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兒女
1965年胡金銓執導電影
胡金銓編導,影片有部分從老舍的《火葬》中獲得靈感,也挪取了《四世同堂》若干部分。影片上半部以庶民生活為焦點,描寫樂蒂和陳厚飾演的孤女和工人,如何互生情愫,又被流氓逼害,及後日本侵華,佔領了小縣城,一班小人物參加游擊隊,甚至遭日軍生擒,劫數難逃……
該片在1968年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大地兒女》海報、DVD封套
《大地兒女》劇本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樂蒂 | 荷花 | |
陳厚 | 俞瑞 | |
胡金銓 | 丁老虎 | |
夏儀秋 | 孟石嫂 | |
陳燕燕 | 田大媽 | |
高寶樹 | 山裡紅 | |
蔣光超 | 常寶祿 | |
李昆 | 關三省 | |
田豐 | 田德貴 | |
李影 | 李守謙 | |
王沖 | 李孟石 | |
唐迪 | 中島龜吉 | |
雷鳴 | 雷小鼓 | |
馮毅 | 西尾少將 | |
張沖 | 張同 | |
谷峰 | 日本指揮官手下 | |
虞慧 | 俞蘭仙 | |
午馬 | 俞瑞鄰人 | |
張佩山 | 抗日分子 | |
井淼 | 漢奸 | |
曾楚霖 | 井淼 | |
周小來 | 常寶祿打手 | |
任浩 | 流氓 | |
郝履仁 | 警察 | |
趙雄 | 日本兵 | |
吳宇森 | 日本兵 | |
韓英傑 | 俞蘭仙之夫 | |
劉家良 | 漢奸 | |
張作舟 | 老太爺 | |
凌漢 | 偽軍 | |
董財寶 | —— | |
爾群 | —— | |
藍偉烈 | —— | |
金漢 | —— | |
王鍾 | —— |
監製 | 邵逸夫 |
導演 | 胡金銓 |
副導演(助理) | 鄒漢斌、李昆 |
編劇 | 胡金銓 |
攝影 | 伍灼華、西本正 |
配樂 | 顧嘉輝、王居仁 |
剪輯 | 姜興隆 |
美術設計 | 吳江 |
錄音 | 王永華 |
布景師 | 陳景森 |
大地兒女 | 荷花,樂蒂飾。從鄉下被拐賣後為俞瑞所救,后與俞成婚。 |
大地兒女 | 俞瑞,陳厚飾。原以畫廣告維生,從日軍牢獄脫險后,參加了丁老虎組織的游擊隊。 |
大地兒女 | 丁老虎,胡金銓飾。原為文成縣警察局局長,日軍入城后,上山組織游擊隊進行抗日鬥爭。 |
大地兒女 | 關三省,人稱“老三”,原與俞瑞一同畫廣告,后與俞共同參加游擊隊,在同日軍的戰隊中不幸犧牲。 |
大地兒女 | 俞蘭仙,虞慧飾。京劇名伶,以日華親善為名,借《蘇武罵毛延壽》痛斥漢奸賣國賊。 |
大地兒女 | 常二爺,蔣光超飾。文成縣的惡霸。 |
台灣電影金馬獎/Taiwan Golden Horse Film第六屆(1968年) | |
---|---|
獎項名 | 獲得者 |
最佳編劇 | 胡金銓/King Hu |
最佳剪輯 | 姜興隆/Hsing-lung Chiang |
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 邵氏公司 |
《大地兒女》海報、DVD封套
由於這部影片在香港與東南亞票房非常不好,導致原本胡金銓要用同一批道具與服裝拍攝的第二部相同主題影片《丁一山》計劃被迫終止。
《大地兒女》截圖
影片不斷在台上的俞蘭仙與台下好些顯然是漢奸坐立不安的觀眾之間來回正反拍。這個片段之所以精彩,正是這個一對多,小百姓對漢奸大權貴,原本不成比例的對比,因為一出京劇里的歌詞與唱腔所帶有的正義凜然,就足以震懾全場。比起透過劇情對白來指罵,胡金銓在片里納入京劇表演,借古罵今,一句一句鏗鏘有力的罵詞,罵得痛快淋漓,讓電影觀眾也忍不住要一同叫好。
胡金銓在《大地兒女》里還借用另一個民間文化傳奇:關公剮骨療毒。在影片中,胡所飾演的警察局長是十分正面的英雄角色,雖然戲份不重,但是卻令觀眾印象深刻。影片開始不久,觀眾就聽到巡警警告常二爺別為非作歹,因為“新來的局長可是個刺頭兒,不怎麼好辦”。在警察局內他告誡面有難色的屬下不論任何困難,“煙賭娼一定要剷除”,此時,鏡頭將丁局長與背後的國父遺像並置,隱喻這個認真執法公務員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大地兒女》劇照
