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居鎮的結果 展開
-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下轄鎮
-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轄鎮
- 四川省什邡市龍居鎮
龍居鎮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下轄鎮
龍居鎮,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下轄鎮,地處東營區西部。
1955年6月,始設縣轄龍居區;1984年7月,改龍居鄉;2001年12月,改龍居鎮。截至2018年末,龍居鎮戶籍人口37715人。2020年6月,龍居鎮下轄55個行政村。
2011年,龍居鎮財政總收入740萬元,比上年增長25%。
1940年,為蒲台縣第四區。1955年改稱蒲台縣龍居區。1956年改稱博興縣龍居區,同年撤區劃鄉,稱博興縣龍居鄉。1958年10月改稱龍居人民公社,劃歸廣饒縣。1961年10月劃歸博興縣。1962年12月,改龍居區。1968年10月,改稱博興縣龍居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劃歸牛庄區。1984年7月改稱龍居鄉。1987年7月劃歸東營區。2001年12月撤鄉換鎮,稱龍居鎮。
該鎮境內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歷年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累年年平均氣溫12.4℃,全年日照量為27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580mm,無霜期在200天左右。最大積雪厚率為17cm,最大凍土厚度為0.54m。
土壤植被
境內土壤分佈大體分為:砂質土壤,沿黃河古道程東北、西南方向貫通曹店、麻灣兩個管區,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淡水,鹽鹼化程度較低,易耕種,為全鎮糧、棉、菜、林、果和新開發項目植桑養蠶等綜合生產基地。鹽坨管區有著大面積的鹽鹼地,後備資源豐富充足;壤土主要分佈在龍居、西史、小孫三個管區,鹽坨、龍居、西史一帶搞大棚蔬菜,小孫管區以發展經濟林為主。
境內植被分為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兩類。
人工植被:一是林木植被。包括落葉闊葉林、落葉灌木叢、常綠針葉林;二是人工季節植被。由各種農作物構成的農業植被。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蔬菜、瓜類等。
自然植被:多為雜草和野生灌木叢。灌木以檉柳居多。雜草類主要分佈在田埂、路旁、溝邊、溝沿、荒地、林間隙地等地
水資源
地表水
境內水資源豐富,西臨黃河,南有麻灣乾渠,北有五乾渠,溝渠分佈呈網路狀,水利設備基本配套,有效灌溉面積4000公頃,自流灌溉面積占灌溉總面積的35%以上,大部分依靠提灌,尤其是對農業生產和淡水養殖起支柱作用的大小水庫星羅棋布,境內水庫主要有三里水庫、東史水庫、方家水庫、龍居水庫、鹽坨水庫等。另外,還有國家大型建設項目純化水源工程(部分在龍居境內)。
地下水
境內地下水屬潛水類型,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以蒸發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埋深一般為1.5~2.5米之間,礦化度較高,一般在5~20克/升之間,人蓄及灌溉均不能利用,只有在沿黃各村,由於黃河側滲影響,可以打井取水。由於出水量較小,一般只能用於牲蓄飲用及其他生活用水。
2011年末,龍居鎮下轄55個行政村。
行政村 | 鹽坨 | 北薛 | 方家 | 朱家 | 南高 | 生家 | 小張 | 南李 | 東史 | 龍西 | 龍東 |
十三圖 | 高家 | 崔家 | 小麻灣 | 麻一 | 麻二 | 麻三 | 二甲張 | 寺前楊 | 牛家 | 銀王 | |
韓樓 | 邊家 | 棒李 | 常家 | 朱閆 | 莊子 | 大孫 | 小孫 | 楊集 | 尚家 | 西史 | |
大楊 | 小楊 | 官增 | 雙廟 | 司家 | 灣東劉 | 趙家 | 三里 | 北李 | 曹店 | 蔣家 | |
呂家 | 打漁張 | 老於 | 王家 | 劉家 | 謝何 | 董王 | 圈張 | 林家 | 陳家 | 大張 |
2020年6月,龍居鎮下轄55個行政村。
行政村 | 銀王村 | 牛家村 | 寺前楊村 | 龍西村 | 龍東村 | 二甲村 | 崔家村 | 高家村 | 十三圖村 | 東南史村 | 朱家村 |
鹽坨村 | 北薛村 | 方家村 | 南高村 | 小張村 | 南李村 | 麻一村 | 麻二村 | 麻三村 | 小麻灣村 | 謝何村 | |
董王村 | 圈張村 | 林家村 | 陳家村 | 老於村 | 王家村 | 劉家村 | 三里村 | 北李村 | 曹店村 | 蔣家村 | |
呂家村 | 打漁張村 | 韓樓村 | 小孫村 | 楊集村 | 莊子村 | 朱閆村 | 常家村 | 棒李村 | 邊家村 | 大孫村 | |
灣東劉村 | 司家村 | 雙廟村 | 尚家村 | 西史村 | 官增村 | 大楊村 | 小楊村 | 生家村 | 趙家村 | 大張村 |
2011年末,龍居鎮總人口35159人,非農業人口2018人。總人口中,男性17482人,佔49.72%;女性17677人,佔50.27%。2011年,人口出生率7.67‰,人口死亡率5.67‰,人口自然增長率2‰。
截至2018年末,龍居鎮戶籍人口37715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2950 |
男 | 16495 |
女 | 16455 |
家庭戶戶數 | 1001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2549 |
家庭戶男 | 16141 |
家庭戶女 | 16408 |
0-14歲(總) | 7351 |
0-14歲男 | 3813 |
0-14歲女 | 3538 |
15-64歲(總) | 22627 |
15-64歲男 | 11466 |
15-64歲女 | 11161 |
65歲及以上(總) | 2972 |
65歲及以上男 | 1216 |
65歲及以上女 | 175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2288 |
