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密螺旋體痢疾
豬密螺旋體痢疾
豬密螺旋體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稱作血痢(bloody scours或bloody bysentery),黑痢(black dysentery)或粘膜出血性腹瀉(mucohemorrhagic diarrhea)
歷史上曾稱作弧菌性痢疾(vibrionic dysentery),為豬的一種傳染性粘膜出血性結腸炎。臨床特徵為消瘦,排瀉糞便中含有粘液、血液和壞死物,不經治療的病豬可能死亡。
SD在下列國家(地區)發生:
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特立民達和多巴哥。
歐洲:比利時、保加利亞、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荷蘭、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蘇聯、西班牙、瑞典、英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亞洲:寮國、南朝鮮、馬來西亞、日本、中國、中國台灣、泰國。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由於SD病豬死亡、生長率降低和治療費用而造成很大經濟損失。根據Ly son(1983)計算,為了控制SD在飼料中添加的藥物,每頭豬化費2.60-2.80美元。Wood等(1988)指出,SD豬群的飼料消耗,每頭上市豬要多化費12.60美元,同時每頭豬還要多化費藥費2.40美元。在美國估計每年由於S D而損失6400萬美元。
SD雖由Whiting等人於1921年首先作了報道,但不明期病原長達50年之久。1971年Taylor等在英國報道了一種能繁殖的病原性螺旋體。這工作同時被Harris等在美國證實,並將此螺旋體命名為豬痢疾密螺旋體(treponema hyodysenteriae;Th)。普通豬或SPF豬口服接種Th能產生SD典型癥狀和病變。Taylor等(1971)還發現在正常豬糞中存在第二型厭氧螺旋體,形態與Th相似,可能存在於所有豬群,根據溶血型和對豬或小鼠的腸致病性可以加以區別,1979年Kinyon等將此螺旋體命名為無害密螺旋體(T.innocens;Ti)。Kinyon等(1979)以25株β溶血的Th口服接種SPF豬均能引起SD,而13株β溶血的Ti對豬不致病。
Stanton等(1991)對Th和Ti進行了DNA―DNA重組試驗,菌體蛋白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和16SRNA順序分析,發現這二者之間關係密切,與密螺旋體和其它螺旋體僅有疏遠相關,因而將二者歸入小蛇(Serpula)新屬。後來發現此名已用作黴菌的屬名而於1992年改為蛇樣(Serpulina)屬,Th和Ti分別更名為豬痢疾蛇樣螺旋體(Serpulina hyodysenteriae;Sh)和無害蛇樣螺旋體(S.innocens;Si)。Sh為革蘭氏陰性,耐氧和厭氧,長6-8.5μm,直徑0.32-0.38μm。松捲曲,有動力和溶血性。具有7-13根內鞭毛,從每端插入,至原生質圓柱部重疊。整個菌種被一層疏鬆外膜所覆蓋。Kimyon等(1979)和Lemcke等(1981)對Sh和Si的培養特性作了比較,二者均能對有限的碳水化合物發酵,通常為葡萄糖和麥芽糖產酸,發酵終末產物為醋鹽、丁酸鹽、H2和CO2。能使丙酮酸鹽但不能使乳酸鹽降解。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氧化酶、H2S、明膠水解、肉質水解、甘氨酸耐量、澱粉水解和尿素酶等試驗均為陰性。膽汁耐量、七葉苷水解和碘乙酸耐量等試驗均為陽性。Sh可以果糖發酵(-)、靛基質產生(+)、β溶血(強)和對豬及小鼠腸致病(+)與Si某些菌株區別。Miao(1978)發現Sh和Si的C+G含量極低(25.8%),DNA順序二者僅有28%相同,而Sh菌株之間則有75%相同。
