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溪街道

黛溪街道

黛溪街道辦事處轄26個自然村,設26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41 平方千米。2004年有居民8146戶,28226人(統計數據為農業人口數),至2009年末,全辦有居民24545戶,79151人(男40254人,女388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196人(含轄區內城鎮人口)。

2010年人口81916人(2010年)。

綜述


2004年,全辦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9032萬元,財政總收入444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1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137元。至2009年底,全辦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56294萬元,財政總收入1444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45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145元。

沿革


1958年,該地為城關公社;1984年全縣撤消公社設鄉鎮,黃山公社併入城關鎮,改稱鄒平鎮;2001年3月,禮參鎮併入鄒平鎮;2003年2月,撤鎮設街道,鄒平鎮被劃分為黛溪、黃山、高新三個街道。

經濟建設


農業

糧食生產 2004年全辦糧食總產11956噸,耕地單產442千克,至2009年,糧食總產11713噸,單產475千克。
2009年黛溪辦農業經濟情況表
年份
耕地面積
(畝)
糧食總產
(噸)
耕畝單產
(千克)
蔬菜總產(噸)
蔬菜單產
(千克)
棉花總產(噸)
棉花單產
(千克)
農機總動力(千瓦)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2004192341195644274223103176951.654137
2005183981350145244051022156911.655795
200618223132194633941328476881.656118
20071638412989471416799245881.656617
20081590811910482301381257911.77603
20091565311713475353699358871.78145
林業 2004年全辦共有經濟林1000畝,育材林400畝,成片造林800畝,綠色長廊10千米,森林覆蓋率26%。經過幾年努力,至2009年,全辦共有經濟林1800畝,育材林600畝,成片造林7500畝,綠色長廊28千米,森林覆蓋率35%。
畜牧業 2004年全辦生豬存欄8000頭,肉牛300 頭,羊2700隻,肉食雞出欄0.1萬隻,鴨出欄0.19萬隻。至2009年底全辦生豬存欄15200頭,肉牛65頭,奶牛25頭,羊 2900隻;肉食雞出欄0.5萬隻,鴨出欄0.8萬隻。
農田水利 2004年全辦共有橋、涵、閘22座,機井280眼,標準化灌溉溝渠7千米。2009年共有橋、涵、閘26座,機井290眼,灌溉溝渠7千米。
農業機械 2004年,全辦農機總動力1.65萬千瓦;2009年農機總動力1.7萬千瓦。
2009年黛溪辦各村農業基本情況統計表
村 名戶 數人 口
人均純收入
(元)
耕地面積
(畝)
糧食總產
(噸)
棉花總產
(噸)
蔬菜總產
(噸)
城裡村41214248652
東關村584190512997
南關村4001227780020
北關村38014501148324300
中興村5191647868931413768
三義村2087456550348385
南營村112415689112710076
安家村11234012529
鄢家村3851434941435
前城村446163068772000180484
后城村17359565218886820.8600
馬庄村47215478028142712410.9160
滕家村4601741102245004501.4180
西范村1083848984
北范村356113364521731405
西關村2809477719200113
言坊村1615566871448423
代一村1745546931280266
張庄村8627071113015
郭庄村3861210697510128280.2360
韋家村47617326605210019644.663
韓坊村5201870659411889602.2225
十里村37012816503101186718.480
張高村343123765976974510.7
聚和村1485166589300508
成五村3681165658483245612

工業

2004年,全辦完成工業投資48477萬元,開工建設固定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7個,當年竣工24個。其中引進外來資金36320萬元,實際利用36320萬元。年內全辦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41260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 90322萬元,銷售收入333176萬元,利稅27301萬元。至2009年全辦實現工業總產值725966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64028萬元,銷售收入714749萬元,利稅71145萬元。
黛溪辦2009年工業企業情況一覽表 單位:萬元
企業名稱企業性質
工業
總產值
銷售
收入
固定資產總額
工業
增加值
利稅從業人員(人)
山東鐵雄能源煤化有限公司私營474948477300131804113988380831753
山東齊明實業有限公司私營396443905843865951556182150
山東鄒平東升集團公司私營5280543467294721267323112200
山東錦華紡織有限公司私營158791529169683811243630
六合飼料公司鄒平分公司私營19908207797254778410102

第三產業

2004年,全辦有集貿市場 4 處,個體工商業戶2172家,從業人員6517人,年營業額 96254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710萬元。2009年,全辦共有集貿市場7處,個體工商業戶5155家,從業人員7132人,年營業額12367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2266萬元。

