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碗窯鎮

貴州省興義市轄鎮

白碗窯鎮位於興義市西南面,距市區31千米,國土面積119.42平方千米,人口18542人(2020年)。轄2個辦事處1個居委會13個村。鎮內有3個水庫,2個水塘和一些小水窖水池。

礦產資源以煤礦為主,儲量約4億噸左右。陶土、黃金、鐵也較為豐富。通電率達99%,有裝機容量200千瓦水電站一座,35千伏變電站一座。通村公路100%,通組公路達70%。

該鎮原為烏沙區管轄,1992年撤區新建白碗窯鎮。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白碗窯鎮位於東經104°43′75″-104°49′28″,北緯24°58′44″-25°06′32″之間,地處興義市西南面,東接興義市坪東鎮,南接七舍鎮雄武鄉,西臨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鐘山鄉,北靠烏沙鎮。距興義市中心區28公里,坪白公路(市區南環大順加油站介面至白碗窯)16公里;國土面積119.42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1%;地處“七舍高原”向烏沙岔江底熱河谷地區過渡地帶,地形崎嶇,地勢起伏較大,海拔在1110-2000米之間,高度差890米,其中鎮政府所在地1533米,大水井辦事處所在地1830米。

氣候特徵

年平均氣溫在13℃-15℃之間,無霜期在320左右。全鎮屬溫涼氣候帶山地季風濕潤區,受海洋性氣候影響較大,形成獨特的季風型,高原型特點。同時,海拔高度相差大,加大鎮東與市興西湖水庫相連,西面與魯布格庫區和岔江流域相連,受此影響,形成周邊陰雨(包括市區在內),鎮內有陽光,乾燥的氣候特點,全年光照時間長,年積溫約3590℃左右,年降雨量約為1500-1600毫米。適宜種植烤煙、梨、辣椒、早、晚熟蔬菜等。特別是烤煙生產,已成財政創收,農民增收不可替代的支柱產業,年均創造社會產值1500元以上,財政收入300萬元左右。

人口民族


人口

白碗窯鎮
白碗窯鎮
白碗窯鎮原屬烏沙區管轄的白碗窯鄉、大水井鄉,一九九二年撤區並鄉建鎮時由兩個鄉合併加上佳克鄉劃撥的納崗村,新建白碗窯鎮。全鎮轄兩個辦事處(白碗窯辦事處和大水井辦事處),7個村(村級整合原為13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102個(居)村民組、6400戶、總人口28900餘人,鎮中心區人口現有320戶1800餘人,加上鎮機關共計2500餘人。
2021年6月28日,興義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白碗窯鎮人口數為18542人。

民族

民族有漢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為主要居住民族,少數民族佔35%左右。一部分地區仍保持著傳統的民族風格,突出的布依族寨子如甲馬石,還有保存至今的大銅鼓,居民吊腳樓等。

社會


基礎設施
白碗窯鎮
白碗窯鎮
全鎮有中小學18所。衛生院1所。電視覆蓋率達95%。通訊網路覆蓋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森林覆蓋率29.86%。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建有6000畝優質雪梨基地,突破煤、電、金開發。引資新建有革新煤礦、富興煤礦、白龍崗煤礦、超強煤礦、老江底電站。2003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5724萬元,財政收入345.5萬元,人均純收入22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