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殿

麟德殿

麟德殿是大明宮的國宴廳,也是大明宮中最主要的宮殿之一,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664-665年),毀於唐僖宗光啟年間(886年),使用和存在了約220年之久。

建制規模


麟德殿規制宏偉,結構特別,堪稱唐代建築的經典之作。麟德殿位於大明宮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它的遺址已被發掘,底層面積合計約達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兩座是樓)前後緊密串連而成。
在主體建築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體量較小的建築,各以弧形飛橋與大殿上層相通。據推測,在全組建築四周可能有廊廡圍成庭院。麟德殿以數座殿堂高低錯落地結合到一起,以東西的較小建築襯托出主體建築,使整體形象更為壯麗、豐富。殿下有二層台基,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稱“三殿”。三殿均面闊九間,前殿進深四間,中、後殿約進深五間,除中殿為二層的閣外,前後殿均為單層建築,總面闊582米,總進深86米。在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後殿左右有二樓,稱郁儀樓、結鄰樓,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磚台上。自樓向南有架空的飛樓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內側又各架飛樓通向中殿之上層,共同形成一組巨大的建築群。在前殿東西側有廊,至角矩折南行,東廊有會慶亭。

功能及評價


宮殿功能

楊洪勛製作麟德殿復原圖
楊洪勛製作麟德殿復原圖
瑞煙深處開三殿,春雨微時引百官;唐朝詩人張籍的《寒食內宴》中這樣描述盛唐時期唐大明宮麟德殿的盛景。這裡是唐帝宴會、非正式接見和娛樂的場所。皇帝經常在這裡舉行宮廷宴會、觀看樂舞表演、會見來使的活動。公元703年,武則天在此會見並設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歡宴神策軍將士3500餘人。當時,唐代的官員以能出席麟德殿宴會為榮。
史載在麟德殿大宴時,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並表演百戲,還可在殿前擊馬球,故殿前極可能是開敞的廣場。

