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桂

刺桂

刺桂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四季常青,入秋百花朵朵,香氣瀰漫,是良好的觀賞樹種。

形態特徵


刺桂照片集錦
刺桂照片集錦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葉對生,葉形多變,厚革質,卵形至長橢圓形,端刺狀,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又1~4個刺狀齒,少有全緣,但老樹葉全緣,頓頭,網脈明顯均隆起或在葉背不顯。
雌雄異株,花簇生於葉腋,花冠白色,香味較淡,果卵形,藍黑色,花期11~12月,果熟期翌年10月。由葉腋開白色芳香小花。果橢圓形,熟時成黑色。常見的變種有金邊刺桂。通常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扦插在梅雨期或9月進行。也可以用小葉女貞靠接或切接,刺桂四季常青,葉形奇異,是觀葉聞香的優良樹種,可在庭院中叢植,或作綠籬。也可製作盆景。

生長環境


弱陽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生長慢。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

生態習性


喜光,較耐陰,喜溫暖,有一定耐寒性,在排水良好、濕潤、肥沃的壤土上生長最佳,生長速度一般偏慢,抗逆性強。
抗污染性強,對二氧化硫、氯氣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較強,對汞蒸汽的吸收能力也較強,具有較強的殺菌力,在9分鐘內能殺死原生動物,還具有吸滯粉塵和減弱雜訊的功能。

分佈範圍


刺桂
刺桂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青島、煙台、日照、威海、濟寧、泰安、淄博、濰坊、棗莊、臨沂、萊蕪、東營新泰、滕州、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安陽、西安、咸陽、徐州、連雲港、鹽城、淮北、蚌埠、韓城、銅川)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東莞、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栽培方法


刺桂多以嫁接法繁殖。砧木選用小葉女貞春季進行靠接或切接。靠接產量受限制。主要用干徑1~1.5厘米粗的砧木,在春芽萌動前切接,成活率可達80%以上,幼苗生長快,當年苗高可達50~60厘米,為了延長嫁接時間,秋末先把母樹上當年生的健壯枝條剪下,不去葉以保護腋芽,紮成捆平埋在濕度及溫度(4℃)較均衡的砂壤土中。次春芽子萌動較慢,可多埋一些時間。也可在12月末至元月初,把接穗剪好並蠟封處理。在冰箱內貯藏,來年3一5月用切接或腹接繁殖。
接后成活的小苗,進入生長旺盛期可適當追些糞肥或棉餅肥,適時澆水鬆土、除草,使苗木旺盛生長。刺桂病蟲害較少,管理比較簡單。

主要價值


刺桂四季常青,入秋百花朵朵,香氣瀰漫,沁人心脾,是良好的觀賞樹種。抗污染性強,是園林綠化、工廠綠化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材料。

觀賞價值

綠化時宜作下木,在疏林下生長更旺盛。
樹榦挺直,葉片寬大,樹冠廣展,壽命較長,葉片入秋呈橙黃色且經久不落,可孤植、片植或與其他樹種混植,季相色彩極其豐富。
其他用途
木材堅實,供建築、枕木、器具等用,亦可培養香菇。殼斗及樹皮可提栲膠,葉可飼柞蠶。堅果脫澀后可供食用。

藥用價值

藥用:性味:種子:苦、澀、平;樹皮:苦;葉:甘、苦、平。效用:種子:澀腸止痢。效用:種子:澀腸止痢。治小兒拘僂病;樹皮:治惡瘡,瘰癧,痢疾,腸風下血;葉: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症。治小兒拘僂病;樹皮:治惡瘡,瘰癧,痢疾,腸風下血;葉: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症。

化學成份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葉有毒,其次是殼斗。牛、馬、羊和家兔等長期大量採食後會引起中毒。牛主要癥狀有食慾減退、反芻減少或困難、便秘、橫卧,尿粉紅色、乳汁分泌減少直至停止,此外有高熱、震顫、衰弱等癥狀。屍體剖檢發現有出血性胃腸炎,尤以腎膀胱炎最為顯著,腎容積增大2—3倍,表面有溢血斑、腎盂炎、輸尿管崩壞或被纖維素凝固物閉塞,膀胱常有萎縮、空虛,內有少量濃色血尿,粘膜有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