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

海南省澄邁縣博潭村王氏宗祠

博潭村王氏渡瓊始祖王宗達公,祖籍江蘇太倉州人,原遷居福建莆田縣,為宋解元,任閩省莆田縣防總。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被改調瓊防二府管軍事務,攜三子問渡來瓊。兩年後,宋失其政,為分散生存,宗達公和長子朝銑以官家潛居澄邁溝前;次子光祖潛居樂會(今海南瓊海市)新寨;三子子瑞潛居定安(今海南定安縣)南狗。當今,其王氏子孫分居海南澄邁縣、瓊海市、定安縣等地,繁衍發展。其中,長子朝銑傳至今日已閱世732年,後裔分居海南6個市縣,總人口1萬餘人。

基本情況


博潭村王氏大宗祠,始建於元朝,毀於元朝兵亂。明崇禎四年(1631年),王可良四十而無子 ,慷慨捐金十兩入祖建祠;王賓賀也將歷年銖累寸積六丁銖,捐入祖建祠。崇禎十五年(1642年),建王氏大宗祠於南墩村。崇禎十七年(1644年),戰火硝煙,明朝被推翻,地方紊亂,盜賊蜂起,祖屋連遭蹂爛,碎瓦毀垣,宗祠成了廢墟。至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王煦、王朝瑛兩公倡議邀集宗親再建祖祠,並與王文彪公、王春和公諸兄弟,不辭勞苦,沿村串戶,奔走集資,積腋成裘。嘉慶七年(1802年),博潭村王元侖公獻出奄前地基一塊,約有3.5畝,於嘉慶八年(1803年),在博潭村建起一間五帖的“王氏大宗祠。”
至道光五年(1825年),王元清公和王試公邀集王氏宗親捐建一間五帖王漢統公支祠於始祖祠之下,與始祖祠一連晉之奉祀。博潭村有兩口自然水塘,一東一西,王氏宗祠位於東塘北堤,面臨水塘,碧波倒影,風景壯觀,盡收眼眸。不久,王試公、王如天公抽祖祭五百餘千,加建東西二廊及圍牆。
光緒十八年(1892年),王生安公牽頭抽祖祭,將王氏宗祠升高尺余,起高脊,標蛟頭,障中堂之房,規模壯觀矣。
1943年,日寇占駐宗祠,不久撤出,又被日兵燒毀宗祠正堂。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王安秀、王錫佐倆公不辭勞苦涉步澄邁、文昌屯昌、定安等數縣發動王氏宗親集資,方得重建大宗祠正堂,為一間三格,並同時重建統公支祠。二十世紀60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推行破“四舊”立“四新”,王氏宗祠宗里祭祀的先賢神牌全被燒毀。
1989年,博潭村王慶彪為首發動全族宗親再次集資,重修王氏宗祠。現宗祠為前後兩間,佔地面積1100餘平方米,后間是大宗祠(濟美堂),前間是統公支祠。大宗祠建築面積143平方米,一間三格,八柱15桁。堂廳和側房各15隴瓦,走廊有四支石檐柱。宗祠前有東西兩廂,建築面積各50餘平方米。中庭面積96平方米,形成四合院的格局。統公支祠建築面積129平方米,一間三格,10柱13桁。堂廳15隴瓦,兩房各14隴瓦。兩間祠堂屋脊築飾雙龍戲珠,層檐裝琉璃瓦,大門牆前貼瓷磚,庭院、走廊、室內鋪上水泥,室內牆上粉刷白色塗料,木柱上塗紅漆。宗祠庭院檳榔林立,花木點綴,環境優美。宗祠前面建大祠門一座,設正門和左右兩間小屋共長10.19米,寬4.53米,面積46.2平方米,組成一體的壯麗宗祠大門。其中正門面積16.7平方米。正門高至頂峰6.18米,頂峰塑造一個葫蘆寶,葫蘆下刻“王氏宗祠”四個正楷大字。門牆兩邊用瓷磚刻上,國民黨陸軍少將王家槐撰寫的對聯“澄海騰蛟,邁山起鳳”,內門上邊用木刻王家槐題的“孝廉家風”四個隸體字。宗祠正堂中央神壇上擺著重刻的上宗下祖神牌,供全族子孫奉祀。神前正中掛著海南清朝探花張岳崧題寫“永纘前微”和派詩的匾額,下掛楹聯,琳琅滿目,氣勢雄偉。宗祠大門前的水塘中,建一座三米高的騰躍雙鯉魚雕塑,意在鯉魚跳龍門。象徵和盼望英才輩出,丕振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