後世評價

麟德殿是迄今所見唐代建築中形體組合最複雜的大建築群。

考古報告


麟德殿的位置,在太液池正西隆起的高地上,西距宮城西牆僅90米。此殿的發掘,於1957年12月初開始,先在殿的背部試掘了一部分,了解了殿址保存的情況后,於1958年5月又繼續發掘,直至1959年5月(中間曾停工數月)才基本上發掘完畢,前後歷時將近9個月之久,但對殿址周圍圍牆等的發掘工作尚未結束。
台基
麟德殿遺址
麟德殿遺址
麟德殿遺址,主要是台基和殿堂兩部分,由於殿堂的屋身全已破壞,對它的全貌和結構(梁架)等,已無從得知。唯台基的形制大體還完好,從它的形狀還可看出該殿的大體輪廓。
台基是以土夯築的,從殘存的磚基來看,原來台基的周圍砌有磚壁,因破壞的關係,現只有部分磚基和印痕。台基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30.41、東西寬77、55米。台基是上下兩層的重台,在台基高出當時地面1.4米時,東西兩側各向內收進6.2米,南端則收進8米(北端因遭破壞,收進多少不詳,但推測可能與南端相同),然後上起則為重台,高1.1、東西寬65.15米,殿堂、廊廡等即建在重台之上。據鑽探得知,台基深入當時地面下平均3.2米左右,台基共厚5.7米,從台基的厚度和面積上可見工程之大。整個台基的上面及廡殿的斷壁等,均被火燒過,其表土已成堅硬的紅燒土,磚、石因經火燒多已變色,地面上還遺有不少的灰燼,從這些情況來看,該殿是被焚后廢棄的。
殿址
麟德殿遺址平面圖
麟德殿遺址平面圖
殿址於台基的上面,位置居中,東西兩山的方向和台基一致,都是南偏西1°。殿堂建築已破壞無存,只存兩山的牆基和柱礎的坑位,山牆保存最高處只有0.6米。殿堂的柱礎南北17排,東西10排(東西兩山之外的兩排為迴廊的柱礎,未計在內),共164各(其中前殿中間(東西)的一排是四個柱礎),二完整未動的只有1各。柱礎為覆盆式,因被火燒過,石已破裂,周邊殘缺不全,長、寬各約1.2米,覆盆已殘,其直徑不詳。覆盆底的中間,鑿有圓形榫眼一,直徑0.15米。除此惟一的柱礎外,其餘均已無存,只有柱礎的坑位尚都清楚。從殿堂的門址、隔牆及柱礎的間隔等來看,殿堂是相連並列的,分前(南)、中、后(北)三殿,以中殿為主殿。
中殿
東西廣9間,共為47.7米(山牆厚度除外),進深5間,是19.7米(前、后牆除外),除兩側的邊間較窄為2.3米多以外,中部的三間寬度相同,均是5米。兩端山牆的厚度略異,西山牆厚5.35、東山牆厚5.5米。前牆厚2.2、后牆厚2.4米。前、后各有三門,南北相對,除中間一門寬5.2米外,兩側二門均寬4.25米。前(南)面三門的門前各有夯土梁,高出當時地面0.1米多。土梁寬0.4米,長與門同,上面的鋪磚已破壞無存,從位置來看,可能是門前的台階或門限之類。在兩側穿堂間的裡面一邊,各有南北隔牆一,將殿分為三部分,兩端各為兩間,中部是五間。隔牆厚1.2米,在牆內各有長0.3、寬0.2米的長方形的暗柱礎6對,有的柱洞還有燒過的灰炭,可能是立柱被燒后遺留下來的。中殿前牆的裡邊,有較小的柱礎坑一排,共16個,僅中間的五間中有12個,柱礎一半在牆內,各柱礎的距離均是1.8米。在中間穿堂門(前門)內兩側還各有柱礎坑一個,其位置稍向里,不與上述12各平行,這兩個可能是門的柱礎。兩側穿堂的兩邊各有1各,西穿堂西邊的1個柱礎尚完好未動。以上這些小柱礎,除在門側的可能是門的柱礎外,其餘或是前壁各窗的柱礎,后牆則無。
上述中殿的各牆,除南面的牆保存一部分磚基,可能是磚壁外,其餘各牆都是夯土的,亦未包磚壁,僅兩面抹有白石灰的牆皮,與屋地面相接的牆根處,繪有一周紫紅色的寬線,以為裝飾。中殿的地面除最西邊的一間是鋪長、寬各0.5米的方磚外,其餘均鋪石,石面磨製光滑,對縫嚴密,鋪地石都是長方形的石塊,一般長0.6~0.8、寬0.4~0.5米左右,個別大塊的長達1~1.5米左右,但厚度均是0.2米許。但鋪地石所存無幾,可能是被後來移走利用了。
前殿
