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斑狗母魚

叉斑狗母魚

叉斑狗母魚(學名:Synodus macrops),狗母魚科狗母魚屬、海洋底棲魚類。體細長,略呈長管狀,尾部近圓管狀。體側有4個大的“×”形暗色斑,兩斑間有3個小暗色斑,體長約300mm。在深海砂質地或岩礁附近海域棲息。分佈於中國東海、南海,日本。通常生活於水深40—180m的海區里。

基本資料


中文名:叉斑狗母魚
俗名:狗母梭、錦鱗蜥魚
觀賞魚類:否
食用魚類:是
是否有毒:否
經濟魚類:否
最大長度:20 cm
命名者:Tanaka, 1917

分佈地帶


世界分佈: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大洋洲的瓜達爾卡納爾群島,西起紅海,東至阿達曼海,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灣僅少量分佈於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形態特徵


叉斑狗母魚
叉斑狗母魚
體長圓形,略平扁,體高略短於體寬,尾部細長。體長為體高的6.17—8.87倍;為頭長的3.52—4.06倍。頭長為吻長的3.57 4.52倍;為眼徑的3.76—4.51倍;為眼間距的7.50—8.34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18—2.50倍。側線鱗52—54;側線上鱗3.5,側線下鱗5.5;頭背部縱列鱗15—16。體、頰部鱗4—5。幽門盲囊5—6。脊椎骨數53—55。頰部和鰓蓋均被有大的圓鱗。鱗片排列整齊、較易脫落。尾鰭基部具兩個大的腋鱗,側線完整,始於鰓蓋後上方,至尾鰭基的前方,成微彎的直線。
新鮮時,體背部灰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有1列8—9“X”形暗色斑,大小相互交錯,並延至側線的下方;其中在背鰭起點、體的中部、臀鰭的前部等3處的斑塊較大,顏色也較深。各鰭色淡,無斑紋。

頭部長而突出,平扁,似長三角形。吻短,前端尖,吻長約等於眼徑。眼中等大,側上位,靠頭背緣;脂眼瞼較發達。眼間隔凹而窄,其寬明顯比眼徑小。鼻孔每側1對,位於吻端與眼之間,前鼻孔具一寬而長的j角形鼻瓣。口大,口裂微斜,幾角超越眼后緣;口閉時,上下頜約等長,兩頜具細長尖銳齒2列,內側齒較大。齶骨每側有1組齒,每組齒2—3行。舌細長、窄,前端具齒2—3行。鰓蓋骨邊緣光滑,無棘。鰓蓋骨較薄,透明。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不連。假鰓發達。鰓耙為短細齒狀。鰓膜骨條15。腹膜黑色。幽門盲囊數5—6。

背鰭11—12;臀鰭10—11;胸鰭11—12;腹鰭8;尾鰭19。背鰭位於腹鰭基的後上方,背鰭起點至吻端距離短於至脂鰭的距離;平放時,前部鰭條末端不達後部鰭條的末端。脂鰭位於臀鰭基中後部的上方。臀鰭位於身體之後部,其基底長短於背鰭基底長。胸鰭側位,扇形,其末端向後延伸到從背鰭起點至腹鰭基的連線。腹鰭腹前位,互為接近,外側鰭條不分枝和短,第五或第六根分枝鰭條最長,其長為外側第一根鰭條的2倍以上。尾鰭叉狀,上下葉約等長。尾柄細長,高顯著小於眼徑。

漁業方法


偶為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