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

江蘇省常州市戚墅堰區王氏宗祠

潞城王氏宗祠,位於戚墅堰區潞城鎮大樹下村。王氏宗祠座北朝南,中進始建於明,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和戊申年(公元1848年)先後擴建前後二進,最終形成一宅三進九間,東側有走廊連接,並有前後兩個天井的建築規模。後天井中原植有兩棵白皮細葉黃物,粗可合抱,已有500年歷史,曾被列為常州古樹名木,惜後來保養不善,近已不存,王氏又在天井種了兩棵生機勃勃的瓜子黃楊

基本介紹


王氏宗祠在歷史上曾多次修繕,2004年王氏後人集資20多萬修繕了祠堂和家譜,國慶節在祠堂里隆重舉行了發譜儀式。王氏宗祠第一進有一對清朝的門墩石;第二進為享堂大廳,樹上懸掛了“三槐堂”、“槐蔭滿庭”等匾額,還有許多抱柱對聯;第三進供奉祖先牌位。潞城王氏宗祠古樸精緻,端莊嚴整,封火牆和門樓都有特色,是常州祠堂中保持常州風格和原貌較好的祠堂之一。
王氏祠堂已成為大樹下村的文化中心和老年人頤養天年之地。王氏族人非常重視綠化,祠堂前的廣場上種了三棵象徵王氏興旺的槐樹,小溪在祠堂前汩汩流淌,王氏祠堂環境優美,曾作為電視戲劇片《煙村三月》的拍攝基地。
潞城王氏與禮嘉王氏為同一祖先。北宋初年宋太祖,太宗時兵部侍郎王祐因在自家廳堂種了象徵子孫中能出“三公”的三棵槐樹(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朝任18年宰相,王旦的孫子王鞏與蘇東坡是好友,崇尚道德而又善為詩文。蘇東坡為此曾寫《三槐堂銘》讚揚王祐及其家風,該文被選入《古文觀止》。王鞏的兒子王皋因隨宋高宗南渡有功被封為殿帥府太尉,賜居蘇州獲扁里(荻川),他的三個兒子後來分別居住在崑山沙頭、蘇州荻川和無錫沙頭,形成東、中、西三沙,故稱三沙。元朝末年西沙一支王安三從無錫徙居江陰,因羨芳茂山風景秀美而徙居芳茂山西,逐成潞城西沙王氏一支。潞城王氏以耕讀傳家,歷代名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