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士師的結果 展開

士師

中國古代官職

士師,《周禮》列為秋官司寇之屬官。掌禁令、獄訟、刑罰之事。古代對執法官員之通稱。皋陶,堯之士師,今山西省洪洞縣士師村,即皋陶故里。

基本信息


• 詞語名稱:士師
• 漢語拼音:shì shì
• 漢語注音:ㄕㄧˋ ㄕㄧ

詞語解釋


《周禮》列為秋官司寇之屬官。掌禁令、獄訟、刑罰之事。古代對執法官員之通稱。皋陶,堯之士師,今山西省洪洞縣士師村,即皋陶故里。
官名。《周禮》謂秋官司寇所屬有士師,設下大夫四人。掌禁令、獄訟、刑罰以及“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相受,以此追胥之事”(《鄭注》:“追,追冠也”。“胥,司搏盜賊也”)。春秋時齊國設士,衛國設大士,戰國時齊設士師,都是刑政之官。古代兵刑不分,故用士或士師作為刑官之稱。《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卻說秦乃帝顓頊之裔,其後人名皋陶,自唐堯時為士師官。”
《孟子·公孫丑下》:齊人伐燕。或問曰:“勸其伐燕,有諸?”曰:“未也。沈同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 ‘為天吏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 ‘可。’彼如曰:‘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哉!”
兵眾,軍隊。《禮記·曲禮上》:“前有車騎,則載飛鴻;前有士師,則載虎皮。”鄭玄 註:“士師,謂兵眾。”孔穎達疏:“士師,兵眾也。虎是威猛,亦兵眾之象。若見前有兵眾,則舉虎皮於竿首,使兵眾見以為防也。”孫希旦集解:“愚謂既言車騎,又言士師,則士師謂徒兵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士師奔擾,棄軍爭免,而瓚誓命沉城,佻身飛鏃,兵盡器竭,斃於旗下。”
1.
《周禮》列為秋官司寇之屬官。掌禁令、獄訟、刑罰之事。古代對執法官員之通稱。皋陶,堯之士師,今山西省洪洞縣士師村,即皋陶故里。
士師
士師
2.
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