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薩金塞夫

安德烈·薩金塞夫

安德烈·薩今塞夫(Andrei Zvyagintsev),1964年2月6日出生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戲劇學院,俄羅斯導演、編劇、剪輯、製片人。

2000年,因拍攝個人第一部劇情片《回歸》而出道,獲得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07年,執導愛情片《將愛放逐》,獲得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2011年,執導個人第三部劇情片《伊蓮娜》,獲得第64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2014年,憑藉執導的劇情片《利維坦》獲得第6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早年經歷


1986年,22歲的安德烈·薩金塞夫剛從俄羅斯陸軍部隊退伍,從家鄉新西伯利亞搬到莫斯科,去俄羅斯電影工業的中心城市實現自己的演員夢。
1990年,安德烈·薩今塞夫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戲劇大學,主修表演,參與多部獨立電影的演員工作。
從1992年到2000年,安德烈·薩今塞夫拿著兩份表演文憑,艱難地在影視圈混跡掙扎,為了養活自己什麼戲都演,任何機會都不放過。

演藝經歷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2000年,安德烈·薩金塞夫擔任多部電視電影及連續劇導演,期間認識了 電視台創辦人迪米哲里斯尼夫斯基,2003年邀請他開拍個人第一部劇情片《回歸》,該片由弗拉基米爾·加林、伊萬·多布隆拉沃夫、康斯坦丁·拉朗尼柯聯合主演,以寓言的方式透視人生的處境,獲得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7年,執導由康斯坦丁·拉朗尼柯、亞歷山大·巴魯耶夫、瑪利亞·邦妮微聯袂主演的愛情片《將愛放逐》,獲得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201徠0年,獲得第26屆聖丹斯電影節日本放送協會獎。
2011年,執導個人第三部劇情片《伊蓮娜》,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
2014年,執導劇情片《利維坦》,該片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安德烈·薩金塞夫憑藉此片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4年《利維坦》電影
2011年《伊蓮娜》電影
2011年《實驗5IVE》電影
2009年《外傳》電影
2007年《將愛放逐》電影
2003年《回歸》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4年《利維坦》電影
2011年《伊蓮娜》電影
2011年《實驗 5IVE》電影
2009年《外傳》電影
2000年《黑房》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0年《黑房》電影

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0年《黑房》電影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2018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無愛可訴(提名)
▪ 2015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利維坦(提名)
戛納電影節
▪ 2017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無愛可訴(獲獎)
▪ 2017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無愛可訴(提名)
▪ 2014 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利維坦(獲獎)
▪ 2014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利維坦(提名)
▪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獎 伊蓮娜(獲獎)
▪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 伊蓮娜(獲獎)
▪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伊蓮娜(提名)
▪ 2007 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將愛放逐(提名)
威尼斯電影節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回歸(獲獎)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路易吉。德。勞倫蒂斯獎 回歸(獲獎)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獎 回歸(獲獎)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瑟吉奧·特拉薩蒂獎 回歸(獲獎)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電影未來獎-最佳處女作獎 回歸(獲獎)
歐洲電影獎
▪ 2014 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利維坦(提名)
▪ 2014 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 利維坦(提名)
▪ 2014 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 利維坦(提名)
▪ 2003 第16屆歐洲電影獎歐洲年度發現 回歸(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2015 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 利維坦(獲獎)
法國凱撒獎
▪ 2004 第2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回歸(提名)
西班牙戈雅獎
▪ 2016 第30屆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利維坦(提名)
聖丹斯電影節
▪ 2010 第26屆聖丹斯電影節日本放送協會獎(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回歸(提名)
印度國際電影節
▪ 2014-11 第45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利維坦(獲獎)
倫敦國際電影節
▪ 2017-10 倫敦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無愛可訴》 (獲獎)
▪ 2014-10 第58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利維坦(獲獎)

人物評價


安德烈·薩金塞夫的故事不僅是俄羅斯社會強權政治的寫實,對其他國家也有震撼人心的批判力(搜狐娛樂評)。他是俄羅斯電影的領軍人物,和他的前輩亞歷山大·索科洛夫一樣,不但繼承了蘇俄時期電影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手法,又以不斷的思索和智識上的追求為劇本尋找深刻的母題、注入新的活力,他長鏡頭的運用和畫面的大氣,精緻地把故事鐫刻在電影語言的細節中(中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