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二級學院

徠重慶大學法學院(Chongq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依託學校綜合學科的優勢,以及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的良好機遇,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重慶大學法學院始建於1945年,是當時重慶大學6大學院(文理工商法醫)之一,1952年全國高等教育結構與布局調整,重慶大學法學院調出重慶大學,與兄弟院校法學院系組建成立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重慶大學恢復法學本科招生,隸屬貿易及法律學院,2002年恢復成立法學院。

截至2016年7月,學院擁有教職工60人,博士後進站30餘人,擁有本科生近500人,碩士研究生700餘人、博士研究生100餘人,外國留學生20餘人。

歷史沿革


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法學院始建於1945年,是當時重慶大學6大學院(文理工商法醫)之一,法學院下設法律系、經濟系、政治系,先後由翟晉夫先生、羅志如教授、潘大逵教授任院長,當代著名國際法學家王鐵崖先生也曾在本院任教。
1998年設立法律系,2000年三校合併成立新的法律系並成功申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和法理學碩士點,2002年恢復成立法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專業介紹主要課程就業方向
法學專業(文理兼收)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熟悉國家有關方針和政策;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具有從事法學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掌握現代科技知識並具有較高的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勇於開拓創新、有較好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從事法律實務、法學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民法、合同法、物權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司法、經濟法、金融法、財稅法、證券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房地產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票據法、律師與公證制度、法律英語等。可在企業、律師事務所、公檢法、黨政機關及高等院校從事法學實際工作及教學科研工作。

學科體系

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法學院設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擁有法學本科專業、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法學本科專業系重慶市高校特色專業和“三特行動計劃”建設專業,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學科成果
學院依託重慶大學作為擁有研究生院的綜合性大學優勢,加強了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與融合,在刑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特色與優勢。經過辛勤耕耘和持續發展建設,重慶大學法學院已積聚了較為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辦學經驗,並薈萃了一批法學界具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已經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廣泛影響,享有良好聲譽的法學教育與研究基地。
2005年建成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6年建成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7年建成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學位授權點(JM);
2008年法學學科成為我國西部唯一的“211工程”建設單列學科;
2009年建成博士后流動站,法學本科專業成為重慶市特色專業;
2010年成為重慶大學“985工程”建設單列學科;
2011年建成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成為重慶市重點學科;
在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法學學科位列全國第11名17位;
在武書連201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法學二級學科排名中,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科位列全國第1名。
2015年法學學科以優秀成績通過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綜合驗收;
法學院與城環學院等聯合成功申報重慶市特色學科群;
2016年法學一級學科進入重慶大學“一流學科重點培育行列”;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科團隊進入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國家智庫)。
學科排名
2009年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法學位居全國第19位(小法學)。2011年,武書連版中國大學排名中,重慶大學法學院位居全國第19位(大法學)。2011年12月,根據武書連主持的《2012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公布的最新數據,重慶大學法學院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學科在2011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法學二級學科同學科中排名第一。獲得第二名的是武漢大學、第三名的是北京大學,第四名是清華大學,第五名是中國人民大學,第六名是中國政法大學。
學科名稱排名等級校名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A++重慶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2A++武漢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3A++北京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4A++清華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5A+中國人民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6A+中國政法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7A+中國海洋大學
重慶大學法學院擁有法學本科專業、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法學本科專業系重慶市高校特色專業和“三特行動計劃”建設專業,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建有多個創新實踐教學團隊,設有法學實踐教學中心、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兩個模擬法庭、多個案例討論室,建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精品課程3門。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等60餘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多個校外法學教育實習基地。
法學一級學科系重慶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第11名第17位,進入重慶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重點培育學科”行列。學院擁有國家“985”工程研究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2個。2015年新增省部級基地1個(重慶市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獲批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牽頭成立“重慶大學國家網路空間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全國首個)。
重慶大學法學院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優勢,聚集了一批法學界具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廣泛影響、享有良好聲譽的法學教育與研究基地。

