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僑

被後世尊為楊氏授姓始祖

楊伯僑(公元前724年~?),僑亦作橋、喬,又名文實。晉獻公詭諸之弟,姬稱次子。時任中大夫。

周襄王(姬鄭)五年(公元前647年),王念其先人功勛,敕封於楊(國名,今山西洪洞縣東南),稱楊侯,敕命楊侯太祖。其六世孫楊道為避難始以祖地楊(邑)為氏,被後世尊為“楊氏授姓”始祖,史稱楊氏正宗,是為天下“楊氏”始祖楊伯橋。

卒謚賢敬。配於氏,生三子,遜、近(字子恭,為邑宰駐守洪洞楊國)、述(字子憲,晉國令尹)。

人物簡介


封於楊地

楊伯僑,又名文實,定悼公子,一說晉武公子,獻公之弟。周襄王(姬鄭)五年(公元前647年),王念其先人功勛,敕封於楊(國名,今山西洪洞縣東南),稱楊侯,敕命楊侯太祖,承繼乃祖爵位,謚賢敬。伯僑長子名文,又名遜,襲侯爵。文生子名突,官拜羊舌大夫,食邑於羊舌,故又稱羊舌突,轄銅鞮、楊氏、平陽三邑。其六世孫楊道為避難始以祖地楊(邑)為氏,被後世尊為“楊氏授姓”始祖,史稱楊氏正宗,是為天下“楊氏”始祖楊伯橋。
楊伯僑
楊伯僑

太子太傅

晉悼公時,叔向以知識淵博,被任命為太子彪之傅,太子彪即位,是為晉平公,叔向以上大夫為太傅。此後,一直活躍在晉國政壇及各諸侯國之間,是春秋時期頗有見識並受到尊敬的政治家,叔向子名伯石,字食我,號曰楊石,任晉國上卿,因得罪晉貴族而遭迫害,子孫隱居華山仙谷避難,后居華陰
卒謚賢敬。配於氏,生三子,遜、近(字子恭,為邑宰駐守洪洞楊國)、述(字子憲,晉國令尹)。

軼事典故


楊氏始祖

有些史籍和楊氏族譜是以伯僑為始祖記載楊氏世系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雲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楊氏,三曰平陽。突生職,職五子:赤、肸、鮒、虎、季夙。赤字伯華,為銅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譽。鮒字叔魚。虎字叔羆,號‘羊舌四族’。叔向,晉太傅,食采楊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