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蘇薩寧
伊凡·蘇薩寧
17世紀初期俄國反抗波蘭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克斯特羅馬縣多木羅農民,在俄國面臨瓜分和滅亡的危險時,在梁贊組成一支民軍,向被波蘭佔領的莫斯科挺進。后因內部發生分歧而失敗。1612年春,在下諾夫哥羅德又組成由工商界人士和城市貧民、農民參加的第二隻民軍。抗擊侵略者,解放被波蘭、瑞典佔領的莫斯科河諾夫哥羅德等大片領土。后被迫為撤退的波蘭軍隊領路,不顧生命危險,把敵人引入歧路,帶進叢密的森林中,使得波蘭侵略者退往科斯特羅馬的計劃未能實現。1613年在叢林中慘遭波蘭貴族殺害。後事有著名歌劇描述其事迹。
《伊凡·蘇薩寧》(為沙皇獻身)五幕歌劇,羅森編劇,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譜曲,1836年12月9日在聖彼得堡首次公演。首演前的綵排時,尼古拉一世蒞臨觀賞。由於他的命令,把劇名改稱《獻給沙皇的生命》,但蘇聯政府又使它恢復原名。格林卡這出歌劇,以英雄伊凡·蘇薩寧為題材,描述蘇薩寧自波蘭人手中,解救沙皇的故事。新鮮的音樂、洋溢著的愛國情操,並一面採用俄國波蘭民謠旋律,一面運用義大利的抒情調為媒介,公演時獲得巨大的成功與讚譽。這部歌劇是俄國民族音樂創始人格林卡開始開拓國民主義道路的最早作品,具有紀念碑式的意義。格林卡以前的俄羅斯音樂,如果除去俄國正教的音樂和民謠,幾乎看不到俄羅斯色彩。以歌劇為中心的藝術音樂,不是義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就是以義大利風格或手法寫作的俄國作曲家作品。
而格林卡開始作曲活動的時代,就是拿破崙戰爭結束后的自由主義與國民主義時代。在俄國,由朱可夫斯基、普希金和果戈爾等人,逐漸在開始推動國民文學運動。格林卡本人也和這些文學家交往,在新時代的潮流中,努力成為真正俄國民族藝術的創造者之一。
在《伊凡·蘇薩寧》一劇中,格林卡雖然仍承襲義大利歌劇的樣式,卻豐富地創作出俄國民謠特色濃厚的旋律。同屬斯拉夫民族的波蘭人音樂要素,在這部歌劇中也擔當了重要任務。俄國和波蘭的民族音樂的相互對比,使戲劇的更具藝術效果。此劇是和他的另一部歌劇《魯斯蘭和柳德米拉》,成為奠定俄國民族歌劇的重要基石。
1834年因父親過世,從義大利與德國之旅歸國的格林卡,決定譜寫民族題材的歌劇。次年春天,在詩人茹科夫斯基的建議下,著手寫作《伊凡·蘇沙寧》。不過,同一個題材早就由義大利人卡沃斯(1775—1840)寫成歌劇,在1815年於彼得堡上演過。但那是在台詞之間加入合唱,用18世紀俄國音樂喜劇的樣式作成的,算不上是正式的歌劇。
伊凡·蘇薩寧紀念銀幣
安東妮達 其女 女高音
瓦尼亞 其義子 男低音
索比寧 安東妮達未婚夫 男高音
波蘭警官 男中音
西基絲蒙 波蘭王 男低音
波蘭使者、波蘭紳士、波蘭婦女、農民、俄國士兵等。
故事發生於1612年,地點在俄國和波蘭。
是用附序奏的奏鳴曲式寫成。在沉重的序奏後由雙簧管獨奏的旋律,是序幕三重唱中瓦尼亞所唱的曲調。主合其中活潑的第一主題,取自第三幕終幕的農民合唱;快活的第二主題是第三幕中瓦尼亞的歌曲。
德姆寧村的街道
為了要擊退佔領俄國大半領土的波蘭軍,俄國各地組織了義勇軍,這時有一隊義勇軍經過這個村莊。歡迎士兵們的農民,高唱出對波蘭軍宣戰的合唱:“我們的祖國俄羅斯”,這是用俄國民謠寫成的,旋律有濃厚的俄羅斯色彩。
單獨留下的農夫蘇沙寧的女兒安冬妮達,因婚禮已近,很高興地唱出詠嘆調:“啊,我的原野呵”。
這時,蘇沙寧和農民們一起回來,說在這祖國被敵人蹂躪的時刻,實在不適宜舉行什麼婚禮。接著,女兒的未婚夫索比寧坐在小船上和一群民兵一齊到來,並向大家問好。他前來誇耀自己趕走了前來侵略的波蘭人,唱《沒有新郎是空手到未婚妻身邊》。這段詠嘆調是用拿破崙戰爭時代的俄國軍歌曲調譜成的。
