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李瑗的結果 展開

李瑗

唐朝廬江王

李瑗(586年—626年),字德圭,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將領。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柱國、備身將軍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

初封黃台郡公。唐朝建立后,歷任刑部侍郎、信州總管、山南東道行台右僕射,進封廬江郡王。武德四年(621年),李瑗與河間王李孝恭等合兵攻打蕭銑,但未立功勛。武德九年(626年),李瑗任幽州都督。朝廷擔心李瑗怯懦無能,沒有將帥之才,而派右領軍將軍王君廓輔佐他。王君廓曾為強盜,驍勇強悍,陰險狡詐,李瑗推心置腹地倚賴他,和他結成親家。

早年與隱太子李建成交好,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被殺后,李世民繼立為太子,朝廷下詔命李瑗入京朝見,李瑗驚恐不安,遂在王君廓的勸誘下反叛朝廷,王君廓而後率部下將李瑗生擒並勒死。死時年41歲。朝廷下詔絕其屬籍,廢為庶人。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封王廬江

李瑗動漫形象
李瑗動漫形象
李瑗是隋朝柱國、備身將軍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初封黃台公。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唐高祖登基稱帝,建立唐朝政權。六月初一日,唐高祖任命李瑗為刑部侍郎。七月二十五日,李瑗奉命安撫山南。不久改任信州總管,進封廬江王。后累次升遷至山南東道行台右僕射。
武德四年(621年),奉命從襄陽道出兵,與河間王李孝恭、行軍總管李靖黔州刺史田世康合兵攻打蕭銑,但沒有建立功勛。

結交君廓

武德九年(626年),擔任幽州都督。李瑗怯懦無能,沒有擔任將帥的才能,唐高祖擔心他不能稱職,便讓右領軍將軍王君廓輔佐他。王君廓曾經當過強盜,驍勇強悍,陰險狡詐,李瑗推心置腹地倚賴他,答應和他結成親家。

謀反被殺

當時太子李建成圖謀剷除秦王李世民,暗中與李瑗相互交結。李建成死後,唐高祖頒詔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禮乘著驛站的車馬前去徵召李瑗入京。李瑗心裡恐慌,擔心事有不測,便與王君廓商議。王君廓打算捉拿李瑗,藉此建立功勞,便勸李瑗說:“京師事變未知結果,大王是國家宗親,受命守邊,擁兵十萬,怎麼能夠接受使者單身一人的傳召呢?況且趙郡王前已交付獄吏,如今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遭此禍難,大王觀此形勢能自我保全嗎?”因而他與李瑗一起哭泣起來。李瑗相信王君廓的話,說:“現在,我將性命交託給您,決定起事。”於是,他劫持崔敦禮,向他詢問京城中的機密要事,崔敦禮不肯屈服,李瑗便將他囚禁起來。李瑗通過驛站調集兵力,並且傳召燕州(一作齊州)刺史王詵趕赴薊州,與他計議起事。
兵曹參軍王利涉對李瑗說:“大王如今無詔而擅自發兵,這是造反!應當權益應變,以結眾心。如果諸州刺史召之不來,將如何保全自己?”李瑗說:“那該如何是好?”王利涉回答說:“山東豪傑曾受竇建德所用,如今失職而與編戶平民一樣,這些人惟恐天下不亂,如大旱之時盼望時雨。大王如能派遣使者,恢復他們的舊職,隨其所在招募兵馬,諸州如有不從,則立即予以誅討,那麼河北之地就可唾手而得。然後派遣王詵對外聯絡突厥,道經太原南下蒲、絳地區,大王整頓車駕西入關中,兩軍合勢,不出旬月天下可定。”李瑗接受他的建議,將內外兵馬全都交付王君廓指揮。王利涉說:“王君廓反覆無常,不能夠將權柄交託給他,應當及早將他除掉,讓王詵來代替他。”李瑗沒有能夠決定下來。王君廓得知這一消息后,前去見王詵,王詵正在洗頭,握著頭髮便走出來,王君廓親手將他斬殺,提著他的頭顱向大家宣告說:“李瑗與王詵共同謀反,囚禁皇上的使者,擅自徵調兵力。現在王詵已經被殺,只剩下李瑗一人,已是無能為力。你們是寧願跟著李瑗舉族受戮呢?還是打算隨從我獲取富貴呢?”大家都人說:“我們願意隨從您聲討逆賊。”王君廓便率領自己的部下一千多人,翻越西城,進入城內,李瑗沒有發覺。王君廓進入監獄,將崔敦禮放出來,李瑗這才知道王君廓有變,連忙率領數百名親信身著鎧甲而出,在門外遇到王君廓。王君廓對李瑗的部下說:“李瑗叛逆朝廷,你們為什麼要跟隨他赴湯蹈火呢!”大家都丟下兵器,潰散而去。只有李瑗獨自留在那裡,大罵王君廓說:”你這小人出賣我,你也將會自取禍殃的!”於是,王君廓捉住李瑗,將他勒死。李瑗死時四十一歲,王君廓將他傳首京師。朝廷下令將李瑗廢為庶人,絕其宗室屬籍。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曾祖李虎西魏、北周時期八柱國之一,追謚唐景帝,廟號太祖。
祖父李蔚北周朔州總管,追封蔡王,謚號烈。
父親李哲隋朝柱國、備身將軍,追封濟南王。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六十·列傳第十》
《新唐書·卷七十八·列傳第三》
《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五~一百九十一》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劉昫等《舊唐書》:“瑗懦曌,非邊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