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

領導者素質核心

領導力(Leadership)指在管轄的範圍內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的能力,比較常見的領導力開發方法包括CEO12篇領導力提升、EMBA及EDP項目等。領導力與組織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常常將領導力和組織發展放在一起,衍生出了更具實戰意義的課程《領導力與組織發展》。

領導力心理學是徠以心理學為基礎、以管理應用為實踐、以組織實驗為依託,塑造管理者領導魅力的學科;重新審視管理者的誤區,突破管理瓶頸,改善管理氛圍;培養管理工作中讓別人說“是”的能力-----讓否定、拒絕、抵抗、放棄變成認同、接納、支持、執行;應用於領導、管理、溝通、團隊、策劃、營銷等諸多領域。

專家觀點


應用心理學專家季鍇源教授認為:“政治領袖、組織的領導者、管理者、營銷人士都應該成為優秀的領導力心理學專家。”季鍇源教授引入芬蘭CESIM領導力版權課程《魔方影響力》,組織研究並開發了中國的領導力心理學課程。
儒學領導力創始人錢錦國老師認為,儒學領導力學說,並將所學用於工作實踐,從中探尋符合人性規律的、普適性的領導力發展之道和實現永續經營的根本路徑。
第一部分:從管理者向領導者轉型
知識型、服務型企業中,知識型員工的比例增大,管理的制度化強制性的執行方式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亟待更新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創新理念,即要求管理者向卓越的領導者轉型。
第二部分:領導者與影響力。領導力大師:
領導力的本質就是影響力。影響力的ABC理論:態度、行為、認知。領導力心理學權利的影響力和非權力的影響力。1、權力的影響力:信息權、關照權、法定權、獎賞權、關聯權、強制權;2、非權力的影響力:互惠、一致、認同、喜好、專家、短缺。
第三部分:心理學影響力。
由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影響力心理學等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心智而導致影響能力、領導能力、說服能力的本質提升,改變管理者在領導方面固有的心智模式。例如:觸發特徵、對比效應、門檻效應、需求原理、心智模式、認知協調等。
第四部分:非權力影響力。
互惠原理:人們很輕易地就會答應一個在沒有負債心理時一定會拒絕的請求。即使是一些平時頗具影響力的因素,與它一比也會相形見絀的;一致原理承諾和一致的效應,是達到自我影響和影響他人的有效手段,我們依賴承諾的抑制標準來工作和生活,來作為主要的價值評判體系。
認同原理: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們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的時候,我們周圍的人的做法對我們決定自己應該怎麼行動都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權威原理:當人們面對比自己擁有更多信息、更多權利或者決定著獎懲情況的權威人物時,人們更多的會按照權威人物的意志做出決定。喜好原理:人們總是比較願意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提出的要求。短缺原理:當一樣東西很稀少或正在變得很稀少時,人們會認為它的價值很高或正在變得更高。

定義


領導力
領導力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enger)博士說:“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
通用汽車副總裁馬克·赫根(Mark Hogan)對領導者的描述:“記住,是人使事情發生,世界上最好的計劃,如果沒有人去執行,那它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努力讓最聰明,最有創造性的人們在我周圍。我的目標是永遠為那些最優秀,最有天才的人們創造他們想要的工作環境。如果你尊敬人們並且永遠保持你的諾言,你將會是一個領導者,不管你在公司的位置高低。”
“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組有思想和關心的公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事情的確就只是這樣。”——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領導力就像美,它難以定義,但當你看到時,你就知道。——沃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
“領導能力是把握組織的使命及動員人們圍繞這個使命奮鬥的一種能力;領導能力的基本原則是:
* 領導力是怎樣做人的藝術,而不是怎樣做事的藝術,最後決定領導者的能力 是個人的品質和個性;
* 領導者是通過其所領導的員工的努力而成功的。領導者的基本任務是建立一個高度自覺的、高產出的工作團隊;
領導能力是領導者的個體素質、思維方式、實踐經驗以及領導方法等,這些影響著具體的領導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和行為的總和,領導能力是領導者素質的核心。
組織經理人有三個必備核心:專業知識、管理技巧及領導能力,目前國內大多數培訓都以專業知識和管理技巧為主,影響力最大、最為重要的領導力培訓卻十分匱乏。作為未來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國急需一批擁有國際化領導力知識和視野的高素質領導者,卓越領導力學院首席執行官、亞太領袖發展協會創辦人陳建宏表示。
“領導力的研究持續了近百年,仍能發現錯誤的模式和錯誤的觀念。”美國瑞津大學的領導力專家貝克博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領導人做決策的時候,往往喜歡制定五年目標,十年目標,然後圍繞著目標去制定計劃進行實施,但常常忽略的一點就是外界因素的變化,常常導致目標的難以達成。
以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的IT行業為例,當某個新產品誕生時,企業所制定的策略往往會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內失去意義,這也對企業的領導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企業領導力已經難以滿足當今企業的管理需求,中國企業家亟需掌握國際化的領導力知識和視野來裝備自己。”

