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秋夜有感的結果 展開

秋夜有感

1934年魯迅創作的七言律詩

《秋夜有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4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作者以形象的語言,概述了國民政府統治者腐化墮落、紙醉金迷的生活;頷聯、頸聯揭露了他們對革命文化的嚴重摧殘,並著重指出他們在文化戰線上的沒落;尾聯作者以比喻與象徵的手法,對當時的鬥爭形勢和革命前景,作了形象的藝術概括,表現了作者與他們鬥爭的決心。全詩象徵意味濃厚,托譬深奧,文辭典雅。

作品賞析


這首詩含意深廣,概括力強,對比鮮明,諷刺尖銳。
首聯“綺羅幕後送飛光,柏栗叢邊作道場。”是寫國民政府政客和他們的御用文人的奢靡生活和假慈悲的偽道學形象;那些政客和御用文人生活奢靡,在驕奢淫逸中虛度光陰。同時,為了掩蓋他們殺人無數的兇惡嘴臉,裝做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樣子,在殺人場邊作道場和法事,口口聲聲要超度亡魂和救下民於劫難之中。
頷聯“望帝終教芳草變,迷陽聊飾大田荒。”進一步寫了文化藝術界景況的荒蕪。子規一啼,自然使芳草變,象徵著國民政府的統治下,文壇的慘遭摧殘,一些文人的變節轉向、刊物和作品的被禁,使得文化藝術界荊棘一片。
頸聯“何來酪果供千佛,難得蓮花似六郎。”則諷刺了國民政府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無能,魯迅嘲笑他們的無能平庸,產生不出什麼作品。魯迅在1935年2月4同致楊霽雲的信中說:“阮大鋮雖奸佞,還能作《燕子箋》之類,而今之叭兒及其主人,則連小才也沒有,‘一代不如一代’,蓋不獨人類為然也。”正是很好地對此聯作了解讀:沒有什麼供品可以供奉千佛,也沒有什麼好的戲劇作品可以娛神佛和樂眾,也只能難為如梅蘭芳這樣的藝人了。
尾聯“中夜雞鳴風雨集,起然煙捲覺新涼。”既寫了作者寫作此詩時的情境,也象徵著作者對進步的文化藝術界的前途和民族未來的自信的看法。正是秋夜,風雨交集,但畢竟是己到夜中,且有雞鳴之聲,天就快要亮了,象徵著作者所預見的中國和民眾終將覺醒的信心,黎明終將來臨。於是作者點燃了一支煙,又振奮精神開始寫作作品。
通篇以形象入詩,活用典故與比喻,語言含蓄,旨意精微,脈絡清晰。

創作背景


1934年秋,為了約稿的事,張梓生曾去訪問魯迅先生,過了幾天,作者魯迅約張梓生吃飯。張梓生在席上向作者魯迅索書法作品,魯迅含笑應允了。過了幾天,由周建人轉送,張梓生收到了魯迅贈的一張小條幅,寫的便是這首《秋夜有感》。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早年先後求學於三味書屋,以及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03年,魯迅成為前往日本的公費留學生。在日本,他最初學習醫學,在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及目睹國民麻木的現狀后,決定棄醫從文。回國后,他曾在北京政府擔任教育部僉事,1925年因支持進步學生而離職。任教中山大學時,又因反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辭職。1930年,發起組建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迫害,曾避居於上海內山書店。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是《新青年》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18年他發表《狂人日記》時,首次採用了筆名“魯迅”,之後廣泛使用這一筆名。他的一生,創造了大量進步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1936年,魯迅因病逝世,享年55歲。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毛澤東曾讚譽:“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