接著米寧和波夏斯基大公就站起來說,目前正在各地招募義勇兵,準備開往莫斯科。
大夥兒高喊著,如同莫斯科已經從敵人手中奪回那樣。但蘇薩寧卻冷靜地說,敵人已經把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團團包圍住,婚禮必須等到祖國真的完全拯救后才舉行。可是索比寧說,我已經等太久了,馬上讓我們結婚吧!我們舉行完婚禮就隨義勇軍一起進軍莫斯科,於是大夥兒馬上唱出婚禮之歌,異口同聲地表示希望暢飲蜜酒。在合唱中,人們盼望勝利之日能早一點來到。
波蘭古城內西基絲蒙寶座前的大廳
貴族們在上述的合唱中,快活地表示,要到俄國奪取珠寶和毛皮。當華麗舞蹈正表演時,使者跑來報告說,整個俄國為對付波蘭軍都挺立起來了。有一名米寧的農夫居然變成指揮官,擊破日耳曼騎士團,波蘭軍正在莫斯科堅守城池。於是騎士們就激動地高喊著,現在正是勇赴沙場的時刻;而貴族則以合唱喊叫說,俄國是我們的。
農民蘇薩寧的農莊上
幼年時成為孤兒的瓦尼亞,被蘇薩寧收養為養子。這時他唱著詠嘆調:“雛鳥的母鳥被殺了”,然後對養父表達感恩之情,這旋律在序曲中已經出現過。
蘇薩寧出現后,告訴他米寧已經來到,現在紮營在森林中的工商地區。而且鼓勵他,長大后也要為國戰鬥,接著就一齊唱出忠於祖國的歌曲。
農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為一對新人的婚宴忙碌著,蘇薩寧則向大家表示謝意,希望大夥兒共享今晚的佳肴美酒。農夫們走後,蘇薩寧對女兒和索比寧叮嚀說,你們必須相敬如賓,和睦相處。加入瓦尼亞后,成為優美的四重唱。
當索比寧去邀請親戚、安東妮達在整理餐桌時,突然有一群波蘭兵衝進來,威脅他們說出米寧的軍營在那裡。蘇薩寧說:“我不知道”,但對方立刻用劍頂住他胸口。由於不得要領,波蘭人自己密商起來了。蘇薩寧立刻利用這機會小聲命令瓦尼亞說,我把他們引入森林裡,你快去通知米寧的軍隊,到那裡把敵人殲滅。
接著,波蘭人就拿出一包金幣要收買他。蘇薩寧就表示願意帶路,他對哭泣著勸他不要前往的女兒說:婚禮即使沒有我,也照樣舉行;希望好好養育未來的孫子”,說完就和波蘭人離去。當女兒緊追不捨時,波蘭人把她強制拆開,她就無奈地伏在長椅上哭泣。
朋友們又回到這告別的宴會上,對哭泣的安東妮達說,這又不是永別,何必傷心。安冬妮達就把父親被波蘭人帶走的經過說了出來。她的女友們為了安慰她,唱出了祝婚之歌:《春天的甘霖注滿牧場》,這是樸素的民謠曲調。安冬妮達的心情稍許恢復后,也跟著唱和,這就是浪漫曲《朋友們,我不再悲嘆》。
索比寧帶著親戚們回來,知道事件經過後,很憤慨地和農民同胞們高唱出同仇敵愾的合唱,強有力地表示和敵人勢不兩立的決心。
第一場 森林中附屬修道院的工商地區
深夜瓦尼亞找到米寧的駐地,不論瓦尼亞在門上用力敲打多久,因為是在深夜,都沒有回應。他很氣餒地唱出詠嘆調:《為什麼我不是勇士》最後好不容易驚醒過來的士兵立刻敲響警鐘,拿起武器,向森林進發。
第二場 被大雪掩蓋住,找不到道路的森林深處。
蘇薩寧帶領的波蘭人走歧路
大風雪開始來襲,波蘭人驚醒。把蘇薩寧搖醒后怒斥他說:你是故意把我們引入這深山裡的吧? 蘇薩寧看到東方已發白,就高喊著,這裡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祖國得救了!波蘭人一氣,馬上把他殺了。這時索比寧等人馬已經趕來,開始向敵人發動攻擊。
克里姆林宮
在一場慶祝典禮中,新的沙皇來到莫斯科。他讚揚安東妮達和她的丈夫索比寧和她的義弟瓦尼亞的愛國行為。同時他也痛悼英雄蘇薩寧之死。最後國人同聲高唱讚頌沙皇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