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糯玉米

禾本科玉蜀黎屬植物

徠黑糯玉米是玉米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籽粒角質層不同程度地沉澱黑色素,外觀烏黑髮亮。籽粒富含水溶性黑色素及各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和各種氨基酸,營養含量明顯高於其他穀類作物。

主要價值


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籽粒角質層不同程度地沉澱黑色素,外觀烏黑髮亮。黑玉米不僅色澤獨特,而且營養豐富,香黏可口,最宜鮮食。以其為主要原料加工的"黑玉米粥"、"黑玉米糊"、"軟包裝鮮嫩玉米棒"等更是走俏市場。黑玉米稈含糖量達11.95%,比普通玉米稈高1-3倍,是奶牛、奶山羊的好飼料。

生長環境


黑糯玉米
黑糯玉米
黑玉米適宜我國大部分玉米種植區種植。春、夏播均可,種植方式與普通玉米基本相同,栽培方法簡單。以畝用種子2.5-3公斤計,可採收鮮嫩棒子4000多個。近幾年,遼寧、安徽、廣東、四川、新疆等省已普遍推廣種植,陝西省黑玉米種植還處於試種階段,除零星種植外,大城市周圍還未普及,市場前景廣闊。黑玉米加工企業少,沒有深加工能力,批量生產存在困難,主要以鮮嫩穗上市零銷為主。廠、礦、院校和城市周圍可適量發展。