主要類型


領導力在領導系統中是一個根本性、戰略性的範疇,是領導者憑藉其個人素質的綜合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對特定個人或組織所產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保持組織卓越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今時代,領導力已經成為綜合領導能力不可缺少的構成因素之一。鑒於領導力對組織產生的巨大影響力,各國研究者對於領導力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產生了多種領導力理論。領導力的研究機構主要分幾類,一類為國有研究機構(如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一類為合資研究機構(如伯特諮詢),第三類為國際研究機構(如SHRM)。相對而言,國有研究機構更具學術性,合資研究機構更務實,而國際研究機構則更著眼未來。
變革型和交易型領導力
變革型領導力具有強適應性,高可塑性,強靈活性等特點,它能夠使團隊及企業在快速變化、具有高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中更高效地生存與發展。雖然變革型一交易型領導力的研究已經開展了20多年。但在概念,結構,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有待發展的窄間。楊凱,馬劍虹對變革型和交易型領導力研究進行了歸納與評價。首先,楊凱,馬劍虹對變革型—交易型領導力的概念及定義進行了闡述,楊凱,馬劍虹認為變革型—交易型領導力並不屬於領導行為理論,因為變革型領導力中最核心的一項—魅力領導,是很難用行為來描述的,很難通過培訓來進行顯著改善。變革型一交易型領導力是一種對於領導力的有效分類,它通過對領導的風格,上下級問的互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進行了分類,它其實包括了以上三種理論的全部,與特質理論、行為理論或權變理論不在同一個維度上。
楊凱,馬劍虹從研究思路的角度總結以往領域的研究,認為變革型—交易型領導力研究可分為四類:變革型—交易型領導力的有效性比較,“輸入—過程—輸出”範式研究,領導—員工—任務情景匹配研究,變革型—交易型領導力的預測因子研究。
變革型領導力的組成結構由Bass等人大量的定性分析(訪談)和定量分析(因素分析)而得出並製成“多因素領導力問卷”(MLQ)。它包含了變革型領導力和交易型領導力各個維度的評定項目。其中變革型領導力包含了以下4個維度,即模範影響、鼓舞動機、智力激發、個性化關懷。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變革型領導力與團隊績效呈顯著正相關(Howell 1993,Schaubroeck 2007,Dvir 2002),交易型領導力同樣也被證明能夠積極預測團隊績效(Kahai 2003L9』,Sosik 1997),甚至在一些苛刻的任務情景下也有相關研究證明了這些結果。
同時楊凱,馬劍虹通過研究得出變革型領導力與交易型領導力都能夠積極地預測團隊任務績效,消極領導力與任務績效呈負相關,雖然並沒有達到統計學顯著水平,但研究結果的方向都支持了實驗假設。
願景型領導力
Bemais和Nanus總結出變革型組織中領導者常用的四種策略,與Bass的理論相比較,該理論的重點不在領導者對追隨者的關懷與支持,而強調領導者本身如何在了解員工的前提下建立組織共同奮鬥的願景。因此被命名為願景型領導理論。該理論闡釋了願景型領導者的有效行為和重要特質,還用大量篇幅描述他們所擔當的“組織設計師”角色,指出領導者行為不僅旨在激發追隨者動機。還出於構建組織文化目的。
Sashkin的願景型領導理論最初建立在Bennis和Nanus研究基礎之上,經過多次修訂、擴展,其研究成果反映在不同版本的測評工具“預導者行為問卷/ 願景型領導者LBQ(Leadership Behavior Quesfiormair/The Visionary Leader)”和“領導概貌TLP(Vae Leadership Profite)”中。2003年版的願景型領導理論詳細論述了4種行為方式(交流、建構信任、關懷追隨者和創造授權機會)、3種個性特徵(自信,授權和有遠見)和1個情境因素(組織文化)。
安全領導力
杜學勝等人對企業安全領導力研究進行了總結。根據一般的領導概念,引申得到安全領導的概念,即安全領導(safety leadership)是某個人指引和影響其他個人或群體,在完成組織任務時,實現安全目標的活動過程。對於企業安全生產來講,安全領導和安全管理是互為補充、不可缺少的。安全管理決定了企業安全管理系統的實施和運行,而安全領導則決定了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吳聰智認為安全領導力有3個組成要素,即安全指導、安全關心和安全控制,安全指導和安全關懷屬於變革型領導力範疇,而安全控制則表現為交易型領導力的特徵。安全指導是指領導者的模範帶頭作用,安全關懷是指領導者對下屬的尊重和信任,而安全控制是指領導者制定安全規則、糾正違章行為以及注重安全績效。
0’Dea和Flin認為安全領導有4個重要議題:1)能見度:領導者出現在工作場所及領導典範的可見程度,包括工作任務的參與,貫徹執行規則及公司安全政策,以及扮演安全形色楷模。2)關係:通過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傾聽員工的心聲,採納他們的建議,發展開放、坦誠及信賴的關係,隨時保持門戶開放的政策。3)員工參與:員工參與到安全計劃和決策有利於提高員工的自主權和責任。4)主動管理:包括在安全事務方面採取行動,對意外事故採取適當的後續行動,獲得員工及下屬的支持,建議有效的對策及獎勵系統,以及為事故報告建立開放的氣氛。
無形領導力
在西方,“無形領導”一般包含共同的驅動目標、個體成員對目標的崇高信仰和感情投人、匯聚集體力量的人力資源、超越個人利益的意願等方面的含義。賀善侃從領導力的構成、本質和實施途徑出發,在拓展“無形領導”含義的基礎上,從“無形領導力”這一角度對領導力作出一些新的闡釋。賀善侃認為無形領導力作為一種文化力,構成領導力的靈魂,決定著決策力和執行力;作為一種影響力,體現領導力的實質;作為一種領導魅力,實施領導力的有效通道。

領導力軟體


領導力[領導者素質核心]
領導力[領導者素質核心]
日事清是領導力軟體,旨在提升leader領導力。
時間戳是領導力軟體。

模型


評價期許

領導力[領導者素質核心]
領導力[領導者素質核心]
作為一個領導者,究竟需要哪些能力呢?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 對領導人做出如下的一些評價和期許:
領導人要有超速成長的能力,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走在隊伍的前列;
領導人應該高瞻遠矚,能夠鑒常人之所不能鑒,能夠為常人所不能為;
領導人應該能選賢任能,可以把優秀的人才與企業的財和物聚合在一起,創造業績;
領導人應該能不斷地複製自己,帶隊育人;
領導人應該有超常的績效;
領導人應該會凝聚人心,使人們心甘情願地跟他走,擁有大批的追隨者。