綜述
龍居鎮
2018年,龍居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5個。
農業
2011年,龍居鎮農業增加值達到48610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等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363.6噸,人均124千克。棉花是主要經濟作物。2011年,種植面積57346畝,產量2657.9噸;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233畝,產量379.3噸;蔬菜種植面積2592畝,產量9099.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奶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量4.7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羊出欄量8.7萬隻,年末存欄量3.7萬隻;牛出欄量1.萬1頭,年末存欄1.05萬頭;家禽出欄量173萬羽,存欄量存欄60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0218噸;禽蛋4969噸,鮮奶2373噸。
截至2011年末,龍居鎮累計造林43100畝,其中防護林7631.85畝,經濟林35427.7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6萬株,林木覆蓋率26.9%,活立木蓄積量32200立方米。2011年,造林面積2萬畝。龍居鎮植桑養蠶的村達53個,佔總數的96%,養蠶戶達2300戶,佔總戶數的37%,面積4500畝,產繭500噸,成為東營市最大的桑蠶基地。
龍居鎮漁業以淡水養殖、水產加工為主。2011年,池塘養殖面積108公頃,產量432噸;水產品總產量589噸;漁業總產值1000萬元。
工業
2011年,龍居鎮工業增加值達到3.6億元,實現利稅4068萬元。龍居鎮鄉鎮企業總產值6.8億元,利稅6885萬元。
商貿
2011年末,龍居鎮有商業網點380個,職工1854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9.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6%。2011年,進出口總額0.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
金融業
2011年末,龍居鎮境內中國農村信用社、中國農業銀行2家銀行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地名由來
龍居鎮因駐龍居村而得名。
龍居鎮境內有005鄉道經過。
教育事業
龍居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龍居鎮有文化藝術團體4個,會員136個,其中團體會員80個,個人會員56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小呂劇《蠶為媒》,地名連環畫《龍居的傳說》。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演職人員350人,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600場次,觀眾達35000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00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鹽垛斗虎、鹽垛短穗花鼓等,舉辦的文化節有東營龍居紫椹採摘節,其中鹽垛斗虎、鹽垛短穗花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醫療衛生
2011年,龍居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5張。專業衛生人員3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人、執業(助理)醫師0.37人、註冊護士0.3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13萬人次,出院病人0.0286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9951萬人,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龍居鎮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0名,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全民健身運動會、職工籃球賽等。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60%。
社會保障
2011年,龍居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931人,人均年支出1560元;農村五保供養114人,人均年支出4200元。
龍棲濕地公園
龍棲濕地公園位於龍居鎮黃河南展大堤西側,總長度43公里,總用地面積約199.5畝。濕地公園是龍居生態林場休閑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合森林、濕地、文化資源,突出龍文化、宋文化濱水休閑娛樂和濱水休閑體驗項目。
龍居黃河森林旅遊度假區
龍居黃河森林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東營區龍居鎮境內,總面積達到41129畝。度假區依託龍居生態林場建設,由龍棲濕地公園、利豐溫泉旅遊度假村、桃花島旅遊度假區、天牧園生態農莊、康源農業等組成。
2020年5月14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第三批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入選名單的公示,龍居鎮名列其中。
2020年6月12日,龍居鎮被評為第三批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