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

軌道交通線路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Kunming Rail Transit Line 5),是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境內一條正在建設中的軌道交通線路,於2016年10月開工建設,標誌色為綠色。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北起盤龍區世博園站,貫穿盤龍區五華區、西山區、滇池度假區和官渡區,南至官渡區寶豐站。

徠截至2021年8月,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全長26.45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2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設1個停車場、1個車輛段;列車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

歷史沿革


2015年11月2日,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進行第一次環評公示。
2016年1月30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昆明市軌道交通5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複》(雲發改鐵路〔2016〕186號)同意建設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6月,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開工建設。
2017年7月,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首座車站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2018年1月31日,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首座車站(福保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3月21日,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對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擬命名車站的車站名稱進行公示。5月17日,雲南省環境保護廳批複《昆明市軌道交通5號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2021年3月16日,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首列車下線。8月12日,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實現全線“洞通”。

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共設22座車站,平均站間距1225米,最大站間距1967米(金家河站—福保站),最小站間距725米(火車北站—穿金路站)。
序號車站名稱工程名換乘線路車站形式
1世博園站世博園——地下二層島式
2白龍寺站龍慶路——地下二層島式
3石閘站白龍路——地下二層島式
4穿金路站理工大學/穿金路——地下三層島式
5火車北站昆明北站
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
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
地下四層疊島式
6圓通山站圓通公園——地下二層側式
7華山西路站翠湖——地下二層島式
8五一路站省博物館昆明軌道交通3號線地下二層側式
9彌勒寺站彌勒寺昆明軌道交通1號線(在建)地下三層島式
10嚴家地站五華體育館——地下二層島式
11金蘭路站青少年宮——地下二層島式
12福海站南亞風情園——地下二層島式
13廣福路西口站廣福路——地下二層島式
14大壩站河尾村——地下二層島式
15迎海路站迎海路——地下二層島式
16漁戶村站滇池學院——地下二層島式
17興體路站興體路——地下二層島式
18莊家塘立交橋站滇池衛城——地下一層島式
19金家河站金海新區——地下一層島式
20福保站福保路——地下一層島式
21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站會展中心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地下二層平行雙島式
22寶豐站寶豐村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地下一層側-島-島-側式
線路走向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全長26.45千米,貫穿盤龍區、五華區、西山區、滇池度假區和官渡區,途經世博園片區、圓通公園片區、會展中心片區,串聯起昆明世博園、翠湖、滇池等市內旅遊景區。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線路北端起於世博園站,沿白龍路向南走行,下穿二環東路石閘立交,過白雲路後下穿昆明理工大學,沿米軌走廊敷設,然後下穿昆明北站北京路隧道、鐵路局宿舍、省醫院公司倉庫、盤龍江敷設至圓通公園,線路下穿圓通山動物園拐入華山西路,繞避勝利紀念堂、過省博物館,沿五一路向南下穿省委小區至彌勒寺公園,后沿安吉路向南敷設,繞避昆鋼科技大廈和方舟大廈拐入滇池路敷設,之後線路拐入紅塔東路,繞避徐家堆立交,沿環湖東路敷設,南止於寶豐站。

運營情況


截至2021年8月,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正在建設中,尚未通車運營。根據建設規劃,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預計將於2022年通車運營。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列車是首款完全在昆明本地化試製、生產的軌道交通車輛。列車採用6節編組B型車,最高運行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載客量2094人。技術方面,列車採用大量複合材料,增強吸音隔熱、減震降噪、防腐防潮的性能,配置高可靠性網路控制系統,具有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模式,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穩定性。同時,首次採用鈦酸鋰蓄電池作為輔助電源。鈦酸鋰蓄電池具有免維護、環境友好、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的特點,既可滿足列車2千米的應急牽引,又可使列車在無電網的場段區域實現“零排放”移動。
運行系統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在線路北端設世博車輛段,在線路南端設寶豐村停車場,在火車北站設與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聯絡線,在寶豐村停車場設與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聯絡線。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

主要工程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是昆明地鐵建設史上困難最為集中、施工最為複雜的線路,主要表現為周邊環境複雜、沿線地質複雜、穿越敏感區域眾多等:
1、部分站點周邊緊鄰重要的建(構)築物,區間隧道穿越了密集建築群、既有地鐵運營線路、鐵路、盤龍江等,施工環境非常複雜,安全風險非常高,其中4個區間隧道下穿了既有的地鐵2號線和3號線、北京路隧道、盤龍江等。
2、線路北段為砂岩,盾構施工穿越上軟下硬複合地層;中段穿越岩溶發育區,如圓通山、翠湖片區地下水豐富,灰岩強度高,施工難度大、工效極低;南段沿滇池路、環湖路地段為回填土、泥炭質土、砂層相互交替,存在有害和可燃氣體,工后沉降控制難度大。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施工過程中,參建單位不斷創新優化施工工藝,採用TOD建設模式,廣泛應用BIM技術和智能供電系統;為確保滇池路儘早還路於民,怡心橋站採用“先隧後站”方案;為滿足施工工效和環境影響要求,翠湖站、圓通山站為昆明市首次在灰岩地層中採用上挖下銑工藝;圓通公園站——翠湖站區間在全國軌道交通範圍第一次採用盾構洞內超前地質預報及岩溶處理技術。
下穿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穿越正在運營中的地鐵線路,既要保證盾構正常推進,又絕對不能對地鐵線路造成擾動,對盾構施工要求極高。下穿地層已因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施工遭受過擾動,另外,地面建築密集、管線錯綜複雜,施工難度和施工風險較為罕見。
2020年6月15日,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實現雙線盾構均下穿正在運營的昆明軌道交通2號線。
徠金海新區站至滇池衛城站盾構區間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金海新區站至滇池衛城站盾構區間左線長度為1055.790米,右線長度為1050.703米。盾構機沿環湖東路從金海新區站向滇池衛城站掘進作業,穿越地層多為泥炭質土,地質條件差。沿線河流、各類管線錯綜複雜,建築物密集,風險源多,盾構機需長距離側穿昆明繞城高速公路高架橋,且側穿部位距離高架橋橋樁最近的僅5.2米,這對施工技術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同時,盾構接收端受場地限制,又緊鄰滇池衛城小區房屋,接收過程中安全風險極大。參建單位採用冷凍法工藝進行盾構機接收的盾構區間,極大地預防了接收端涌水涌砂險情的出現,並有效減小了對地面環境的影響。

價值意義


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貫穿了昆明市主城核心區,途經世博園、圓通山、翠湖、滇池等昆明極具代表性的區域,線路周邊還有雲南陸軍講武堂、抗戰勝利紀念堂、雲南省博物館、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等,是昆明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彙集自然、歷史、文化元素眾多的一條線路。(雲南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