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粉防己的結果 展開
- 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
- 粉防已
粉防己
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
粉防己,拼音:Fěn Fánɡ Jǐ,又叫漢防己、白木香,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的根。草質藤本,高約1-3米;主根肉質,柱狀;小枝有直線紋。葉紙質,闊三角形,有時三角狀近圓形,長通常4-7厘米,寬5-8.5厘米或過之;掌狀脈9-10條,較纖細,網脈甚密。花序頭狀,於腋生、長而下垂的枝條上作總狀式排列,苞片小或很小;雄花:萼片4或有時5,通常倒卵狀橢圓形,連爪長約0.8毫米,有緣毛;聚葯雄蕊長約0.8毫米;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的相似。核果成熟時近球形,紅色;果核徑約5.5毫米,背部雞冠狀隆起,兩側各有約15條小橫肋狀雕紋。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秋季採挖,除去粗皮,曬至半干,切段或縱剖,乾燥。生於山坡、丘陵地帶的草叢及灌木林緣。主產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有利水消腫,祛風止痛之功效。還可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風濕痹痛、濕疹瘡毒、高血壓等症的治療。
粉防己[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
草質藤本,頂端有凸尖,基部微凹或近截平,兩面或僅下面被貼伏短柔毛;掌狀脈9-10條,較纖細,網脈甚密,很明顯;葉柄長3-7厘米。花瓣5,肉質,長0.6毫米,邊緣內折。
多年生落葉纏繞藤本。莖纖細,有縱條紋。葉互生,寬三角狀卵形,先端鈍,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心形,兩面均被短柔毛,全緣,掌狀脈5條;葉柄盾狀著生。花小,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頭狀聚傘花序,排成總狀,萼片4,花瓣4,雄蕊4,花絲連成柱狀體,上部盤狀,花藥著生其上;雌花萼片、花瓣與雄花同,心皮異。核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野生態根莖通常外露,表面具密布突起,狀如蟾蜍皮,故稱石蟾蜍。別名有石蟾蜍,蟾蜍薯,吊葫蘆,白木香,白葯子,大肚狼,大回魂,倒地拱,過山烏龜等。
生於山坡、丘陵地帶的草叢及灌木林緣。生於村邊、曠野、路邊等處的灌叢中。
產於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和海南。模式標本采自江西九江。
本種肉質主根入葯,稱粉防己,味苦辛,性寒,功能祛風除濕、利尿通淋。含多種生物鹼,其中粉防己鹼(特船君)(tetrandrine)治風濕關節炎和高血壓症均有效。
繁殖方法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種子繁殖:晚秋或翌年春季,取出種子播種。採用條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開淺溝,將種子撤在溝里,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加草覆蓋。
扦插繁殖:選擇二、三年生,生長旺盛、無病蟲害、莖節粗壯的藤蔓作插條。用利刀截成10-15厘米的插條,要求每根插條具有3或4個節。在3月底4月初扦插。按10厘米×15厘米株行距進行扦插,要求斜插,插條埋入土中1/3,上部露出2或3個節。扦插后澆水,蓋草保濕。
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土質微酸的山坡地或荒蕪地作種植地。全墾或帶墾整地作畦。育苗地:選擇背風、疏鬆肥沃、有蔭蔽條件的疏林地或荒坡地育苗。深翻曬土,下足基肥,每畝施人畜糞1500-2000千克,拌勻整平後作高畦,畦寬1.3迷,畦高25-30厘米,四周開溝,方便排水。苗床用40%甲醛1000-1200倍液消毒,殺滅雜菌、蟲卵。
● ● 遮陰:植株幼苗喜明,插后應搭蔭棚或間種油菜、木薯等作物遮陰,促進苗木生長。
● ● 中耕除草:早春時勤除雜草。雨季土壤易板結,宜勤鬆土,利於植株生長。
● ● 排灌:經常保持田間濕潤,利於植株成活,成活后少澆水,特別是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浸漬爛根。
● ● 追肥:在開花前,每畝施用2500千克稀人糞尿、過磷酸鈣液,翌年春季,行間開溝,每畝追施1500千克土雜肥或20-30千克過磷酸鈣與10-15千克硫酸銨。
● ● 搭設支架:當苗高30厘米時,應設支架,以利莖蔓攀援生長。早春萌芽前,挖出成熟強壯塊莖切成4-6厘米長的根段,按行距30-40厘米距離挖深穴15-20厘米栽培,每穴放一段,覆土壓實。澆足夠水,表層以沙土覆蓋有利於水分的吸收,如有陽光照射處,需要用陰涼雜草覆蓋,每隔5-7天澆水一次利於發芽。注意澆水不應太多,以免引起莖塊霉爛,直到3月下旬4月初莖塊開始發芽,4月中下旬嫩苗出土,應防晒防澇。等苗藤長10-20厘米適量施追人糞或者豬糞,其間除去周圍雜草,翻鬆周圍土壤,等藤蔓長40-60厘米時用樹枝構架搭棚,讓藤蔓纏繞樹枝生長,直到10月下旬藤蔓停止生長,葉枯黃脫落,十一月下旬地下部分枯死轉入休眠期。其間用雜草覆蓋以防霜雪凍傷。因粉防己屬於多年生長草本植物,生長周期5-8年方可成材入葯,所以每年都應做好防晒防旱防澇防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