師資隊伍

學院通過培育與引進,已形成一支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7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5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佔比85%以上,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佔比70%以上;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特支計劃1人,重慶市英才計劃學者2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人,重慶市“十大法治人物”1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專家2人、提名1人,重慶市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工作人才1人,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2人。
學院教師中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全國性二級學會會長(副會長)、省部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專家顧問等職務的達近30人次,其中擔任全國二級學會會長1人、副會長6人、省部級機構專家顧問9人。被聘為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法律顧問2人,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1人,重慶市人大立法諮詢專家7人,市政府立法評審委員會委員4人,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及中基層人民法院諮詢專家人次20餘人次,區縣黨政部門法律顧問10餘人次,重慶仲裁委員會仲裁員20人。
師資資源
除了該院擁有博導13名以外,重大法學院還擁有以下教師資源:
(1)特聘教授:比如西南政法大學李昌麒教授,重慶市委黨校張正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陳衛東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騰教授,日本訴訟法學泰斗、東京大學新堂幸司教授。
(2)客座教授:如日本大阪學院大學全理其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張衛平教授,台北大學著名法學家陳慈陽教授、義大利比薩聖安娜高等大學教授、世界著名國際法教授de Guttrey。
(3)兼職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副首席檢察官沈仲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強世功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學部召集人張文顯教授
(4)榮譽教授:比如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亞美法學研究所所長柯恩(Jerome A.Cohen)教授。
此外,重慶大學法學院十分注重與海內外法學界的交流與合作。已與日本、美國、英國、德國、荷蘭、奧地利、韓國、義大利等國家及我國香港地區、台灣地區的著名大學法學院建立學術交流關係。每年都派教師出國做訪問學者、攻讀博士學位、參加學術會議、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同時也邀請了許多知名專家來我校作學術講座或任教。
博士生導師名單
專業編號專業名稱博士生導師
030101法學理論程燎原、馬勝榮
030102法制史張曉蓓
030103憲法與行政法學陳伯禮
030104刑法學陳忠林、焦艷鵬
030105民商法學張舫、齊愛民、宋宗宇、袁文全、李曉秋
030107經濟法學胡光志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陳德敏、黃錫生、秦鵬、唐紹均
030109國際法學曾文革、楊署東
030120知識產權法齊愛民
碩士生導師名單
專業編號專業名稱指導老師
030101法學理論程燎原,侯茜,陳靜熔,賈煥銀,喻中
030102法律史張曉蓓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陳伯禮,王本存,徐繼敏
030104刑法學陳忠林,焦艷鵬,高飛,牛建平,肖洪,周國文
030105民商法學張舫,齊愛民,宋宗宇,劉丹,李曉秋張小強,袁文全,王莉
030106訴訟法學楊春平,蔡維力
030107經濟法學胡光志,謝甫成,陳晴,林全玲,靳文輝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陳德敏,黃錫生,秦鵬,張才琴,唐紹均
030109國際法學曾文革,楊署東,周超,吳雪燕
030120知識產權法齊愛民,張小強
410100法律碩士
410200法律碩士
院內博導:
佀化強、齊愛民、黃錫生、胡光志、陳忠林、焦艷鵬、陳伯禮、秦鵬、陳德敏、程燎原、曾文革、宋宗宇、張舫、楊署東、唐紹均、張曉蓓、李曉秋。
兼職博導:
陳衛東、馬勝榮、袁文全。
徠院內碩導:
張才琴、黃暉、王江、唐仙麗、劉丹、蔡維力、楊春平、王莉、牛建平、謝甫成、周國文、侯茜、肖洪、高飛、陳晴、王本存、陳靜熔、賈煥銀、周超、靳文輝、吳如巧、董正愛。
兼職領導:
張波、張小強、楊澤延、袁文全、胡堅。