下級分類


中國黑玉米
中國黑玉米(又稱“紫香玉”、“黑珍珠”)系糯質型黑玉米,株高10厘米~120厘米,穗位高60厘米~65厘米,主莖葉片數12片~15片,雄穗分枝數12片~15片;春播生育期130天,乳熟期採收嫩玉米113天,果穗圓錐形,籽粒黑色,皮薄,穗長13厘米~15厘米,穗粗3.3厘米~3.5厘米,穗行數12行~16行,無禿尖,千粒重180克左右,雙穗率98%,葉片上沖,植株緊湊,每667平方米(1畝)適宜種植4500株~5000株,可作為鮮食玉米和加工各種黑玉米食品選用。
義大利黑玉米
義大利黑玉米(又稱“黑觀音”)系糯質型黑玉米,株高150厘米~160厘米,穗位高60厘米~70厘米,主莖葉片數12片~15片,雄穗分枝數15片~17片,春播生育期135天,乳熟期採收嫩玉米115天,葉片上沖,果穗圓錐形,籽粒黑色、皮薄,穗長13厘米~15厘米,穗行數12行~16行,穗粗3.5厘米左右,千粒重190克,雙穗率100%,植株緊湊,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4500株~5000株,可作為鮮食玉米和加工各種黑玉米食品。
黑甜16黑玉米
黑甜16黑玉米(又稱黑玫瑰)甜質型,株高160厘米~170厘米,穗位高50厘米~60厘米,主莖葉片數15片,雄穗分枝數12片~15片,春播生育期110天,乳熟採收嫩玉米90天,果穗圓筒形,穗行數14行~16行,穗長16厘米~18厘米,穗粗4.0厘米~4.3厘米,雙穗率40%,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3500株~4000株,可作為鮮食黑玉米和加工各種黑玉米食品。
太黑1號黑玉米
太黑1號黑玉米(又稱“黑大個”)系硬粒型黑玉米,株高200厘米~220厘米,穗位高95厘米~100厘米,主莖葉片數為11片~13片,雄穗分枝數25片~30片,春播生育期105天,果穗圓筒形,穗長24厘米~26厘米,穗粗3.5厘米~4.0厘米,穗行數10行~12行,千粒重255克,雙穗率10%,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3500株~4000株,可供加工各種黑玉米食品。
太黑2號黑玉米
太黑2號黑玉米(又稱“黑牡丹”)系硬粒型黑玉米,株高220厘米~23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105厘米,春播生育期110天,主莖葉片數13片,雄穗分枝數20片,果穗圓筒形,穗長22厘米~24厘米,穗粗4厘米~4.5厘米,穗行數14行~16行,千粒重320克左右,雙穗率15%,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3500株~4000株,可供加工各種黑玉米食品。
太黑3號黑玉米
太黑3號黑玉米(又稱“黑姑娘”)糯質好,籽粒黑色,皮薄,株高160厘米~170厘米,穗位高65厘米~70厘米,主莖葉片數18片,雄穗分枝數25片,春播生育期130天,採收嫩玉米110天,葉片上沖,株型緊湊,果穗圓錐形,穗長15厘米~18厘米,穗粗4.0厘米左右,千粒重210克,無禿尖,雙穗率100%,適宜鮮食、加工速凍玉米和各種黑玉米食品,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4000株~4500株。
韓國燕禾金紫黑糯
韓國燕禾金紫黑糯上市早,果穗大,產量高,高抗病,品質佳,商品性好,適應性廣。本品種鮮穗可在授粉后21-23天左右採收上市。生長勢強,株型緊湊,葉色深綠,高抗病,出苗至採收約75-80天,株高180-200厘米,穗位高75-85厘米,果穗長22-24厘米,果穗粗大,單穗重400-500克,果穗錐型,籽粒寬大,鮮穗時籽粒為紫紅色,成熟穗籽粒為紫黑色,軸白色,口感好,種皮薄,有特殊的芳香味,糯性強且略帶甜味,商品性佳,一般畝產鮮穗2600-3000斤。(中國食品科技網)
黑珍珠甜玉米
黑珍珠甜玉米是目前推廣的主栽品種,其鮮粒紫色,排列整齊,鮮穗熟食皮薄、無渣、甜香兼備,鬆軟可口。該品種抗逆性好,適應性廣,產量高,干籽產量達450公斤/畝。株高2.4米,穗長20厘米,雙穗率95%。鮮穗採收期80-85天,籽粒成熟期為105天。畝適宜密度3500株。該品種苗期耐肥,播種前需施足基肥,多施磷、鉀肥。拔節期、開花期注意擁根培土防倒伏。
黑色糯玉米
黑(紫)色糯玉米雜交種。有黑糯1號、黑糯2號、黑糯3號。黑糯2號株高1.6米,穗長12厘米,果穗圓錐形,籽粒較小,株形緊湊,成熟曬乾后籽粒黑色皺縮。食味好,黏香無渣,屬中熟偏早熟型雜交種。畝適宜密度4000株。
晉鮮糯八號
品種來源:晉鮮糯8號(黑玉米)玉米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廣謙、陳永欣等人選育的又1個糯玉米新品種,屬早熟黑色糯性玉米。
該品種株高275cm,莖粗2.72cm,穗位高115cm,果穗長筒型。穗長20cm,穗粗4.5cm,穗行數16—18行,鮮果穗重303g。畝產鮮果穗900—1000kg。穗型美觀,結籽到頂無禿尖,品質好。授粉后第5天開始上色,而且上色極快,采鮮期籽粒黑亮中透著紫紅色,煮熟后色澤更佳,穗軸紫紅色。一般春播出苗至采鮮穗85—90天,干籽粒採收110天。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絲黑穗病、矮花葉病。