Baum等(1979)對Sh酚抽提物的水相物(脂多糖;LPS)用瓊脂凝膠擴散試驗可分成四種血清型。Mapother等(1985)發現另外三種血清型。Lemcke等(1984)也發現三種新血清型,但與前三種未作比較。Li等(1991)在加拿大發現了血清型8和9型。Hampson等(1989,1990)對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Sh菌株的LPS進行了研究,建議LPS血清型應修正為血清群(目前已有A-I9個群)每群含有幾個不同血清型。在美國分離的大部分屬血清1、2型,而在歐洲和澳大利亞分離的血清型比較分散。至今未見Sh血清型之間有毒力差異的報道。
本病最常發生於體重15-70kg的豬只,奶豬和成年豬較少發生。大多是由於引進豬只后,經2-3周開始發病。主要由於直接或間接吃入病豬或帶菌豬的糞便而感染。疾病呈緩慢持續性流行,最初一部分豬發病,然後同群豬相間發生。品種間的易感性無甚差別。斷奶豬自然感染的發病率接近90%,死亡率取決於藥物治療效果。
大群病豬經過治療癥狀消失后,隔3-4周可複發。臨床康復豬常成為帶菌豬,成為下次流行的傳染源。由於不易檢查和杜絕帶菌豬,因而疾病一旦傳入,即使應用藥物治療也很難加以徹底消滅。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似在夏末和秋天多發。飼料變換、運輸、閹割、擁擠和寒冷等可促使疾病發生。
從有SD農場捕到的田鼠中,可分離得Sh。Sh在稀釋病豬糞中,於5℃可存活61天,25℃可存活7天。大多數SD的流行由於引進帶菌豬,但不引進豬的豬群也有發病。
本病的潛伏期2天至3個月左右,自然感染在接觸病後10-14天內發病,人工感染大多為3-10天。癥狀為排稀糞(帶粘液和血液),其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病程不同,一般持續5-10天。病豬偶爾可為超急性感染,很少或未見下痢而在幾小時內死亡。多數病豬先拉黃至灰色軟糞,厭食。部分病豬體溫可升高至40-40.6℃。經幾小時或幾天後,糞便中常有血斑或大量粘液。當疾病進一步發展,糞便呈粥樣或水樣,內含血液、粘液和粘膜。病豬弓背,後部常被糞便沾污。病程一長,病豬脫水、渴欲增加、衰弱、共濟失調和消瘦。
大多數病豬的癥狀基本相同,依據病程長短大致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慢性病豬的糞便混有黑色血液,即使不死,也妨礙生長。死亡原因除急性死亡之外,大多由於脫水和營養失調而死亡。
奶豬的感受性較低,病情較輕,糞便內血液和粘液也較少。
SD發生與大腸內Sh和其它協同微生物的增殖有關。在典型病變的上層細胞和固有層能見到Sh,但未能證明病變的產生主要由於Sh入侵。組織破壞的機理尚未闡明,但可能與Sh的二種毒素有關。溶血素對一些組織的細胞培養和原代細胞有毒性,也可損害豬結紮結腸段的上皮細胞。LPS有內毒素特性,可能對大腸上皮細胞有直接影響。
Sh的入侵不超過大腸固有層,暗示SD所有的發病機理可直接由腸病變引起。由腸炎引起液體和電解質的不平衡,導致典型SD的主要全身反應。最急性死亡的機理還不清楚,可能由內毒素引起。
Argenzio等(1980,1981)研究了SD的病理生理,腹瀉並非由於粘膜滲透性增加和組織液體靜壓增加,致使蛋白質及細胞外液從血液漏出至腸腔,而是由於上皮細胞從腸腔輸送鈉反氯至血液的機能衰退,導致結腸吸收不良。其研究強有力地說明,由發炎粘膜釋放的腸毒素和(或)前列腺素與腹瀉發生無關。因此,SD的發病機理與由腸毒性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引起的腹瀉不同。
死豬消瘦,毛粗松而沾有糞便、顯著脫水。本病病理特點為病變局限於大腸,在回首連接處界限清晰。急性期腸壁水腫性肥厚,充滿顯著。由於粘膜明顯水腫,致使結腸失去典型的皺狀。粘膜面呈暗紅色,上覆含有血斑的粘液。腸內溶物柔軟至水樣不等。急性期過後,腸壁水腫減少,但粘膜病變更為嚴重,纖維素性滲出的增加,可形成含血液的纖維素性假膜。大腸病變的分佈範圍不同,有的整個,有的僅節段。但至疾病後期,病變常很廣泛。
早期由於血管充血和體液外滲而使粘膜和粘膜下組織肥厚,杯狀細胞增生,腺窩基部上皮細胞變長和染色過深。在固有層可見白,細胞增數。粘膜的成批上皮細包與固有層分離,致使毛細血管暴露而形成出血灶。晚期變化在腺窩內各聚大量纖維素、粘液和細胞殘屑,常有廣泛的粘膜淺表壞死。病變局限於粘膜和粘膜下層,深層組織保持相對完整性。在腺窩內有數量不一的Sh樣微生物,多者密集呈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