村鎮建設


2004年,新建改建道路12.45千米,新建商住樓3幢,新建住宅61戶,總開發建築面積111300平方米,共計總投資5070萬元。至2009年,現有商住樓39500平方米,住宅樓35幢,建築面積共229700平方米。

社會事業


教育

2004年全辦有小學6處、幼兒園4所。有小學教師180人、幼兒教師32人。至2009年全辦有小學6處、幼兒園4所;有小學教師161人、幼兒教師26人。

文體

2004年,全辦有文化站1處,文體設施8處,基層文化體育隊伍10 支,相對固定文體人員 22 人。2009年,全辦有文化站1處,書店20處,文體活動處室50處,圖書室31處,總藏書30000冊。

衛生

2004年,全辦有衛生室64處,醫務人員共152人。2009年,全辦有衛生室31處,醫務人員146人。全辦共有28964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辦參合率達100%。

計劃生育

2004年,全辦人口出生率12.1‰,人口自然增長率10.1‰,計劃生育率 99.7 %,節育措施落實率90.1%。2009年,全辦計劃生育率96.9%,人口出生率7.67‰,人口自然增長率5.98‰。

民政

2004年,為困難戶211戶485人發放救濟款2萬元,麵粉11噸,食用油2.11噸,衣物96件。2009年,全辦有221戶348人享受農村低保,發放低保金共23.27萬元,發放各類優撫資金78.32萬元。

人物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廣西桂林人。現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1917—1924年任北京大學印度哲學講師。1931年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在鄉村建設實驗中倡導的鄉學、村學模式,表現了融社會教育與社會改造為一體的思想。1939年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1941年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兼同盟刊物《光明報》社長。1950年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梁漱溟與鄒平有著難解的淵源,在遺囑中表明把自己的骨灰安放於鄒平。今梁漱溟紀念館坐落於鄒平一中圖書實驗樓,梁漱溟墓建在黛溪街道黃山南面山腰。

政府職能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貫徹執行黨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負責轄區內的公益性、社會性工作。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積極組織以提高市民質素為目的的活動,樹立文明新風。按照職責範圍,負責轄區內的城市建設和管理、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的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民事調解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負責社區建設和管理,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工作;負責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區文化、科普、體育、教育等工作。發展街道經濟,管理街道自有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為街道經濟組織提供人才、科技、信息和各種服務。負責計劃生育、勞動就業、安全生產管理、民兵、兵役等工作;指導和幫助居民委員會搞好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發揮居委會的群眾自治組織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防汛、防風、防火、防震、防災和搶險工作。向縣政府反映居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辦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事項。承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領導班子


馬 龍,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主持黨工委、人大工委全面工作;
董 亮,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主持辦事處全面工作;
趙 軍,黨工委副書記,分管紀檢、組織、宣傳、政協、工會、群團、老齡、老乾、考核、後勤和機關管理工作,全面負責維穩工作;
李保兵,紀工委書記,負責紀檢、監察和考核工作,分管農林水、經管、審計工作,協調供銷、糧食、農商行等部門。
康 勇,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負責工業、民營經濟工作,分管安監、統計工作,協調土管、國稅、地稅、工商、質檢和金融等部門;
宋景猛,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部長,負責人武工作,分管信訪、綜治、司法、派出所、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敬老院工作;
劉林兵,黨工委宣傳委員,負責宣傳、精神文明、政協日常事務和統戰工作,負責黨政辦日常事務和文秘把關工作;
李 斌,黨工委組織委員,負責組織工作和督導考核工作,分管黨員遠程教育、老齡、老乾工作,協助機關管理工作;
鞏芳華,黨工委委員,分管計劃生育工作;
周 玲,辦事處副主任,分管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食品藥品監督工作;
田德民,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城市規劃管理、公路站、基礎設施建設、路域治理、重點工程和新農村建設工作,協調電信、郵政、交通、公路、電力等部門;

特產


黛溪街道資源豐富、人傑地靈。生產水杏、柿子、香椿等農產品。其中張高水杏的栽植歷史可上溯至隋唐,明清時曾為朝廷貢品而久負盛名。該水杏個大早熟、味甜香濃,素有“小滿三日杏發黃”之說。單果重最大200克以上,色澤桔紅,富含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清新可口,助消化。具有潤肺平喘,補脾益胃,健身防癌之功效。1987年被評為山東省早熟優質水杏第一名。1988年獲全國林果名優特新產品博覽會金獎。2002年被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委員會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品暢銷全國十幾個省市,行銷港、澳、台及東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