六種能力

如果人們對以上的特質不是停留在感覺的層面、印象的層面,而是把它們抽象出來,就會構成一個領導力模型。這個領導力模型具體包括以下六種能力:
學習力,構成的是領導人超速的成長能力;
決策力,是領導人高瞻遠矚的能力的表現;
組織力,即領導人選賢任能的能力的表現;
教導力,是領導人帶隊育人的能力;
執行力,表現為領導人的超常的績效;
感召力,更多地表現為領導人的人心所向的能力。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開始進入美國工商企業界、著名學府的MBA、500強企業的團隊建設、中小業主的決策管理、職業經理人的事業發展、人際關係及個人成長等,並在現今成為風靡全球,對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的管理工具。
眾所周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您是否能準確的判斷他人的行為動機呢?
您是否能有效的挖掘員工的內在潛質呢?
您是不是覺得指揮別人做事越來越沒有效果呢?
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如何辨識人才並有效的運用人才是企業致勝的關鍵。
使人者,器之。——《論語。顏淵》
(使用人,按照各人的才能合理使用。器之,按各人的才能合理使用。)
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
管理的核心是人,如何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令團隊成員自動自發的工作,成為了管理者核心能力的體現。
世上有兩件事情最困難:1、改變自己,2、改變別人。很多的管理者能統領千軍萬馬,唯獨管理不好自己,而恰恰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有效管理團隊的開始。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掃去什麼?是個關鍵,當我們被內在的主觀的認識填滿時,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這個主觀的判斷,恰恰受我們性格的左右。認識自身性格中的盲點,是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也許這是許多管理者容易忽略的一點,但恰恰作為團隊影響力中心的管理者的覺醒程度,對團隊的管理效率具有決定性作用。
“自我管理從哪裡開始?”
“我需要改善哪些方面,才能更好的提升我的領導力?”
“怎樣才能有效的提升領導力?”
是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比學習本身更重要!有方向性的提升比提升更重要!
太極拳的精髓在於“四兩撥千金”,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和一個足夠長的硬棒,我可以撬動地球!”那麼作為我們的管理者,那個有效的支點在哪裡呢?

四個維度


所謂領導力,就是建立願景目標的能力,是使自己與他人承諾於企業長期成功的能力,是激發他人自信心和熱情的能力,是確保戰略實施的能力。受益於全球標桿企業的領導力課題研究成果,作者結合幾年來訪談眾多企業高層的發現,為中國企業領導者建立了四維領導力模型:價值取向、趨勢把握、組織運營和人才發展。作者將透過領導者的績效差距分析他們的能力差距,設計出有效的能力發展方案。同時,作者也希望這個模型能夠成為幫助組織發展的實用工具,對組織培養和保留關鍵人才,進而發展和鞏固組織的核心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四維領導力
四維領導力
第一維度:明道——價值取向
一、自我領導
二、共啟願景
三、學習型組織
第二維度:取勢——趨勢把握
一、戰略思維
二、有效決策
三、創新與變革
第三維度:優術——組織運營
一、績效管理
二、制度構建
三、流程管理
四維領導力
四維領導力
第四維度:樹人——人才發展
一、識人用人
二、有效指導
三、激勵人心

儒學領導力


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中國現有的一切都是以傳統為基礎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代很多外國思想家正在反思社會的運行模式和走向,並感覺到了其中的潛在危機。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結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國,而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和重要性必將日益顯現出來,這一點已經有所表現。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性的文化,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
錢錦國對儒學思想和智慧進行深入研究,首創儒學領導力學說!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哲學從闡釋世界與人生最本源的規律出發,得到了對領導理論最精闢的闡述和分析,並且對領導的內涵做出了最為本質和精準的界定。 “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明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當代發展儒學思想主要用於企業的管理,應用儒學思想延伸出的領導力智慧是當代企業領導者的必修課,在於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已經成了當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以儒學(兼具道家)智慧為根基、以西方領導力理論為架構、以歷史典故和現代企業案例為佐證,具有道術兼備、古今相合、中西融會的特點!

塑造方法


第一步,為部下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
第二步,幫助部下制定實施計劃。
第三步,輔導部下掌握工作技能。
第四步,制定高效科學的工作流程。
第五步,定期檢查督導部下的工作進展。
第六步,實施公平合理的績效評估。
第七步,指導部下撰寫工作報告。
第八步,按季度為上級提供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原則


