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烈士陵園
蘭州市烈士陵園
蘭州市烈士陵園,座落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華林坪以南、沈家嶺北麓。是為紀念1949年8月蘭州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始建於1952年,1959年國慶正式建成開放。1972年進行了第二期擴建工程。陵園佔地面積41.95公頃,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1963年被列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蘭州烈士陵園是為紀念解放大西北、解放蘭州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並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基地。
蘭州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1959年建成開放,1972年進行了二期擴建工程,陵園佔地面積629.29畝,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園內有原紅四方面軍創始人之一,紅軍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原中共甘肅工委副書記羅雲鵬,為蘭州解放而犧牲的原第一野戰軍三十一團團長王學禮,三十遠政委李錫貴烈士紀念碑亭。烈士紀念設施有蘭州戰役紀念館、羅雲鵬等七烈士紀念館。兩萬平方米的墓區內,安葬著蘭州戰役中犧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蘭州烈士陵園紀念塔於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蘭州市烈士陵園是當年蘭州戰役主戰場之一,坐落於沈家嶺北麓,與橫穿市區的黃河遙遙相對,規劃佔地面積28.7公頃。該陵園由著名設計大師任震英設計,一期工程於1952年動工興建,1959年初建成對外開放;1972年二期工程建成,經過1997年的維修工程,目前基本實現了建園時的規劃,紅25軍軍長吳煥先、甘肅工委副書記羅雲鵬、解放蘭州時壯烈犧牲的王學禮等917名革命先烈安葬於此。
由於資金不足,除綠化設施較好外,陵園現有的建築和設施已經嚴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的發揮。
根據“環境園林化、陳列藝術化、功能多樣化、景點群體化”的指導思想,努力提高烈士陵園紀念建築物和陳列展示的文化品位、藝術品位、科技品位,按照立足長遠、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把陵園建設成為西北一流的標誌性建築物和全國著名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蘭州市烈士陵園
陵園以開展紀念性活動和遊憩性活動並列布局,充分結合自然地形特點,紀念區採用軸線對稱的規劃式構圖,莊重嚴整,突出紀念塔主題;遊憩區採用自然式構圖,活潑自然,突出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色。
蘭州烈士陵園是為紀念解放大西北、解放蘭州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並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基地。
蘭州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1959年建成開放,1972年進行了二期擴建工程,陵園佔地面積629.29畝,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園內有原紅四方面軍創始人之一,紅軍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原中共甘肅工委副書記羅雲鵬,為蘭州解放而犧牲的原第一野戰軍三十一團團長王學禮,三十遠政委李錫貴烈士紀念碑亭。烈士紀念設施有蘭州戰役紀念館、羅雲鵬等七烈士紀念館。兩萬平方米的墓區內,安葬著蘭州戰役中犧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蘭州烈士陵園紀念塔於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蘭州市烈士陵園
蘭州市烈士陵園
服務區位於陵園大門口,主要從事資料搜集、整理、宣傳、內部管理、對外接待服務等項目,為來園參觀、瞻仰和遊覽的人員提供方便。蘭州市烈士陵園經過幾十年的逐步發展,已形成了一個樹木成行、綠樹成蔭、環境宜人的集烈士紀念建築物和園林綠化、文化教育、服務、管理多功能於一體的遊覽場所。每年來園參觀、瞻仰和從事教育活動的人員達十萬多人(次)。中央、省、市、黨政軍領導及烈士生前好友和親屬也曾多次來園謁陵、緬懷、學習和繼承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及崇高品質。
近年來,由於氣候、地震的影響,有裂縫貫通於塔1992年發現紀念塔向北傾斜15厘米,斜率為5%。1997年11月再次測量,塔身向北傾斜35厘米。為搶救這一現代文物,受有關方面的委託,鐵科院西北分院組織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多次調查分析和地質勘探,提出了可行性糾偏工程方案,得到了專家的論證肯定。今年7月15日,西北分院的工程技術人員進駐施工現場,歷經4個月的艱苦工作,成功地糾偏扶正了蘭州烈士陵園紀念塔,使其又顯新姿。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