測定術、影像尿動力學檢查術及動態尿動力學測定術(Holter)等。通過上述檢查,結合臨床所見,對膀胱尿道及其有關神經支配提供功能及形態相結合的綜合判斷及處理意見。

尿動力學檢查


是神經泌尿學領域的重要檢查,其適用範圍廣,但並非每一個病人都要做複雜檢查,泌尿外科醫生的要求是對下尿路功能紊亂病人選擇最合適的檢查。
最需要全面尿動力學檢查的下尿路功能紊亂:尿失禁、膀胱出口梗阻、神經性膀胱、兒童排尿功能紊亂及尿失禁。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癥狀典型、無排尿障礙或不穩定膀胱表現、體檢能確定尿道過度活動等病變者,則在抗失禁手術前無須全面檢查,而尿失禁複發、並存排尿障礙、有不穩定膀胱或神經性膀胱的可能、或導致失禁的解剖因素不能確定者,則須全面檢查。前列腺根治術或電切術后可能發生非神經源性尿失禁,應行尿動力學檢查,確定有無不穩定膀胱、低順應性膀胱或外括約肌損傷。
尿動力學檢查前,須將檢查方法及意義告知病人,以獲得合作,記錄病史、體檢結果,記錄其排尿日記結果。由排尿日記可知病人日尿量、功能性排尿量。儘管尿動力學檢查無損傷,但畢竟是侵入性檢查,必要時應履行簽字手續。
有泌尿系感染者宜推遲檢查,近期內接受膀胱鏡檢查者不應行尿動力學檢查,多種藥物可影響逼尿肌、括約肌功能,檢查前應停用2~4d,並將此類藥物使用史加以記錄。心臟瓣膜置換術后、人工關節術后病人檢查前應預防性腸道外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口服抗生素不必列為常規,而需多次插管者、對泌尿系感染易感者檢查后應用抗生素24~48h。自主神經反射亢進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緊急情況,多見於患T6以上病變致神經性膀胱者,如檢查中發現突發性高血壓、大汗淋漓等情況,檢查應立即停止,迅即排空膀胱,並給於硝苯地平或肼屈嗪類降壓藥物。有直立性低血壓病史者檢查中不要行苄胺唑啉尿道壓力分佈試驗,如檢查中發現誘發直立性低血壓,應即予平卧、口服或靜注高滲葡萄糖,並觀察血壓變化,正常後方可離開檢查室。
現行尿動力學檢查除尿流率檢查外均是侵入性的,能夠測壓的非侵入性手段正在研究中。病人處在高科技儀器的包圍中,勢必受到非生理性的影響。對於檢查結果,必須有分析的態度,有所取捨,必要時重複檢查。不能複製出病人日常表現的結果不能用於診斷,未記錄出某種異常不能否定其存在,此外並非每一種異常均有臨床意義。揭示病情廬山真面目是所有檢查的最終目的。

檢查儀器


種類繁多,現在多採用電腦型的同步多道程測定儀,國內常用機型有MMS(荷蘭的數字機)、Dantec公司(丹麥的模擬機)、Life-Tech 公司(美國的模擬機)、Laborie公司(加拿大的模擬機)、Andromedia(德國單板模擬機)等進口廠家產品,以及國內唯一一家尿動力生產商“成都維信電子科大新技術有限公司”的Nidoc 970尿動力學分析儀系列產品(數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