願景比管控更重要
吉姆·柯林斯著名的《基業長青》一書中,作者指出,那些真正能夠留名千古的宏偉基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令人振奮、並可以幫助員工做重要決定的“願景”。
願景就是公司對自身長遠發展和終極目標的規劃和描述。缺乏理想與願景指引的企業或團隊會在風險和挑戰面前畏縮不前,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不可能擁有堅定的、持久的信心,也不可能在複雜的情況下,從大局、從長遠出發,果斷決策,從容應對。
一些人錯誤地認為,企業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將100%的精力放在對企業組織結構、運營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上。這種依賴於自上而下的指揮、組織和監管的模式雖然可以在某些時候起到一定效果,但它會極大地限制員工和企業的創造力,並容易使企業喪失前進的目標,使員工對企業未來的認同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為企業制定一個明確的、振奮人心的、可實現的願景,對於一家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其重要性更為顯著。
處於成長和發展階段的小企業可能會將更多精力放在求生存、抓運營等方面,但即便如此,管理者也不能輕視願景對於凝聚人心和指引方向的重要性;對於已經發展、壯大的成功企業而言,是否擁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就成為了該企業能否從優秀邁向卓越的重中之重。
信念比指標更重要
每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都應當把堅持正確的信念,恪守以誠信為本的價值觀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某些數字上的指標或成績,或一切決策都從短期利益出發,而放棄了最基本的企業行為準則。相比之下,正確的信念可以帶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反之,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短期指標上,雖然有機會獲得一時的成績,卻可能導致企業發展方向的偏差,使企業很快喪失繼續發展的動力。
成功的企業總是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例如,Google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永不滿足,力求最佳”。Google 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指出:“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確解用戶之意,解決用戶之需”。對於搜索技術,Google不斷通過研究、開發和革新來實現長遠的發展,並致力於成為這一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儘管已是全球公認、業界領先的搜索技術公司,Google仍然矢志不移地堅持“永不滿足”的信念,不斷實現對自己的超越,奉獻給用戶越來越好的搜索產品。
人才比戰略更重要
在21世紀,無論怎樣渲染甚至誇大人才的重要性都不為過。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21世紀的主流經濟模式是人才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經濟。擁有傑出的人才可以改變一家企業、一種產品、一個市場甚至一個產業的面貌。例如在Google,公司最頂尖的編程高手Jeff Dean曾發明過一種先進的方法,該方法可以讓一個程序員在幾分鐘內完成以前需要一個團隊做幾個月的項目。
領導力
領導力
他還發明了一種神奇的計算機語言,可以讓程序員同時在上萬台機器上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極為複雜的計算任務。毫無疑問,這樣的人才對公司來說是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的。
對於21世紀的企業管理者而言,人才甚至比企業戰略本身更為重要。因為有了傑出的人才,企業才能在市場上有所作為,管理者才能真正擁有一個管理者應有的價值。沒有人才的支持,無論怎樣宏偉的藍圖,無論怎樣引人注目的企業戰略,都無法得以真正實施,無法取得最終的成功。
因此,企業管理者應當把“以人為本”視作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不遺餘力地發掘、發現人才,將適合企業特點的優秀人才吸引到自己身邊。通常,一名經理人如果不能將10~50%的工作時間投入到招聘人才的工作中,那麼,他就無法讓自己的團隊獲得持久的動力,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經理人。當然,這裡所說的“招聘”並不僅僅限於直接的面試和聘用行為,它也包括更多地結識業內的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路,以便從中發現更多、更好的人才。
好的管理者重視員工的成長,給予人才最大的發展空間,為人才提供足夠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例如,我開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和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時,僱用的人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這些畢業生都非常聰明,擁有很好的發展潛力,都是來自中國各名校的頂尖人才。
但是,他們普遍缺乏工作經驗。於是,我對他們採取的是“指導培養”的原則:記得在微軟中國研究院時,每一位新員工加入后都會經歷3個月的培訓,我使用自己親自為他們設計的課程,一節課一節課地為他們講解各種相關的知識、經驗。
而在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培訓的時間更長:包括各種課程、到總部3個月的培訓、甚至公司還願意出學費讓員工到斯坦福大學讀碩士。當然,公司安排的培訓並不是純粹的課程學習,同時也要求員工很快投入到具體的項目工作中。在員工剛加入的初期,優秀的領導者會盡量分配給新員工一些不是特別緊急的項目,並允許他們在項目中犯錯誤、積累經驗。經過這種實踐與學習緊密結合的培訓,幾乎每一位新員工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很快就適應了實際工作的需要。
團隊比個人更重要
在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中,團隊利益總要高過個人。企業中的任何一級管理者都應當將全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部門利益其次,個人利益放在最後。
這樣的道理說起來非常明白,但放到實際工作中,就不那麼好把握了。例如,許多部門管理者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和自己的團隊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而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公司的整體戰略方向和整體利益。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如果公司無法在整體戰略方向上取得成功,公司內部的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團隊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而團隊無法成功的話,團隊中的任何個人也不可能取得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成功。
團隊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作為管理者,還應該勇於做出一些有利於公司整體利益的抉擇,就算對自己的部門甚至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損失。
此外,管理者應該主動扮演“團隊合作協調者”的角色,不能只顧突出自己或某個人的才幹,而忽視了團隊合作。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各部門不積極配合,互相推諉的情況,我就會給大家舉打籃球的例子:“公司里的一個團隊和籃球場上的一支籃球隊其實是一樣的。打籃球時,後衛不能脫離整個團隊獨來獨往,不同位置的隊員需要按照戰術安排緊密配合,互相支持,這樣才能贏得比賽。
在我們的工作中,市場人員需要幫助產品部門尋找產品的合適定位,要為銷售部門提供潛在的客戶信息,而管理者會承擔起教練的角色,為整個團隊制定合適的戰術。你們能夠想象,籃球教練在布置戰術時只是一對一地與每個隊員單獨討論嗎?那樣的話,後衛不知道前鋒在想什麼,前鋒不知道後衛的助攻策略,球隊不輸球才怪!”
最後,公司的中層管理者要善於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讓自己成為老闆和員工之間溝通、協調的橋樑,而不要讓自己與老闆或員工對立起來。例如,有一些管理者很容易陷入對自身角色的誤解,他們要麼把自己和“僱主”等同起來,與“僱員”做利益上的對抗,或者把自己視作普通員工,與老闆對立。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其實,中層管理者既代表公司利益,也代表員工利益,他們應該:
認識到自己的中間角色,不要和員工一起盲目、片面地指責公司,也不要成為高高在上的監管者,對員工指手畫腳。
以公司的整體利益為先,主動扮演協調人的角色,既考慮公司發展的需要,也為員工的個人需求著想,解決好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讓公司的整體協作效率達到最高點。
自己做了決定后,就要勇於承擔相關的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到員工、老闆或公司身上。
授權比命令更重要
21世紀的管理需要給要員工更多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調動員工本人的積極性,最大程度釋放他們的潛力。21世紀是一個平坦的世紀,人人都擁有足夠的信息,人人都擁有決策和選擇的權利。將選擇權、行動權、決策權部分地甚至全部地下放給員工,這樣的管理方式將逐漸成為21世紀企業管理的主流。
在21世紀,放權的管理會越來越接近於員工的期望,是最為聰明的管理方式。因為當企業聚集了一批足夠聰明的人才之後,如果只是把這些聰明人當作齒輪來使用,讓他們事事聽領導指揮,那隻會造成如下幾個問題:
員工的工作滿足感降低。
員工認為自己不受重視,工作的樂趣和意義不明顯。
員工很難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員工個人的才智和潛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為了給員工更多的空間,為了更好地發掘個人的潛力,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推出了相應的舉措。例如,Google公司允許工程師在20%的時間裡從事自己喜歡的項目或技術工作,這一制度一經實施,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出色效果。
因為有了20%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許多擁有出色創意,但沒有時間付諸實施的工程師可以花費自己20%的時間,或者說服兩三個同事一起在這20%的時間內完成某個出色創意的產品原型,然後發布給公司內部的同事使用。如果這個產品創意確實吸引人,它就有可能成為Google推向世界的下一個“震撼級”的產品或服務。事實上,像GMail和Google News等Google引以為豪的許多產品,都是最先由工程師在20%的時間內創造出來的。因為有了20%這樣的管理模式,我們發現:
20%時間內完成的產品的成功率很高,因為員工更加投入。
20%的管理模式讓員工意識到公司對他們的信任和放權,這營造出了非常好的管理氛圍。在員工調查中,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總是高於我曾經工作過的其他公司。