與中殿只隔一間通道,兩山與中殿相對,均在同一直線上,厚度亦都相同,惟南部已被耕地破壞無存。此殿前後無牆,東西廣亦9間(長與中殿同),除兩端的兩間進深為4間外,中間的七間進深為三間(18.5米),其當心間比兩側的寬,進深8.5米,兩側的各間進深5米。前殿的地面與中殿同一水平,亦全鋪石,惟平鋪者多已無存,而被翻擾的亂石卻有很多。
後殿
麟德殿遺址保護工程俯視照片
麟德殿遺址保護工程俯視照片
後殿與中殿只是一牆之隔,兩山與中殿相連,是同一個山牆的延長。由中殿北端向北有柱礎7排,共是六間之數,但從兩側山牆來看,與中殿相連的後殿的進深,則是三間(17.2米),北邊的三間是與後殿相連的另一建築。後殿與中殿相接的一間略窄,寬4.4米,余均5.3米。在由東向西第三間西邊的一排(南北)柱礎之間,還殘存一部分牆根及牆皮,西邊未發現,可能是破壞了。根據這點牆根推測,或與中殿相似,也有二道間隔牆,但可能是東、西、中各隔為三間。
後殿北面的三排柱礎,亦是東西九間,進深三間,大小與後殿相同。惟四周均無牆,僅在西端與後殿西山牆裡邊的同一直線上,有2米多長的一段基槽,槽寬、深均是0.1米左右,槽內有燒過的木灰痕迹,可能是替代山牆隔斷的基槽。從間隔距離和柱礎位置等來看,是與後殿相連的建築物,其前後無牆的情況與前殿類同,惟無山牆,或即《長安志》所說的“障日閣”。其地面與後殿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比前、中二殿高0.1米(前、中二殿同一水平面)。地面鋪的是素麵方磚,大部分已破壞無存,但鋪磚的印紋卻非常清楚。
後殿與所謂障日閣(?)之間的兩端,各有向外突出的耳室(?)一間,與後殿兩山的北端相接。西邊突出的一間,長寬皆5.35米,與西山牆的寬度相同。東、北兩面因破壞較甚,已看不出牆壁情況,只在北邊的中部有一擾坑,可能是柱礎坑。西、南兩面的牆壁還清楚,在牆的底部還保存有部分的石灰牆皮。其南壁即後殿西山牆的北面,西壁的北部已破壞,南部所存的牆基厚3.3米,其西邊與殿台基(第二層台)的西邊齊。地面與後殿的地面平,但鋪地磚已不存,印痕也不甚清楚。在屋地的中間有一低下去的磚砌的圓形建築物,建築的形式是口大底小,類似盆形,口部直徑為2.1、底徑1.8、深0.33米。圓壁用梯形磚砌成,東北部因擾亂殘缺了一部分,鋪地磚也破壞殆盡,僅南邊尚有數塊。圓形建築的口面外周,環砌鋪地磚,磚亦成梯形(短而寬,近乎方形),鋪磚已全無,僅存印痕。這一圓的鋪磚地面比周圍屋地面低約0.1米許。此屋的北、西、南三面均無門的遺跡,僅東面的外邊,有一南北向的土梁,其情形與中殿前門的門階相同,只是沒有那樣清楚。從土梁來看,此耳室的門可能是在東邊,與後殿相通。
東邊的一間,與西邊的一間對稱,他的南壁(後殿東山牆的北邊)和東壁均還有牆根與白灰牆皮存在,北壁亦不清楚,西面是否也有門已看不出。根據南壁和東壁的界限來看,其大小和西邊的一間相同,但屋內沒有其他建築物,地面與後殿平,所鋪之磚也被破壞無存,但還有印痕。
上述兩間耳室的用途,尤其西邊的一間很難推測,從磚砌的盆形的建築來看,卻像是一間浴室(?),沐浴的澡盆或即安置於圓形建築之內。
中殿前的過道及東西二門
中殿與前殿之間,為一東西過道,寬6.2米(以門的兩壁寬度計算),地面與前殿相同,全是鋪石。在過道的東西兩邊(前、中二殿的兩山處)各有一門,二門東西對稱。東門的門道及門外的階道等保存較好,其平面形制還清楚,西門被破壞的較多,但從殘存的遺跡來看,其形式、尺度等於東門全同,下面的敘述以東門為準,西門則從略。
門道寬6.2米,與前、中二殿地面平,為地面鋪的是方磚,不是鋪石。門道進深與殿的兩山厚度相同,門道的南、北兩壁即前殿與中殿兩山相對的一邊。兩側的柱礎已不存,僅有坑位。門道外邊與殿兩側的南北向廊廡相接,成十字形通道。惟廊的地面比門道低0.3米,東西寬3.3米(即迴廊的寬度)。再向外(東)則是低下0.5米的平鋪方磚的一級台階。台階東西寬3.4米;再向東一級是鋪蓮花轉的斜坡階道,寬1.8米。然後再成一平級,與上一級同,也鋪素麵方磚,寬亦3.4米,再外又是鋪蓮花轉的坡道,寬2.5米,然後向外漸與當時地面平,共為三平、兩坡的三大級的階道,階道南北寬5米。
