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網際網路

通過衛星提供網際網路接入的服務

衛星網際網路即通過衛星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各國紛紛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並吸引了一批航天及網際網路巨頭湧入。

2020年2月16日,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發星首次實現3分鐘以上通信應用試驗。

2021年2月8日-2月14日,銀河航天聯合新浪微博推出以“跨越宇宙的告白”為主題的節日活動,本次活動通過銀河航天首發星為用戶提供預約發送微博服務,這也是中國寬頻衛星網際網路首次向所有公眾開放。

截至2021年,九天微星完成第七輪融資。衛星工廠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並如期開工,年內可具備批量化生產製造能力。衛星載荷工廠完成立項,預計2021年中在四川宜賓動工。

發展情況


20世紀90年代,湧現出提供通信和網路服務的衛星星座。包括美國銥星、全球星、軌道通信以及比爾·蓋茨所投資的Teledesic在內的多家公司都曾試圖建立一個天基網路、銷售獨立的衛星電話或上網終端,與地面電信運營商競爭用戶。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終於給出了新基建權威說法。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各國情況


中國
2017年,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啟動了衛星智能智造生產線的論證。計劃落地唐山首條脈動式衛星智能智造產線,並於2020年9月1日正式開工。
2020年2月16日,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發星在軌30天後成功開展通信能力試驗,在國際上第一次驗證了低軌Q/V/Ka等頻段通信。工作人員使用手機連接銀河衛星終端提供的WiFi熱點,通過這顆5G衛星實現了3分鐘視頻通話。
美國
以美國為例,SpaceX亞馬遜等公司紛紛布局。SpaceX率先布局巨型星座,並已成功發射420顆衛星,標誌著美國在該領域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面臨挑戰


胡延平指出,“2020年-2030年是中國的窗口期,我們不能只湊熱鬧,只有資本也遠遠不夠,還要解決認知和技術問題。我們在衛星網際網路上已經落後了,需要急起直追。“
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可大致拆解為衛星設計製造、發射、運營與服務等環節。在衛星設計製造方面,中國民營企業技術能力、產能等方面仍舊不足。此前ofo計劃發射的衛星就是一家名為九天微星的創業企業研製,九天微星CEO謝濤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8年九天微星發射了8顆衛星,並且這些衛星入軌后都“活著”,這在中國還算不錯,但他坦言“和星鏈的一箭60星相比,差距還很大。“
在發射技術與成本方面,胡延平指出,中國企業的成本是國外最先進水平的4-10倍。中國企業每公斤發射成本在5000-1萬美元,而SpaceX的每公斤發射成本僅為2000美元。
實際上,SpaceX成本領先背後是技術的領先。該公司掌握了一箭多星技術和火箭重複利用技術,這極大降低了單顆衛星的發射成本,同時讓衛星組網的進度大大加快。6月3日和13日,SpaceX通過獵鷹9號火箭連續成功發射了第八批60顆星鏈衛星和第九批58顆星鏈衛星,SpaceX累計發射的星鏈衛星已經達到540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