很多管理者追求自己對權力的掌控,他們習慣於指揮部下,並總是將部下的努力換來的成績大部分歸功於自己。這種“大權在握”,“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
管理者身上的壓力過大,員工凡事都要請示領導,等待管理者的命令。
團隊過分依賴於管理者,團隊的成功也大半取決於管理者個人能否事無巨細地處理好所有問題——而通常說來,沒有哪個領導可以事事通曉,也沒有哪個領導可以時時正確。
整個團隊對於外部變化的應對能力和應對效率大幅降低,因為所有決策和命令都需要由管理者做出,員工在感知到變化時只會習慣性地彙報給領導。
因此,“授權”比“命令”更重要也更有效。但是,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許可權範圍,給予員工足夠的信息和支持,也定義好它的責任範圍,讓被授權的員工能夠在擁有許可權的同時,可以獨立負責和彼此負責,這樣才不會出現管理上的混亂。
也就是說,被授權的員工既有義務主動地、有創造性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並為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也有義務在看到其他團隊或個人存在問題時主動指出,幫助對方改進工作。
為了做好授權,可以預先設定好工作的目標和框架,但不要做過於細緻的限制,以免影響員工的發揮。在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位技術很出色的副總裁,他在授權方面做得就很不好。例如,他設定了目標后,總是擔心下屬會因為經驗不足而犯錯誤,於是他總會越過自己屬下的經理,直接去找工程師,然後一步一步地告訴工程師該怎麼做。
甚至有一次,一位工程師在洗手間遇到這位副總裁,竟然被副總裁在洗手間里念叨了20多分鐘。後來,副總裁屬下的經理實在受不了了,向總裁如實反映了情況。經過多次警告卻仍然沒有改進之後,這位副總裁被解職了。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領導的工作是設定目標,而不是事無巨細地控制、管理、指揮和命令。
平等比權威更重要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儘管分工不同,但管理者和員工應該處於平等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積極向上、同心協力的工作氛圍。
平等的第一個要求是重視和鼓勵員工的參與,與員工共同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這裡所說的共同制定目標是指,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讓員工盡量多地參與進來,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最終仍然由管理者做出選擇和決定。
這種鼓勵員工參與的做法可以讓員工對公司的事務更加支持和投入,對管理者也更加信任。雖然不代表每一位員工的意見都會被採納,但當他們親身參與到決策過程中,當他們的想法被聆聽和討論,那麼,即使意見最終沒有採納,他們也會有強烈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會因為被尊重而擁有更多的責任心。
均衡比魄力更重要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做領導就必須高調,有魄力,像一個精力充沛、一呼百應的將軍一樣。其實,這樣的領導也許很適於一個19世紀的工廠,但他不是一個21世紀的好領導。
在著名企業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的《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和統計,討論並分析了一家企業或一位企業的領導者是如何從優秀(Good)上升到卓越(Great)的層次的。該書的重要結論之一就是:最好的領導不是那種最有魄力的領導,而是那種具備了很好的情商,能夠在不同的個性層面達到理想的均衡狀態的“多元化”管理者。
柯林斯指出,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領導者很多,許多公司都可以在各自的行業里取得不俗的業績。但如果以卓越的標準來衡量公司和個人的成績,那麼,能夠保持持續健康增長的企業和能夠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領導者都非常少。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在成功的基礎上,要想進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業保持持續增長,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從優秀向卓越邁進,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在“謙虛”、“執著”和“勇氣”這三個方面的品質。
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
執著是指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保持矢志不移的決心和意志。無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鍥而不捨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成功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挑戰。任何事業上的成就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取得的。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必須正視事業上的挫折和失敗。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現實,有勇氣迎接挑戰的人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達到卓越的境界。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勇氣不是缺少恐懼心理,而是對恐懼心理的抵禦和控制能力。”
此外,均衡的,多元化的管理者尤為重視對自己的情商培養。在領導力方面,情商遠遠比智商更重要。許多人可能認為領導力最重要的是戰略、運營、技術等,其實,這些“硬技能”固然重要,以情商為核心的“軟技能”更加重要。在這裡,我們可以把以“情商”為中心的“軟技能”定義為一種藝術,它包括了與人相處、團隊合作、以誠待人、以身作則、同理心等等至關重要的組成元素。
理智比激情更重要
管理者應善於理解自己,能夠在工作中自覺地、理智地進行自省、自控和自律。
管理者應該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擅長的,哪些事情是自己辦不到的。只有充分地自省,才能在各種複雜情況面前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在與同事或下屬合作時,得到他人充分的信任。
在發生危機或面臨挫折的時候,管理者要能夠充分自控,並在理智、冷靜的基礎上做出審慎的選擇。這裡所說的自控包括:
在高壓的環境中,能夠控制自己的反應,並且讓自己和自己的團隊鎮定下來,冷靜處理問題。
理解自己的位置和影響力,懂得自己隨時都在被他人(上級、下屬、其他部門乃至客戶)關注。
利用各種機會,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團隊。
管理者在溝通時,必須明白,你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他人關注。也就是說,領導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改變員工。如果領導努力工作,員工也會努力工作。如果領導在乎產品,員工也會在乎產品。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時自控,事情的結果就可能變得令人難堪。
真誠比體面更重要
真誠是所有卓越的管理者共同的品質。管理者應當學會以誠待人,尊重員工,讓員工知道你理解並且感謝他們的工作。一些領導為了“面子”,處處維護自己所謂的“權威”,不願將自己的真實一面暴露給員工。殊不知,這種遮遮掩掩的領導是很難得到員工的真正信任和支持的。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善於使用同理心,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例如,管理者應該多給員工回饋,在人前多感謝,在私下(有建設性地)批評,並多和員工溝通。這並不是說在人前就不可以批評。如果是對事,還是應該坦誠地在人前討論,但如果是對人,那就不要當眾傷了他的自尊。
對管理者來說,體現同理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體諒和重視員工的想法,要讓員工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在乎他們的領導。拿我自己來說,我在工作中不會盲目地褒獎下屬,不會動不動就給員工一些“非常好”、“不錯”、“棒極了”等泛泛的評價,但是我會在員工確實做出了成績的時候及時並具體地指出他對公司的貢獻,並將他的業績公之於眾。這種激勵員工的方式能夠真正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能夠對企業的凝聚力產生巨大的影響。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需要對員工充分信任,不要對員工指手畫腳,也不要任意干涉員工的行為方式。既要坦誠地面對自己,也要坦誠面對他人,努力贏得同事或下屬的信任。信任是一切合作、溝通的基礎。如果一個團隊缺乏合作,或者欠缺效率,那麼,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團隊成員之間缺乏信任。
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團隊也需要有建設性的衝突。中國人傳統上喜歡避免衝突,息事寧人。但是,一個好的團隊必須坦誠地面對各種問題。如果大家都能夠對事不對人,那麼,公開的辯論會更有效率。只有把所有的信息放到桌面上,一個團隊才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做出最好的決定。一個領導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應該鼓勵每一個人開放地聽取並接納別人的正確意見,鼓勵建設性的衝突和辯論,引導團隊達到共識。當共識無法達成的時候,則引導團隊做一個智慧的選擇,而不是為了安撫大家而做簡單的折衷。
從本質上說,信任就是相信別人的出發點是好的。在充滿信任的環境里,我們不必隱藏真面目,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失敗,或者聲明自己需要幫助。一個領導者需要創立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不但自己坦誠面對員工,也鼓勵員工坦誠地面對其他人。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可以在平等的環境中,直接了當地溝通。21世紀的步伐非常快,如果犯了錯還不知道,結果會非常嚴重。在企業內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什麼事都要打太極拳、猜測別人的想法,不直接溝通的話,那麼,整個公司就會喪失效率,並最終走向失敗。
在直接溝通這方面,管理者不但要以身作則,而且必須反覆向員工灌輸直接溝通的優越性,用實際行動鼓勵員工直接了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領導對員工的直接反饋也一樣重要。發生問題時,管理者要及時地給員工以清晰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員工,管理者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要通過第三者傳話。當與下屬溝通不順暢時,應當多改進自己的溝通方式,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信任的基礎上與下屬交流。

