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望月的結果 展開
望月
漢語詞語
望月是漢語辭彙,解釋為望日的月相;滿月。
望月[漢語詞語]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縛麻蒿以自照。”
2、仰望月亮。
南朝 宋謝庄 《宣貴妃誄》:“望月方 娥,瞻星比婺。”
天文學名詞。月的距角成180°,即日月黃經相差180°,此時地球在日月之間,月之光面適與地對,自地球視月,恰是正圓,稱望月。也稱滿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選自《王司馬集》卷八。王建(約767-830),唐代詩人,曾任陝州司馬,有《王司馬集》。
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全唐詩》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詳,其友。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雜訊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後進入了睡鄉。
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樹棲鴉”,主要應該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後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鍊,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託了月夜的寂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句詩讓我聯想到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於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你看他選取“無聲”二字,那麼細緻地表現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豈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白兔呢,那揮斧的吳剛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詩句帶給我們的是多麼豐富的美的聯想。
明月當空,難道只有詩人獨自在那裡凝神注望嗎?普天之下,有誰不在低回賞月,神馳意遠呢?於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明點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瞭望月者的範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並不採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儘管也在望月,卻並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情痴,手法確實高妙。
在鍊字上,1.一個“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絕。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殷璠《河嶽英靈集》卷上贊王維詩“著壁成繪”,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這一評語也可移之於評一切有意境的唐詩。正因為如此,所以歷代畫家喜作唐人詩意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它的背景為曲岸遠山,長空明月。畫面中心是一處臨水的勝游之地,曲欄圍著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葉梧桐樹上有幾隻棲鴉,樹旁生長著枝葉婆娑的秋桂。樹下五人,兩人望月而語,談興正濃。旁一戴襆頭揮扇的官員和一帶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貫注地聆聽他們談天。整個畫面遠近主從。層次井然,有動有靜,和諧統一,頗為傳神。但這幅版畫僅是畫家別出心裁構想出的意境,而且它對全詩點睛之筆——秋思未作充分表達,實是美中不足。在這一點上,詩歌語言的藝術顯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李白
唐詩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常見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一版本雖然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個別字詞後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國流傳廣泛,並被收錄於各版本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以下按照該詩原文做相關註釋:
1. “牀”同“床”。
2. 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其中第一句均作“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舉頭望山月”;元蕭士斌《分類補註李太白集》、明高木秉《唐詩品彙》也都是如此。這首詩的變化和分歧主要是出現在明、清兩代,明代趙光等在萬曆刊本的《唐人萬首絕句》首先對此作了修改: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而在清代王士真《唐人萬首絕句選》、沈德潛《唐詩別裁》里,又產生了變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一直到了乾隆年間,在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里,才真正將第一、第三兩句的變化完整放在一起;經過其“發揚光大”,終於成為了我們今天所耳熟能詳的《靜夜思》。
3. 宋人一直推崇唐詩,其收錄編輯甚有規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誤傳差錯相對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靜夜思》應該是可靠準確的;在清朝玄燁皇帝親自欽定的權威刊本《全唐詩》中,也並沒有受到前面同時代不同刊本的影響而對此詩作任何修改。
4. 中華書局的《全唐詩》也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床”的釋義
1)指井台。參考資料:《新課堂作文》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2)魏明倫表示,《靜夜思》家喻戶曉,但研究者對這首詩卻一直爭論不休,焦點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認為“床”應作坐具解釋,有的認為“床”應作睡眠之床,學者認為“床”應作井欄解。其實,《靜夜思》中的“床”確為井欄,而且“井”這一民俗意象是全詩的核心意象。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卧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卧具。
5)馬未都先生提出觀點: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 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的睡覺的床(寢具)。澄清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的詩文。如果解釋為我們睡的床,那麼就很難看見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