在階道的南邊尚有柱礎3個,由上向下(由西向東)柱礎漸小,西邊的一個長寬為0.77x0.74、中間的一個味0.6x0.58、東邊的一個長寬皆為0.55米。柱礎的厚度都是長寬的半數。三個柱礎的中間均各有一個榫眼。北邊的柱礎已無,僅有一個坑位尚清楚,余均破壞。在階道兩側的下面都鋪有散水,多已破壞不全。從柱礎和兩側的散水來看,階道上是建有廊的。
除上述二門之外,於前殿的南邊5米多處,在南面迴廊的外邊,有東西對稱的斜坡階道各一,寬5米,這兩個斜坡道的位置與北面中殿兩側的穿堂門相對,斜坡階道只存一級,向南已被破壞,上面的鋪亦無。由斜坡階道向南3米多即至殿台基的南邊,在台基之下,與上面的斜坡階道相對處,各有向南突出的磚基,可能是磚砌的台階通到殿基之上。由台基向南20餘米,探得有一條向南去的路,路寬近10米左右,向北正對麟德殿的中間,可能是到麟德殿的南面正路。麟德殿的北邊被破壞的較嚴重,未探得路土,但推測向北可能也有路,以與北城的各殿相通。
此外在殿的周圍,繞有迴廊一周,惟東、西兩側的廊被後殿左右突出的兩間耳室隔斷,廊寬均3.3米。由耳室向南,東西兩廊各為十五間(南北長72米),向南與南廊相接。南廊東西長為十三間(64米)。廊的外面有牆,裡面卻有柱礎(坑位),而無牆基的痕迹。後殿的北廊多已破壞,僅發掘了西耳室以北的一部分,也因破壞,其範圍已不甚清楚,但從鋪磚及西側台基之下散水來看,有廊是無疑問的。迴廊之外與廊的散水,同時也可兼作通道。在西側的第一層台基的北部(後殿西耳室的西側),有兩口井,直徑1米。與此相對的東邊,未作發掘,是否亦有井,則不得而知。
除上述殿址、迴廊以外,在殿的東西兩側還掘出“樓”與“亭”一類的台基遺址各兩座。
郁儀樓與結鄰樓
在後殿的東西兩側,各有東西向的夯土台基一座,台基靠近殿址的一端,與殿基的第一層台基相連接,距殿兩側的迴廊外壁(即第二層台基)僅2.5米左右。殿西邊的一座僅發掘東端的一部分;東邊的一座至寫報告時尚未發掘完畢,但它的範圍已找清楚。台基的平面為長方形,夯土的台基南北寬10(西邊台基的寬度與此相同),東西長26.3米,夯土台的周圍包有磚壁一層,惟多已破壞,現僅存有磚基。台基下大上小,傾斜的坡度很明顯。西端還高出當時的地面將近5米,東部破壞的較多,高僅1米(西側的台基保存的與此相似)。根據台基之高和它的面積、形狀等來看,這兩個台基可能是樓基座的遺址。《長安志》載麟德殿“東西皆有樓”,《雍錄》卷四記載:“麟德殿東廊有郁儀樓,西廊有結鄰樓”。這與我們發掘的情形相符,上述二台基或即郁儀、結鄰二樓的樓基遺址。
在郁儀樓的東部,有與樓基相連的南北向“廊”址,廊東西寬5.2米,向南與前述麟德殿東門外(階道)的東西廊相接,西邊結鄰樓與此相同。據《雍錄》卷四記載:“麟德殿東廊有郁儀樓,西廊有結鄰樓,學士院即在西樓重廊之外”。上述二廊當即《雍錄》所謂之“東廊”、“西廊”,亦即東西“重廊”。
東亭、西亭
東亭、西亭在郁儀、結鄰二樓南面相距3.8米處,有近乎方形的夯土台基各一,東西對稱,其形狀、大小亦相同。二台均與殿台基(第一層台)相同,夯土台也是下大上小,周圍也砌有磚壁。南北寬10.15、東西長11.15米,殘存高度均高出當時地面約5米。從其大小形狀來看,當是亭、閣類的台基遺址。或即麟德殿左、右的“東亭”與“西亭”的基址。南部新書乙載:“(德宗)貞元十二年,上宴宰相於麟德殿之東亭,令施屏風於坐位之後,書漢、魏以下名臣,並列善言美事”。又《舊唐書》順宗本紀:貞元二十一年(永貞元年)七月,“丙申皇太子(憲宗)於麟德殿西亭兄奏事官”。至於《唐會要》卷三十所載,於麟德殿前造“會慶亭”,可能是在殿址以南,當不在所發掘的東、西二亭之內。
除上述之外,在距殿址的西北、東北及東南角30餘米處,各有近3米寬的殘斷的夯土牆基,這些牆基雖然殘存不多,但從其方位來看,可能是麟德殿的外圍牆的殘址。根據斷績的夯土連城直線來看,其平面也是長方形,他的範圍是南北長約170餘米,東西寬約12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