領導力特徵


(一)積極進取
努力進取包括對成功的強烈慾望、不斷地努力提高、具有雄心、抱負、精力、毅力、主動性。在一些國家,高層管理者成功的慾望與組織的增長率顯示了高度的相關性。但是,如果領導者只集中於個人成就,不充分授權的話,對成功的慾望又會成為一個障礙,然而對成功的慾望只能用於預測創業型公司的有效性,而不能用於預測更大、更官僚公司的部門領導的有效性。
(二)強烈慾望
偉大的領導者不僅有進取精神,而且他們還有領導的願望,他們有強烈的權力慾望,喜歡領導別人,而不想被人領導。強烈的權力慾望促使人們試圖去影響別人,並在領導過程中獲得滿足和收益,當權力需要是符合道德的,而不是損害別人時,領導者將激發更多信任、尊重和對遠景的認同。
(三)正直
正直即是言行一致,誠實可信。它除了是個人較重要的性格特徵外,對領導者來說更重要,因為這些特點能激發對別人的信任。
(四)自信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領導者角色是具有挑戰性的,而挫折是難免的,自信能讓領導者克服困難,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敢於作出決策,並且能逐漸將自信傳給其他人。
一個有效的領導對他們的行業、公司和技術問題了解頗多。領導者必須有足夠的才智才能使他可以解釋大量的信息,高學歷在職業生涯中是重要的。但最終也不如有關組織的事務專長更重要。
最後,有種個人技能可能是最重要的,感知別人的需要和目標並據此調整領導方式方法的能力,領導意味著能評價別人,評估環境,並且選擇或改變行為以便能更有效地對環境的要求作出反應,這種品質是領導情境理論的基礎。

剖析領導力


領導力解析
領導力一詞就溝通上的意義而言,往往超出了普通日用語的範圍。領導是一種說服或示範的過程。一個人可以借這個過程,引發企業去追求領導者所堅持、或上下一心所共持的目標。不能把領導力和地位混為一談。要知道即使是在企業或政府機構里,居高位者也可能僅是其中的一名頭號官僚而已。
同時,也不能把領導力和權勢混為一談。雖說領導者往往因為他們某種程度的權勢而服眾,但許多當權者並不具備領導能力。這些當權者的權勢,或來自金錢,或來自戕害他人的能力,或是掌握了某些機構的運作。因此,有必要對領導力進行深入了解和剖析。
野牛群中的領導者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相信那些古老的領導典範,它讓你知道工作需要計劃、組織、指揮、協調以及控制,使你把組織運作得像一群野牛。野牛這種動物,對他們的惟一首領絕對忠誠,不論那頭位居領導地位的野牛,要其他同伴做什麼或去哪裡,他們都會亦步亦趨。在許多公司中,總裁的角色就像是那頭位居領導地位的野牛首領。
學雁群飛翔
其實我們真正希望在組織中看到的,是一群既負責任又能相互依賴的員工。正如同雁群一般,可以看到他們以V字形編隊飛行,其中的領導權時有更替,不同的雁輪流掌握領航權。
每隻雁不論同伴們飛往何處,都能負責行動中的某一部分,依情勢所需而變換的角色,可能是帶頭者、跟隨者。當任務轉換時,雁群們即調整整個任務結構以適應新情況,就像是他們以V字型飛行,但是以波浪型方式著陸。每隻雁都會經歷擔任領袖之職。
在此之後我們應清楚地看出,想成功的最大阻礙,就是那如同野牛群領袖般的化身。必須改變形象,做一個全然不同的領導者,如此每個人才都能夠勝任領袖的角色。
推陳出新,勝負立現
領導者必須放棄古老的“野牛領導”典範,而發展出一種新的“雁群領導”典範。以十分嚴格的同步領導經驗所制定的新典範,建構於下列的領導原則之中:
1.領導者應把工作責任歸屬權,轉移給那些實際執行者。
2.領導者應創造出一個適合每個人都能各盡其職的環境,共享責任歸屬權。
3.領導者應指導員工開發個人能力。
4.領導者應自我鞭策加緊學習,並且鼓勵他人一起求得進步。
打破平衡,不同凡響
不算太久以前,美國西部地區馴服野馬當做坐騎或放牧之用時,還廣泛使用兩種方法:套繩法或圈養法。使用套繩法時,一個牛仔先抓住野馬的耳朵,然後第二個牛仔則出其不意地為馬套上馬鞍,躍上馬背。
等到耳朵被放開之後,野馬立刻使勁縱跳,結果或是被暫時降伏,或是把騎士毫不客氣地甩到泥巴地上。整個過程用不到15分鐘,最後得到的是一匹噴著鼻、桀騖不馴的頑馬。