栽培技術


選種及種子處理
選用良種:作鮮食黑玉米,一般要選擇穗大、千粒重高、粒色一致的品種,這樣的品種的單穗賣價高。另外,還要選擇抗倒能力強,適應性廣的品種。
種子精選:儘管種子生產銷售單位會對種子進行精選,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大小不均勻的問題,按種子子粒大小分級播種,可使植株均勻一致,避免大苗欺小苗,便于田間管理,並能提高產量。
曬種:曬種不僅能減少種子帶菌,而且能促進種子的后熟,增加種子適應性和吸水能力,經過晾曬處理的種子播種后吸水快,發芽早,出苗整齊,幼苗粗壯。曬種時應選擇晴朗的天氣,把種子攤放在草席或*場上,勤翻動,連續曬2~3d,切不可放在水泥房頂上或石頭場地及金屬板上曝晒。
地塊選擇
選擇地勢高的地塊:一般來說,玉米不耐澇,而地勢低的田地較易積水,玉米水淹后減產嚴重,甚至絕收。
選擇隔離較好的地塊:玉米是異花授粉作物,而黑玉米的高優質蛋白、高糖分、糯性及黑色素等多由隱性基因控制,在接受普通花粉時,這些優質特性就會喪失,因此應與其他玉米隔離。常用的隔離方法有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其中,時間隔離是指將播期提早或延遲,使其花期與其他玉米錯開,一般要求春播相隔30d以上,夏播間隔25d以上。
適時播種
黑玉米要求在0~5cm地溫穩定通過10~12℃時播種,因此,在湖北的平原地區其播期彈性很大,從3月25日~8月上旬均可直接播種,播種深度5cm左右。若以鮮嫩穗上市,為了獲得較高的效益,可採用育苗移栽或地膜覆蓋栽培,播期還可適當提早;同時為了延長嫩穗鮮苞上市時間,在播種時間上可遞次推進,每隔10d播種1期;若貯藏保鮮,淡季上市,獲得更佳的效益,應採用秋播,減少貯藏時間,降低成本。
合理密植
黑玉米種植密度應為每公頃60~75萬株,播種量要根據所用品種要求的密度、種子大小、發芽率、*壤墒情和地下害蟲危害情況來確定。
播種量:每公頃播種量(kg)=每公頃穴數×每穴粒數×千粒重(g)
配方施肥
穩施基肥:每公頃施*雜肥15.0~22.5t或碳銨300kg,過磷酸鈣300kg,氯化鉀75kg。
巧施提苗肥:提苗肥的重點是小苗弱苗,每公頃施用量為15.0t腐熟的人糞尿或尿素75.0~112.5kg。③重施穗肥:穗肥應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每公頃施用225~300kg尿素,或每公頃15.0人糞尿,加150kg尿素。
田間管理
化學除草:直播出苗前,地膜種植蓋膜前或育苗移栽前,每公頃用90%禾耐斯1125ml噴施於*壤表面,以殺除雜草。
定苗:3~4葉時間苗,5~6葉時定苗,間苗和定苗應去掉弱苗、病苗和自交苗,而留下大小、高矮、葉片數一致的壯苗。
去櫱:黑玉米在拔節前後,植株生長較旺,在其基部有分櫱現象。為免消耗養分,影響中心植株的生長,應儘早徹底去除。
中耕:拔節后至小喇叭口期前應中耕松*,減少蒸發,促進根系生長。中耕的深度應以2~3cm為宜,以免傷根。
灌水與排水:玉米拔節後生長旺盛,葉面積日漸增大,並隨氣溫升高蒸騰蒸發量急劇上升,中午發生萎蔫,傍晚能恢復正常,此時為澆水適期。玉米是喜氧作物,當*壤水分過高,超過最大持水量80%時,*壤通氣性受到影響,*壤空氣難以滿足根系的需要,使值株變黃,因此低洼澇地要注意排澇。
防治蟲害:玉米最常見的害蟲是玉米螟,按“1605”1kg加水4kg,拌爐渣或砂粒等小顆粒100kg的比例配製葯*,晾乾后每公頃用150~195kg撒於心葉內。
適時採收
直接觀察確定採收期,主要根據子粒的外觀形態、子粒含水量、含糖量等。一般春播的適宜採收期為抽絲后20~25d,夏播略短些。普及知識:每100g黑玉米中含有1.6g的花青素,而每100g藍莓肉中僅含有0.11g花青素,這樣比較的話,黑玉米才是真正的花青素之王。
食療作用
黑寶黑玉米含有很高的花青素和酚類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類化合物具有:
保護細胞、抗氧化、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視力、提高免疫力、防衰老等作用。