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8年,長沙共王吳若去世后,吳差繼位為第5代長沙王。吳差做長沙王22年後,於漢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二、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
一、西漢高祖五年(前202)正月,分臨江國為
長沙國,改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國都
臨湘(今湖南長沙市),於公元前201年其
吳芮去世,長子
吳臣,嗣襲為第2代長沙王,在位8年於公元前193去世,子
吳回即位為第3代長沙王。吳回死後子吳若繼位。
公元前178年,長沙共王吳若去世后,吳差繼位為第5代長沙王。吳差做長沙王22年後,於漢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長沙靖王吳差沒有兒子,因而長沙國被廢除。
長沙國雖然只有45年,卻是
漢代以後
異姓王國 存在時間最長的王國。
二、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自公元前155年封地,到公元前145年,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轄地大為縮小,已析出
桂陽郡和
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雋、
益陽、連道、
湘南、安成、丞陽、
茶陵、攸、
昭陵等13縣;長沙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公元8年,
王莽 篡位自立為帝建“
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