提升方法


1、學會用老闆眼光看企業:在老闆看來,管理很簡單,就是兩件事;
一是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業務收入;
另一件事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運作費用。長松諮詢認為其實這兩件事,最終是一件事,收入減去成本,減去費用,就是利潤。所以歸根到底老闆是看利潤的,利潤要從管理中來。
2、從被領導中學習領導:在領導人看來,領導也很簡單,就是兩件事
一是用人,內圈用德,外圈用才,用人所長,容人所短;
二是激勵,解人之難、記人之功,通過正面激勵,引導下屬往前跑,通過負面激勵,推動下屬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領導都是從做下屬開始的,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當領導。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你會經歷大大小小許多領導,只要你用心學習,不管是好領導,還是壞領導,你都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學到經驗和教訓,這對你將來當好領導是十分珍貴的經歷。
歷練法則
要訣一:學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
要訣二:樂 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要訣三:勇 推陳出新,不破不立。
要訣四: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要訣五: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要訣六:簡 智者化繁為簡,愚者化簡為繁。
要訣七:慎 一言傷天地之和,一事釀子孫之禍。
要訣八:行 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七層次領導力
七層次領導力模型
七層次領導力模型
七層次領導力各層次
層次一:危機主管/會計
層次二:人際關係管理者/溝通者
層次三:管理者/組織者
層次四:推動者/影響者
層次五:整合者/激勵者
層次六:指導者/夥伴
層次七:智者/高瞻遠矚
七層次領導力提升方向
七層次領導力提升
模塊1:領導力準備度
>開始領導團隊之旅
1,團隊分組,明確任務
2,了解領導力及發展
3,讓組織成功的基石
4,七層次領導力模型
>正確地領導,
1,從領導的誤區中脫身
2,實施領導的10個基本步驟
3,案例及討論:領導團隊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4,訓練:該選擇什麼樣的領導方式?
模塊2:領導力方向盤
>成功領導背後的第三隻手,
1,播下領導力的種子
2,成為全意識領導:會計師、關係師、管理師、推動師、激勵師、夥伴師、設計師
3,案例及討論:任務與領導者的匹配
4,測評:我的領導意識的層次有多高?
>領導力落地,
1,領導力橫向7要素金字塔循環
2,價值驅動評估指標
3,案例及討論:管理制度的秘密
4,訓練:尋找成功之鑰
>領導力進化
1,提升領導力的方向
2,四種領導力:領導自我,領導團隊,領導企業,做社會領導
3,案例及討論:領導力的“心經”
4,訓練:提升自己領導力的辦法
模塊3:團隊領導力的核心
>團隊的建設及傳承
1,成功團隊的核心資產
2,團隊建設的核心
3,案例及討論:找出成功團隊的10個關鍵要素
4,訓練:我的核心資產
>領導力六邊形結構
1,評估團隊領導力的模型
2,領導力績效及行動力、現場力、專業力、成長力、驅動力、運營力
3,案例及討論:提升領導力就是多學領導技能?
4,訓練:你的領導力價值導向
>規則制定者
1,任務與規則制定者的匹配
2,利益平台和權力系統
3,案例及討論:建立團隊的指揮系統
4,訓練:在大規則下制定小規則
模塊4:成為六星級領導
>運營力
1,明晰任務、盤點資源
2,領導者的角色
3,案例及訓練:誰是團隊中的左臂右膀?
4,訓練:運營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行動力,
1,業務技能及責任心
2,正確的行為、習慣
3,案例及討論:尋找獲得佳績所需的關鍵行動
4,訓練:行動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現場力
1,質量、成本、速度、持續力
2,解決問題平台
3,案例及討論:如何讓一線自主解決問題?
4,訓練:現場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專業力,
1,完成任務的能力
2,客戶以及產品體驗、服務體驗,
3,案例及討論:尋找立身之本
4,訓練:專業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成長力,
1,完成任務的能力
2,持續改進、創新,
3,案例及討論:人員優化的難題
4,訓練:成長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驅動力,
1,業績導向和利益體系
2,驅動力管理
3,案例及討論:意志力和期望值
4,任務:驅動力典型問題及指數評估
模塊五:有效的領導力
>領導力績效
1,四種績效: 員工、顧客、組織、投資者,
2,七層次領導力與EFQM卓越管理模型的結合
3,任務:通過績效診斷團隊的問題
>能力與能量,
1,領導能力的干擾指數
2,領導能量矩陣
3,任務:識別領導正能量、負能量
模塊六:領導力發展
>領導力的平衡
1,領導者的需求平衡模型,
2,測評:你的領導力需求平衡分佈
>領導行動的評估
1,測評:你的領導行動所在層次,
2,評估:“意識—價值---行為”的吻合及偏差
3,輔導:提升領導力的方向和策略

