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衍景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衍景,男,1962年生,山東定陶人,九三學社成員徠,北京大學教授,從事區域礦床學研究和教學,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80~90年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90年12月~95年3月先後在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做博士后。

工作經歷

95年留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98年遴選為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99年起受聘北京大學A類(教授類)崗位;01年12月-02年11月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03年起受聘為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區域協會自然資源專業委員會主任,英文版地球化學等4種雜誌編委。具體內容見下表:
工作經歷工作內容
1990.12--1992.12中科院地球化學所,博士后,師從塗光熾、歐陽自遠院士
1992.12--1995.02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博士后,師從馮鍾燕教授
1998.04--至今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
2004.07--至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3.03--2006.02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
2005.07--2010.08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百人計劃,成礦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2006.09--至今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作品


學術成就

徠Chen, Y.J., Zhao, Y.C., 1997.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REE in the Early Precambrian sediments: evidences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pisodes, 20(2): 109-116.
Chen, Y.J., Pirajno, F., Sui, Y.H., 2004.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Henan, China: A case study of orogenic silver deposits and related tectonic setting. Mineralium Deposita, 39: 560-575. DOI: 10.1007/s00126-004-0429-9
Chen, Y.J., Chen, H.Y., Zaw, K., Pirajno, F., Zhang, Z.J., 2007.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tectonic model of skarn gold deposits in China: an overview. Ore Geology Reviews, 31: 139-169. 10.1016/j.oregeorev.2005.01.001
Chen, Y.J., Pirajno, F., Wu, G., Qi, J.P., Xiong, X.L., 2012. Epithermal deposits in North Xinjiang, NW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01, 889917. doi: 10.1007/s00531-011-0689-4
Chen, Y.J., Santosh, M., 2014. Triassic tectonics and mineral systems in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Geological Journal, 49, 338-358. DOI: 10.1002/gj.2618
陳衍景,富士谷.1992.豫西金礦成礦規律.北京:地震出版社,234頁.
陳衍景,李諾.2009.大陸內部漿控高溫熱液礦床成礦流體性質及其與島弧區同類礦床的差異.岩石學報,25(10):2477-2508.
陳衍景,倪培,范洪瑞,FPirajno,賴勇,蘇文超,張輝,2007.不同類型熱液金礦床的流體包裹體特徵.岩石學報,23(9):2085-2108.
陳衍景,翟明國,蔣少涌.2009.華北大陸邊緣造山過程與成礦研究的重要進展和問題.岩石學報,25(11):2695-2726.
陳衍景.2013.大陸碰撞成礦理論的創建及應用.岩石學報,29(1):1-17.
根據:1)陸陸碰撞體制的流體成礦作用是現有《板塊構造》、《區域成礦學》等學科的空白點或薄弱環節;2)碰撞造山帶在我國最豐富、最宏偉、最複雜、最典型,佔據我國陸地面積的70%以上,且富蘊熱液礦床和花崗岩類,是世界範圍研究碰撞體制流體成礦作用的最佳“實驗室”;3)我國經濟(尤其是資源經濟)建設和地質勘探事業主要在碰撞造山帶地區實施,需要搞清陸陸碰撞體制的流體成礦作用。因此,優選秦嶺和新疆北部分別為古特提斯和古亞洲造山帶的代表而開展研究,於1990年提出了碰撞造山體制流體作用與成岩、成礦、成藏作用的構造動力學模式。
強調:1)板片俯衝派生流體和岩漿,造成礦床成帶分佈;2)從碰撞早期到晚期,流體成礦作用勢必經歷3個不同性質的演化階段;3)中期減壓-增溫體制勢必導致最強烈的流體成礦作用,即成礦大爆發或大規模成礦。所建模式已逐步被排他性依據所證明,也被運用到不同地區的實際研究和勘查。
此外,將地體構造的概念運用於早前寒武紀研究,確定華北南緣的塊體構造格局和地質、成礦差異;將花崗綠岩地體劃為O型(始洋型)和C型(始陸型)兩類,提出O型地體有利於金礦化;在登封地區發現了石牌河不整合,解體登封群和太華群;在國際前寒武地層分會增設23億年分期界線之前,提出23億年地質環境災變的存在;藉助配位化學的軟硬酸鹼理論,建立了沉積物稀土地球化學演化的氧化還原模式,指出沉積稀土鐵建造只能出現在23億年以後。
以上成果被大批學者接受和引用,其中,31篇第1作者論文在99-03年被SCI他引87次。曾6次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勵,個人獲茅以升青年科技獎。

研究領域

1。從更廣學科角度對秦嶺、天山等造山帶進行地質地球化學研究,豐富和完善陸陸碰撞體制的流體成礦作用模型,充實更多更有力的排他性依據,使秦嶺逐步成為同類研究的國際經典地區之一;在造山型金礦研究熱潮的基礎上,超前研究造山型銀礦,帶動類似研究;通過高溫高壓實驗,重現碰撞體制流體產生和成礦機制,檢驗所建模型,佔據新的科學研究制高點;逐步填補現有《板塊構造》、《區域成礦學》等學科的空白點或薄弱環節。
2。23億年前後地質環境突變的地球化學響應和記錄,23億年環境突變事件對成礦作用和生物演化的影響。
3。金、銀、銅等礦床的找礦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金屬礦床形成與分佈規律研究。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名稱作品
1991年南京大學第四屆新星科學獎
1993年國家黃金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5名)中國金礦主要類型成礦模式及找礦
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3名)華北地台周邊地體構造與金成礦關係
1998年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
1998年北京大學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獎
1998年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獎
199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2名)華北地台南緣和東緣金礦成礦規律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1名)大陸碰撞成礦研究及找礦應用
2013年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
2014年中國黃金協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第5名)中國黃金協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第5名)
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獨立完成)大陸碰撞成礦理論創建及應用
2016年科學中國人2015年度人物
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與成礦響應研究
2021年8月1日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社會任職


1994年至今,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1995年至2000年,日本資源地質學會特別外籍會員;
1997年至今,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技術顧問;
1998年11月至今,南京大學“內生礦床成礦機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8年11月至今,中國區域學會礦產資源專業委員會主任;
1998年至今,8種中文期刊編委:礦床地質(1998-),地質與勘探(2002-2010),礦物岩石(2001-),礦產勘查(2010—),地學前緣(2011—),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12—),礦物學報(2013—),中國地質(2013—)中國人民解放武裝警察部隊科技諮詢專家、科技領軍人才幫帶導師(2007.11—);
2003年至2008年,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5年,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6年至今,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6年至2009年,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5-),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2010)、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11—)
2006年至今,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4年4月1日至今,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和找礦預測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2008.12.12—),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9年至今,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礦床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2011年至2013年,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CI IF=1.7);
2012年至今,Associate Editor of Ore Geology Reviews (SCI IF=3.38);
2013年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中心研究員、首席科學家;
2013年至今,中科院新疆礦產資源中心(生態環境所)客座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成都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3年11月至今,昆明理工大學“雲南省礦產資源預測評價工程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委員;
2014年4月,中國地質大學“緊缺礦產資源研究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SCI IF=1.6);
2014年至今,國際礦床成因協會(IAGOD)“碰撞成礦研究組(Working Group on Mineral Deposits in Collisional Orogens)”組長;
2014年至今,南京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2015年至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