人才培養

教學設施
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基礎。學院始終重視各種教學條件的建設與改善。重慶大學法學院擁有較為完善的先進教學設施,如法學圖書館、法學實踐教學中心、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兩個模擬法庭、多個案例討論室模擬法庭,多媒體數字閱覽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院內區域網等。
學院還購買了lexisnexis網站的使用權,師生可以通過該網站了解世界各國的法律法規和判例。隨著學院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法學院的教學條件也將不斷得到新的改善。
發展目標
成為重慶大學建設國際一流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一環,成為中國最好的法學院之一。
根據教育部2010年有關部屬高校法學專業(小法學)的排名情況,重慶大學法學院已經在國內排名19位,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從幾百名到前二十名,崛起速度非常令學院振奮。
2011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排名校名等級
1中國人民大學A++
2北京大學(微博)A++
3武漢大學(招生辦)A++
4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A++
5清華大學A++
6吉林大學A++
7西南政法大學A++
8復旦大學A++
9華中師範大學(招生辦)A++
10中山大學A++
11南京大學(招生辦)A++
12華東政法大學A+
13廈門大學A+
1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微博)A+
15浙江大學A+
16
山東大學(微博
招生辦)
A+
17南開大學A+
18北京師範大學A+
19
重慶大學(微博
招生辦)
A+
20南京師範大學A+
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
法學院恢復建立10年以來,已經成為在國家中西部,甚至全國範圍內具有廣泛學術影響的重要法學研究與教學基地。同時,重慶大學法學院也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法學學子,如:2006屆法學博士生秦鵬(現任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屆訴訟法學博士段文波(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事訴訟法教研室副主任)、2000屆法學本科校友冉克平(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等等。
重慶大學法學院法學一級學科進入重慶大學“一流學科重點培育行列”,已經成為重慶大學建設成國際一流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一環,在校內人文社科領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學院也是重慶大學大力發展的院系之一。隨著重慶大學建設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的進程,重慶大學法學院也必將成為中國最好的法學院之一。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西部環境資源保護法制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黃錫生副主任:秦鵬、唐紹均。
重慶市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首個高校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齊愛民。
重慶大學生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陳德敏。
重慶大學建築與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宗宇。
地方經濟立法研究所,負責人:許明月。
重慶大學國家網路空間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齊愛民。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環境法學院——全球環境法教學與研究高級培訓基地,負責人:黃錫生秦鵬。
重慶大學法學院“一帶一路”倡議國際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曾文革,副主任:楊署東、張路,執行主任:吳雪燕。
重慶大學法學院廉政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西蓉,副主任:張燕曾,文革執行主任:張路。

科研成就

國家級項目26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
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精品課程3門;
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30餘項。

學術交流

學院高度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法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鼓勵支持教師到國外高校訪問學習,選派學生到境外高校交流學習。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天普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格林菲斯大學等高校法學院專家近年先後來院訪問、舉辦學術講座以及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洽談。
2017年以來,學院JESSUP辯論隊連續四年在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三次獲全國一等獎、一次獲全國二等獎,兩次獲得進軍美國華盛頓全球總決賽的資格。在第58屆Philip.C.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的全球總決賽中,獲得全球最佳書面訴狀排名第九名,亞洲及中國參賽隊伍並列第一名。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院長黃錫生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科、隊伍、財務工作
副院長秦鵬負責研究生教學工作
王本存負責本科生教學工作
靳文輝負責科研、產學研、培訓工作,協助院長分管學科、人事(含博士后)工作
院長助理吳如巧協助管理本科生教學工作
王江協助管理研究生教學工作
劉乃梁協助管理科研工作
院辦主任劉力強負責學院辦公室管理工作
黨委書記劉西蓉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隊伍建設、思想政治、宣傳信息、綜合治理、統戰工作、離退休工作以及辦公室、辦公設備、檔案等行政工作
黨委副書記劉淳分管學生工作,協助書記分管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外事、校友等行政工作
黨委委員黃錫生負責綜合治理工作
秦鵬負責保密工作
王本存負責安全工作、青年工作
靳文輝負責意識形態、信息工作
專職組織員劉勇負責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及學院黨委安排的工作

機構設置

重慶大學法學院
重慶大學法學院

聯繫方式


地址:中國▪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174號重慶大學B區法學樓
郵編: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