修鍊關鍵

只有領導者具備併發揮領導力,才能有效引導和激勵員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組織的核心能力。而發揮領導力的最有效途徑,就是領導者以身作則。“身教”往往比“言傳”更為有效。領導者要一貫堅持以身作則,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現實中,許多領導者往往言行不一致,自己本身的言行,和要求員工遵守的原則和理念相背離,這樣的領導者,奢談領導力的發揮與提升,顯然是自欺欺人。
正人先正己,培養員工和下屬之前,領導者必須提升自身素養,必須遵循和堅持“由內而內”的修鍊方式,真正從內心去反省和觀照,建立純粹的信仰,沉澱清晰的理念,扎牢堅定的立場,然後才可能“由內而外”傳播信念和原則,塑造組織與企業的文化,並引導和促進員工的發展。
如果領導者缺乏信仰,就很難影響和引導員工,很難為員工提供長期有效的示範。沒有信仰的人缺乏持久的言行一致、真誠和理性,往往表現出行為情緒化和立場不堅定,這樣的領導者,往往連基本的“取信於人”也談不上,又何談開發與提升員工的領導力?
所以說領導者應該具備一點宗教情懷,要有悲憫之心,即悲天憫人、敬天愛人。所謂敬天,就是對上天和自然規律懷有敬畏之心,明白自身的無知和局限,克服自負和嘲弄。所謂愛人,就是由己及人,以同理心和換位思考,體驗別人的感受,從而選擇共贏的處事立場和行為方式。
如果是企業領導人,則對市場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試圖去玩弄市場,做一些違背規律卻自以為聰明的決策。如果只有技能和技巧,而缺乏信仰和原則,企業的成功終將是曇花一現。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的領導人,往往就是具有敬天愛人的宗教情懷的覺悟者。

五大方法

領導力的引發無外是由下屬所賦予和其上司所支使。下必所賦予的領導力如心理契約、長幼有序、依存心理、危機心理等是上司不可隨意支配的,故沒辦法從這方面著手去增強;相反應該由上司所支使的以下五種力來去做工夫,以求加強。
1、威嚇力:領導者可以藉此力(如調職、降級、懲戒、解僱等手腕)令下屬順從他的旨意。
2、法定力:可以藉此組織架構上的法定地位的權力發揮其影響力。
3、報償力:透過適當的報償手段(加薪、升職等)來影響下屬的行為。
4、專家力:上司籍其所擁有的豐富經驗、靈通信息、技術或準確的分析判斷力而令下屬信服。下屬接受其提議或工作指引是因為對上司的能力具有信心而接受它。
5、吸引力(向心力):上司可以以他在部屬心中的魅力以支配部屬的行為,部屬因尊重及崇拜上司而主動地向上司認同,並設法按上司旨意辦事。

四大步

領導力開發流程示意圖
領導力開發流程示意圖
首先,確定公司的領導力戰略,即我們用什麼樣的戰略來發揚我們公司的領導力,在公司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的前提下,是以購買為主還是以培養為主,或者是兼用?這個戰略要首先確定。同時,你還要考慮是否要樹立自己公司的領導力品牌。
比如像GEIBM等大公司已經樹立了,但對有些公司來說,這方面可能並不是核心。其次,要確定是不是要做這些方面的企業管理。當確定這些東西以後,公司才有可能進入到下一步,否則一開始就先做領導力培養項目,做完之後,還要從外面招人,這樣的培養可能會失敗,因為雖然培養本身做的很好,但沒有跟公司的戰略相銜接。
接下來是校準。當我們確定目標受眾后,要做的是跟他們溝通,看他們做的績效怎麼樣,然後評估他們做的好還是不好。當評估完成以後,就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裡了。
第四個步驟就是進入開發階段。大部分做培訓的人或HR對這個方面都是比較熟悉的,因為這是實際開發層面。從整個公司角度來看,或者從人力資源角度來看,要看它有沒有激勵制度,有沒有能夠讓參加領導力培訓的員工勝任新工作的激勵回報機制。如果培養項目結束之後,沒有回報,這些人還在原來的位置上呆著,沒有任何晉陞,他們就有可能跳槽

高標準法則


一:全方位的楷模:
1:通曉全情;2:親身上陣監督;3:全面和詳細了解即將發生的事;4:強有力地親臨現場領導;5:樹立個人榜樣的能力;6:溝通——解釋——命令的能力;7:確保命令得到徹底執行
二:彈性化駕馭:保持驅使與引導之間的彈性
三:敏銳的洞察力:找善於走捷徑、能合理調配人、財、物、完成任務的人
四:領導的奉獻精神:使命感造就奉獻精神
五:能贏的心態:挫折、失敗不是結論,而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坎坷
六:必要時採取果斷措施
七:主動出擊:不給競爭者牽制你的機會,只面問題,搶佔市場,攻擊對手,
八:馬上利用現有資源:機會最容易在等待中錯過
九:堅定決心:借口永遠是成功的絆腳石
十:不斷學習:戰勝未來,戰勝對手的唯一方法
十一:始終要有備用計劃
徠十二:儘可能處於最佳位置:目標要全面、徹底,能完成
十三:使用有效的系統
十四:關心部屬:了解你和你部屬的工作極限
十五:站在知識的前沿陣地:技術、信息、市場、買賣雙方的關係,你至少要搶佔一個,並堅守他
十六:透析競爭對手的策略:從公開的信息中了解對手,從媒體了解信息,注意辨別信息真偽,留意對手的行動,尋找弱點,攻擊弱點
十七:行動大於計劃
十八:始終要追蹤結果。任何事要以結果為導向
十九:要對人進行投資:投入時間,精力和其他資源,建立一支強大的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有效的組建團隊,在共同目標上同心同德
二一:提供一個獨立創造的空間:要相信開發、鼓勵和獎賞個人創造的重要性
二二:相互尊重:公開讚揚,私下批評
二三:激發信心:失敗歸己,榮譽歸下屬
二四:激勵部屬內在的激情:好領導是讓部屬自己改變
二五:表揚必須及時公開
二六:確保既定目標有意義
二七:溝通是關鍵,不要與下屬建立阻隔
二八:發揮會議的作用。利用會議協調機構,交換看法
二九:發揮公眾演說的魅力:培養機敏能力,特別是即興說話
三十:尊重部屬:尊重他們的需求,關心他們,使他們滿足
三一:工作要有價值:何時行動,何時休息,何時準備要清楚,不濫用人力資源,而達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三二:目標至上,做好應變心理
三三:冒險出奇迹:膽大心細創奇迹
三四:差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