胡金銓在畫面安排上,除了讓丁隊長的關公形象獲得眾星拱月的凸顯外,丁隊長的後面也立著中化民國的國旗與他一起入鏡。讓關公的歷史形象有了現代國家英雄的意義。一如《龍門客棧》讓片中保護忠良的俠士們任務達成後立刻揚長而去,隱身銀幕遠方,《大地兒女》里的丁隊長也是在抗戰勝利前就犧牲。在最後一次游擊突襲 成功後,他讓游擊隊員都先行離開,但就在他與最後幾位隊員準備上車時,日軍部隊突然抵達,隊員在一陣槍林彈雨中皆身亡。大批日軍包圍上來,丁隊長坐在地上依舊拿起隊員的機關槍抵死掃射。此時攝影機以快速搖攝的方式,將鏡頭從丁隊長身上移至城頭上飄揚的中華民國國旗。電影學者張建德指出這是胡演員生涯中唯一一次飾演英雄人物,認為“那個角色的死亡場面充滿英雄色彩”。然而,這個英雄色彩並非如《英烈千秋》所賦予張自忠將軍(柯俊雄飾)那種“個人英雄色彩”,而是歌頌所有為國犧牲保存了國旗所代表的國家命脈的大地兒女。
——林文淇(曾任台灣電影資料館館長)
《大地兒女》工作照
從胡金銓第一部電影《大地兒女》與沒有完成的《丁一山》兩部影片來看,胡金銓在“意外”走上武俠片這個類型之前,他其實最早對於寫實類型還是比較有興趣。六十年代中期,台灣與香港電影受到007電影熱潮的影響,紛紛推出以女間諜為賣點的間諜片。香港電影由於英國殖民政府在冷戰時期刻意維持的政治中立政策,因此銀幕上的間諜片多為影評人何思穎所謂的“無間諜的間諜片”,如《女間諜第一號》( 1965 )、《藍色夜總會》(1967)與《特警009》(1967),劇情以打擊(男性)社會罪犯為主。台灣在當時同樣也流行間諜片,以台語片為大宗,而且幾乎清一色都是以抗日為背景,如《天字第一號》(1964)、《特務女間諜王》(1965)與《間諜紅玫瑰》(1966)。不過在這些間諜片里,抗日只是模仿007間諜敘事類型所設定的方便歷史背景,雖然少數會在片中加入日軍轟炸與百姓逃難的歷史畫面(如《天字第一號》),均屬點綴性質,影片的賣點還是爾虞我詐的間諜行動以及密室機關設施。
《大地兒女》在當時直接處理抗日議題,刻化在日軍佔領地方縣城後,小老百姓受壓迫的生活與感受,以及組織游擊隊英勇對抗,在六十年代的香港與台灣電影銀幕上均屬少見。胡金銓的第一部執導影片雖然在香港與東南亞票房失利,但是在台灣受到金馬獎高度肯定,拿下第四屆金馬獎三個獎項。
製作高成本
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
首先,拍攝《大地兒女》要全新縫製抗日戰爭時期的服裝。
其次,還要全新訂製日軍的槍、軍刀,和游擊隊的槍、刀、大炮等等,爆炸的場面也很花錢。
當時香港拍同題材影片時,軍用道具要問英軍借,而胡金銓卻在製片廠中搞了一間鐵工廠來製造軍用道具。
過去的游擊隊有各式各樣的武器,連”馬克沁水壓機槍“也製造了出來,而這種水冷式機關 槍組合很複雜,製造時很麻煩,但廠中有一位姓唐的鐵匠手藝很好,只靠圖樣就造出來了。
吳宇森
但由於樂、陳是胡的好友,又說很想參加演出,而且還跑去跟邵逸夫講,胡只好用了二人。
吳宇森演“死跑龍套”
吳宇森上中學開始,常跑去做臨時演員,其中就有《大地兒女》。因為吳宇森個子小,胡金銓就讓吳演日本兵。吳宇森第一次面對面接觸的大導演就是胡,吳是做一個死了的日本兵,躺在地上。拍攝那個鏡頭之前,副導演叫吳宇森這幫小臨時演員站好,然後胡金銓走過來,每一個兵都檢閱一次,檢查服裝對不對,鈕扣扣得對不對。這種事本應讓副導演來檢查才是,胡金銓不是,親力親為,哪一個不對,趕快叫換衣服,或者頭髮太長了,叫他去剪頭髮。
西本正
攝影師西本正當過從軍攝影師,動作很敏捷,他也是胡金銓認識的攝影師中,最不怕辛苦、最有忍耐力的人。例如,胡金銓需要很低的角度拍攝時,西本沒有怨言。這種拍法後來已常常用了,並不算新鮮,但當時的攝影老手都最討厭這種拍法,因為要躺在地上拍才行。
不但在攝影方面,其它方面也教胡金銓懂了很多。在拍《大地兒女》時,有場戲講日本憲兵檢查戶籍,胡說自己沒看過日本憲兵,西本說:”日本憲兵可不是這麼有禮貌。“(胡私心想著:看來西本曾給憲兵打過。)
1965年,西本正
胡金銓主要是在西本正身上學懂了怎樣將影片拍出躍動感。
(本片原由西本正攝影,中途被派往拍攝別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